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年危機:認知能力開始乘數級下降,你還能走多遠

​職場中年危機是個熱門話題,討論者不計其數。你可能見過不少類似的文章,通常打著“35歲升職無望,下輩子混跡底層”、“對不起,我們不需要35歲以下的人”等駭人的標題,讓人讀了倒吸一口涼氣。

那麼,35歲真的是職業生涯的分水嶺嗎?它究竟是一種客觀存在,還僅僅是一道心理設置的障礙?

職場中年危機:認知能力開始乘數級下降,你還能走多遠

我們首先得承認一個事實:無論在身體上還是智力上,35歲都是我們人生的一個重要拐點,這不是想象或杜撰,而是無法迴避的自然現象。

我們先說身體,這不難理解。別說是35歲,有些人過了三十歲,體力就大不如前。熬夜熬不動了,身體的贅肉多了,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下降了,各種各樣的疾病也找上門來。

然而,真正令中年人恐懼的,還不是體力的下降,而是認知能力過了這個歲數所面臨的滑坡。畢竟,今天的大多數工作都是智力的比拼。智力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則決定了職業的深度與廣度。

職場中年危機:認知能力開始乘數級下降,你還能走多遠

根據研究,人類智力在20歲時達到頂峰,20歲—30歲時保持穩定。到了30歲以後開始緩慢衰退,35歲以後下降地更明顯。

這裡的智力,主要由記憶力、推理能力、計算能力、反應速度等所組成。我們能接受多少新事物,主要就是依靠這些能力。由此不難發現,一個人學習知識的黃金期在20歲左右,我們讀大學就是在這個年紀。

當然,我們經常聽人抱怨說大學所學的知識將來都用不上,還不如直接去工作。這種說法對不對呢?大錯特錯。原因很簡單,20歲是認知效率最高的年齡,應該發揮這個年齡的比較優勢,即儘可能吸收最複雜的知識。至於這些知識將來是否用得上,則是另外一回事。

職場中年危機:認知能力開始乘數級下降,你還能走多遠

認知效率決定了我們最好先學習再工作,而不是先工作再學習。當然,這不是說工作以後就不需要學了,而是指我們應該把最難學的東西放在我們最善於學習的時候去學,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如果我們過了三十歲再去學習新知識呢?遺憾的是,一個人的認知能力每隔五年就會下降50%。也就是說,假設我們20歲時的認知能力是100%,到了30歲時只有20歲時的四分之一,三十五歲時就只剩八分之一。如果同樣是學習一門新知識,中年人要比年輕人多花八倍的時間。

這大概就是很多公司的HR不喜歡招中年人的原因,因為和他們相比,年輕人學東西更快,也更願意拼命,更何況沒有家庭負擔,工資開得低,有很高的性價比。如果讓中年人和年輕人站在職場的同一起跑線上,全部從零開始。換到你做HR,你會選擇誰呢?

職場中年危機:認知能力開始乘數級下降,你還能走多遠

除了體力和智力上的原因,市場競爭也是職場中年人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中國的大學畢業生數量每年都在增加,從2009年開始,平均每年大約增加22萬人。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約為834萬人,若加上海歸留學的畢業生,則將近900萬。

這些年輕人在給職場注入新生力量的同時,也給行業帶來了新知識和新技能,這就不可避免地對職場上的“老人物”產生了衝擊。尤其在IT這些高科技領域更是如此,中年程序員失業的故事並非危言聳聽。

職場中年危機:認知能力開始乘數級下降,你還能走多遠

難道35歲當不了領導真的走投無路了嗎?本文不想販賣焦慮。如果我們將來的退休年齡在65歲,那麼職業生涯連一半都不到,誰也說不清未來會發生什麼。

我們不妨以開車作比喻,35歲之前,車子處於持續加速階段,臨近35歲時,加速度逐漸降低。到達臨界點之後,就開啟了自動駕駛模式。此時司機就不必踩油門了,只需要調整方向盤就行了。

職場中年危機:認知能力開始乘數級下降,你還能走多遠

其實我們學習新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開啟“自動駕駛模式”,以便讓工作變得更加省力。什麼是學習?就是通過不斷的增強與反饋形成穩定的迴路,並最終沉澱為下意識的經驗。

中年以後,很多人都在利用“自動駕駛模式”工作,踩油門的少,控制方向盤的多。因為我們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反饋迴路,只要不出意外,就可以一勞永逸地持續下去。這也符合這個年齡的特點,當學習效率降低的時候,人們會下意識地依靠經驗和習慣做事,因為學習已經難以在短時間內給他帶來突破。

職場中年危機:認知能力開始乘數級下降,你還能走多遠

然而,人是有惰性的,一旦你對已有的反饋迴路產生依賴,你就不想去改變了。學習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尤其當學習的成效無法和過去相比時,更多人會選擇放棄,不捨得關掉“自動駕駛模式”了。

