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入列第三批省級非遺名錄的福州著名小吃,百年手藝如今失傳

在福州話裡不怎麼講“吃”

講的是“食飯”“食酒”“食茶”

食是大事

一方有一方的風物

一地有一地的美食

福州可稱得上美食之城

福州人講究吃

那是毋庸置疑的

蘇蘇醬鴨是福建省福州市著名的傳統小吃。百年不衰,其肉香骨酥是最大特色,故深受大眾喜歡。據說,前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海軍將領薩鎮冰、陳紹寬也常光顧。

曾被入列第三批省級非遺名錄的福州著名小吃,百年手藝如今失傳

2009年,福州蘇蘇醬鴨製作技藝入列第三批省級非遺名錄。次年,“蘇蘇醬鴨”第三代傳人劉依富獲評第二批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蘇蘇醬鴨百年手藝

蘇蘇醬鴨店創立於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店址在當時的宣政街,俗稱鼓樓前,店面坐西朝東,與鼓西路交會處。創始人劉克輝,別名蘇蘇,故作為店名。也有人說該店的醬鴨吃起來連骨頭都是酥脆可嚼,滿口清香,顧客一邊吃一邊叫“酥酥酥”與蘇同音。總之有心的店主便順水推舟用此名來表示其特色,十分恰當。

劉克輝的父輩以賣湯鴨(宰殺處理活鴨後的生鴨)為生。劉克輝見賣湯鴨本小利微,遂研製了一種醬汁配料。製成的熟鴨挑到鬧市售賣,成為“搶手貨”,劉克輝積攢了資本,還買下了店面。劉克輝謝世後,其子劉守和繼承父業,為了保證貨源和質量,劉守和辦起鴨場,開了制醬作坊,為降低成本,老酒也自家釀造。劉守和1979年去世,自幼跟其學藝的兒子劉依富繼承手藝並加以創新,青出於藍。

時過境遷,鼓樓前的老店已隨著城市的發展,沒了;麻三也於1979年離開人世,走了。但蘇蘇醬鴨的製作技藝並沒有失傳,麻三的兒子劉依福,接過祖傳的技藝,在技術上進行改進,如今在南后街附近的達明路開店經營,醬鴨的味道依然不變,變的是招牌,把“蘇蘇醬鴨,傳男麻三”改成“百年老店,蘇蘇醬鴨”。2008年5月,“蘇蘇醬鴨”被評為“福建老字號”,又其因肥而不膩、五味入骨、滿口清香的傳統制作技藝,在2009年元月被列入福州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曾被入列第三批省級非遺名錄的福州著名小吃,百年手藝如今失傳

據瞭解,蘇蘇醬鴨不用香料添香,也不放糖求甜,而是用福州老酒加上自制的醬汁,和鮮鴨一起,煮制便成。成品色如琥珀、油光透亮,以肉嫩骨酥為主要特色,滋味基本來自鴨子的原汁原味,吃起來滿口清香,獨具一格。

蘇蘇醬鴨

蘇蘇醬鴨製法考究,必須選用福州本地鮮活的半番鴨,去淨鴨毛,挖去內臟,洗淨後放到熱水鍋中汆一下,再浸入清水洗去血穢。之後將鴨放入調好的醬汁鍋中,用大火煮一小時,煮時用銅針刺穿鴨身,便於醬汁入味。待重新調配醬汁的味道和濃度後,再次放入鴨子,用微火煮兩三個小時,其間不斷翻動,使入味均勻。據悉,醬汁選用上等黃豆發酵而成,配方系“獨門秘笈”,對外絕對保密。

曾被入列第三批省級非遺名錄的福州著名小吃,百年手藝如今失傳

福建師範大學教師、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博士李致偉說道。不同的非遺項目失傳有個性的原因,也有共性特點。“蘇蘇醬鴨”的遺憾體現了非遺傳統傳承方式的弊端,非遺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文化是共享而非獨享的觀念需要得到普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