社區診所發展新思路

社區診所發展新思路


在傳統社區診所轉型升級系列課程中,我們對診所的“疾病治療產品”做了定義:從選擇診所到治癒過程中,減輕患者痛楚,並安撫患者及家屬心理的產品與服務的集合。

由於每個患者的疾病及其治療過程中的家屬情緒都不一樣,所以,門店給每個患者提供的內容也是不一樣的,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不同層次的治療與家屬的撫慰。

舉個例子,同樣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雖然是自限性疾病,但由於患者的體質不同與患者有無其他基礎疾病不同、家屬對患者的關切以及焦慮程度不同、疾病所處發展週期的階段不同,都會影響到我們的溝通服務以及產品解決方案。

在這裡,我需要補充一點,有時候,對於一些病人或家屬對疾病非常焦慮的情形,“有形的治療方案組合”,即使只是輔助性的,作為“安慰劑”,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傳統社區診所向新型社區診所突破和升級的核心要點是什麼?

以專科醫學專業度為突破方向,以醫療專業服務為驅動力,豐富全流程服務深度,並通過多種定價和支付方式平衡患者醫療費用與診所營收關係的綜合變革。為什麼首先要突出專科醫學專業度呢?這並不是說,我們就全都不做全科了。而是,我們需要在患者心中定好標籤。將標籤植入患者的腦海中,是讓患者一旦有治療需求時,第一時間想到我們的基礎。不管是全科,還是專科,對患者來說,不在乎。

患者需要的內容是務實性。不管“白貓黑貓”,能夠幫他治療好疾病,並擁有較好的就醫體驗的,就是“好貓”。

以狹義產品(藥品)為驅動力,是一直以來,藥企倡導的發展方式,其目的是通過這種理念推動自身藥品的持續銷售增長。但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患者醫療消費支出的結構會發生重大該表。

專業醫學診斷、醫學專業化的勞力服務以及藥事服務中,目前構成診所主營業績的,主要來自藥事服務,但作為有人深度參與的專業醫學診斷以及醫學專業化勞動力服務,將會再接下來業績構成中,佔據越來越大的比例。

將整個服務流程做得足夠豐富與專業,一方面患者的治療體驗會更加舒服,另外一方面,也能夠通過延長服務產品線,更大限度的提高門診的經營業績。

  • 最後需要指出,患者選擇社區診所的三大要素,便利性、普惠性以及客情性。高端個性化診所不在此競爭格局內,定位越高端,其覆蓋半徑會越大,一旦超過三到五公里的服務半徑,就已經超出“社區診所”的本質屬性了。

在社區診所的發展規劃設計中,患者的醫療費用支出,是我們需要科學設計的內容,這個過程中,流量型基礎疾病治療方案,需要充分考慮與周邊同類型門店的相對競爭情況,通過產品組合優化提高性價比,並通過引入多種付費方式,讓患者的支付過程更簡單。

另外,也需要注意在建立深度治療(療程調理)類產品的銷售過程,是需要與專業醫學診斷服務作為銷售基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