但問題是,加速效率下降不等於無法加速了,它只意味著加速度的放緩,正如人的衰老是個漫長的過程,離停止心跳還有很長,很長,很長的距離。

職場中年危機:認知能力開始乘數級下降,你還能走多遠

所以,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我們仍可以踩上油門,為自己獲得足夠的成長空間。但在此之前,我們先得區分兩種不同的能力。

有些知識的獲取主要依靠智力,比如我們大學所學的專業和理論知識。而有些則不然,它取決於許多外部因素,比如性格、經驗和視野。

凡通過智力獲取的技能,我們稱之為“硬技能”。在經驗或實踐中獲得的技能,我們稱之為“軟技能”。

諸如電腦編程、財務審計、法律諮詢、拉小提琴等複雜的技巧,都屬於“硬技能”,它們是通過大腦的記憶、推理或計算刻意練習得來的。學習“硬技能”需滿足三個條件:系統的知識框架、具體的應用場景、剛性的反饋機制。

職場中年危機:認知能力開始乘數級下降,你還能走多遠

前兩者不難理解,什麼是剛性的反饋機制呢?主要指權威的認證,比方說考試。很多行業都有職稱評審與資格證書,工程師有工程師證書,會計師有會計師考試,拉小提琴也得分好幾個等級。權威認證的目的在於,一旦認證通過,這些技能就能夠快速變現。

但硬技能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學起來比較痛苦,你得死記硬背,刻意練習,這需要足夠的精力和腦力。所以,學習“硬技能”最好趁年輕的時候,那是智力的黃金年齡。一旦過了這個年紀,掌握“硬技能”的難度會成倍增加。

但是“軟技能”不同,它們大多來自後天因素。你的經驗越豐富,眼界格局就越寬,你的資歷越深,待人接物就越成熟。像管理能力,溝通能力,社交能力甚至寫作能力,均受到年齡和經驗等方面的影響,它們本質上都屬於“軟技能”。

職場中年危機:認知能力開始乘數級下降,你還能走多遠

學習“軟技能”缺乏剛性的反饋機制,不需要特別的知識體系,也沒有具體的應用場景,它往往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軟技能”是人人都能學,人人都得學的,只是掌握的程度不同罷了。

當然,這不是說學習“軟技能”不需要技巧和悟性,只是說它沒有標準化的學習方法與衡量標準。即便在同樣的環境與學歷背景下,兩個人的成長軌跡也可能完全不同。有人不斷升遷,有人到達一定高度後就停滯不前。之所以產生這些差異,就是由各自的“軟技能”決定的。

職場中年危機:認知能力開始乘數級下降,你還能走多遠

一個人的年齡越大,“軟技能”對他就越重要。很多時候,“軟技能”能夠彌補“硬技能”的不足。提高軟技能的途徑有很多,閱讀、培訓、大量的實踐,向牛人大咖請教等等,都是有效的辦法。“軟技能”的優點是學習門檻低,缺點是反饋速度慢,你不能指望讀了幾本書或聽了幾堂課就能學會管理團隊,因為“軟技能”的培養來自我們的經驗,而經驗和悟性都是因人而異的。

職場中年危機:認知能力開始乘數級下降,你還能走多遠

那是否意味著人到中年就不需要學習“硬技能”了呢?並非如此。因為學習一門“硬技能”是打破認知侷限最激進,卻也是最有效的途徑。

所以,如果你接近或已超過35歲,可以問問自己,還有哪些知識是自己能學的?這些知識必須很難學,難到超出了你以往的任何經驗。比方說,你可以學一門外語。如果你是文科畢業的,不妨學習一下高等數學。如果你是理科畢業的,不妨嘗試嘗試攝影或彈鋼琴。

職場中年危機:認知能力開始乘數級下降,你還能走多遠

你可能會問,都三十多歲的人了,學這些有啥用,將來又不可能以此為職業。再說腦子也不靈光了,學起來多累啊。

其實不然,學習這些“硬技能”不代表你將來要以此為業,而是構建一套獨特的思維體系,用它來對沖你日益僵化的既有認知,同時試探自己的能力邊界。

注意是構建思維體系,而不是簡單的長長見識。學習“硬技能”,就是在你原有的知識大廈旁邊另起爐灶,給認知能力裝上新的引擎。只有徹底地學習新知識,才能讓你走出“自動駕駛模式”,開啟全新的增強迴路,從而看到前方道路更多的可能性。

職場中年危機:認知能力開始乘數級下降,你還能走多遠

再說了,既然我們的職業生涯還有三十多年時間,誰敢說今天新學的知識,以後就用不上呢?

所以,只有當一個人主動拒絕成長的時候,成長才會拒絕他。一個人能夠走多遠,取決於他想看到多遠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