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彈之子——中子彈

眾所周知,一般的核武器都具有衝擊波、光輻射、放射性沾染、早期核輻射、核爆電磁脈衝等五種殺傷破壞效應。然而根據作戰需要,有時人們需要調整各殺傷破壞因素在核爆炸總能量中所佔的比例,於是各種“特殊功能核武器”就應運而生,中子彈就是其中的一種。

與別的武器不同,中子彈爆炸時可以釋放出比一般核武器爆炸強得多的中子射流,大大增強了核輻射的毀傷效應,從而對人員等有生力量造成巨大的打擊。

核彈之子——中子彈

中子彈的作用不同於一般核武器,還表現在其放射性沾染程度的不同。一般核武器爆炸後放射性沾染較嚴重,而中子彈爆炸時的沾染則較輕。正是由於上述特點,所以儘管中子彈的生產所需的材料貴重、技術複雜、造價比普通核彈高許多,但各有核國家仍在大力發展中子彈。

從武器性能上講,中子彈還具有以下突出特點:

(1)中子產量多;

(2)中子能量高;

(3)中子彈當量小;

(4)中子彈的放射性沾染較輕。

核彈之子——中子彈

一般來講,裂變產物大都是具有放射性的物質,原子彈爆炸後將不可避免地造成嚴重的放射性沾染。而聚變反應中所生成的4He原子核是穩定的原子核,不具有放射性,所以是相對“乾淨”的武器。然而,熱核聚變反應需要裂變反應的初始放能來引爆,所以中子彈中仍然有一些裂變產物存在,只不過是它所造成的放射性沾染較輕而已。

核彈之子——中子彈

從中子彈的上述特性可以看出,中子彈能夠有效地殺傷敵方人員,對附近建築物等設施的連帶破壞作用卻很小。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如不得不在自己國土上作戰,對付集群裝甲的進攻時,中子彈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防禦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