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本纪》作者来南京聊敦煌,叶舟:敦煌一定不等于莫高窟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蔡震)第二届中国江苏·扬子江作家周各项活动正在进行中。11月11日晚,鲁迅文学奖得主叶舟做客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南京读者见面,分享这部百万字巨著创作背后的文本故事和创作历程,并与作家李修文,评论家何平围绕“长歌高踏,跃马边疆——从《敦煌本纪》说起”进行了对谈。

《敦煌本纪》作者来南京聊敦煌,叶舟:敦煌一定不等于莫高窟

叶舟在新书分享会上。蔡震/摄

敦煌一定不等于莫高窟

“现在很多内地的人都有一个简单的误区,说敦煌等于莫高窟,他们觉得敦煌可能就是一些文化遗址,崖壁上刻了很多壁画,飞天娘娘前面有几个佛爷,参观一下就OK了。敦煌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概念,笼罩了整个河西走廊。敦煌其实就是整个河西走廊的首都,是打通内地与西域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码头。敦煌一定不等于莫高窟。”叶舟从大西北开始聊起,他说,复旦大学著名教授贾植芳先生说过一句话,不懂中国的西部就不懂中国。“贾先生去世之后把他所有书、手稿留给了他的学生陈思和先生,说在西部找一个学院把这些捐出去,陈老师找到了河西学院,学院为此建了一座贾植芳纪念馆。很多作家被邀请讲课,我也去过,我对他这句话深表赞同。”

叶舟说他长期生活在西部,生活在河西走廊,敦煌去过无数次。他和李修文也有过一次甘青之行,长途奔袭几千公里,在河西走廊上迎送晨昏,在莫高窟下敬谒常书鸿先生,在玉门关、阳关背诵李白和王昌龄。叶舟表示,作为写作者,他们两人都有一片自己内心的疆土,有一片自己内心文字的版图,“我们都在慢慢的丰富自己的写作,在失败、痛苦、抬头挣扎当中一次一次修改自己内心的这块版图,修改自己的那张词汇表。”这次远行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李修文的代表作《山河袈裟》。

在李修文看来,《敦煌本纪》是一本大书,“每个人都可以进入,找到一条自己在今天这个时代安妥心灵的办法,这部作品既严丝合缝又有一种混沌庄重的力量。”他认为,《敦煌本纪》融入了现代精神,同时又在召唤一种我们久违了的某种中原意义的文学气象。”

《敦煌本纪》作者来南京聊敦煌,叶舟:敦煌一定不等于莫高窟

何平、叶舟、李修文对话。蔡震/摄

《敦煌本纪》酝酿长达16年

《敦煌本纪》的酝酿长达16年,叶舟的实地踏勘足有十几次,资料的准备和消化也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个中滋味,难以言表。对敦煌的迷恋,叶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只要一看见‘敦煌’二字,我甚至会有一种触电般的反应。”从19岁写下第一首关于敦煌的诗开始,叶舟就陆续写出了《大敦煌》《敦煌诗经》《蓝色的敦煌》《敦煌卷轴》《敦煌短歌》等篇章。

《敦煌本纪》是叶舟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国内首部以小说笔法为敦煌立传的长篇巨制,皇皇上百万字,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清末民初河西一线四郡两关的故事,一个关于少年与青春的故事,一个飞沙走石、席卷边疆的故事,一个用文学的手法为西部“除锈”、为生民万物开窟立像的故事。这部作品于2018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2019年8月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对敦煌作为文学形象的书写趋于成熟。

“有一种永恒的写作是青春写作,年轻时飞扬澄澈,年老时稳健凌厉,不变的是精神气质,我愿意永远是青春写作,永远是赤子。”叶舟在小说中发明了一座全新而劲拔的敦煌,“我对敦煌一直充满了少年初恋般的情意,地理敦煌仅仅是一个故事的发生地,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少年中国。”在叶舟看来,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最灿烂的一段,所谓中国概念的性质、中国疆土的性质,在西北完全是由河西走廊支撑起来的,没有它,整个西部是坍塌的。“我想中国文化一定有它最原初的精神性的东西,那种韧性、少年时代的可爱,不在都市,一定在边疆,它是原生态的,是野蛮的,是赤裸裸放在天地之间的。我想我的使命就是重新发现边疆,那些美,那些少年的奔跑,少年的义无反顾。”

《敦煌本纪》作者来南京聊敦煌,叶舟:敦煌一定不等于莫高窟

分享会现场。蔡震/摄

对当代贫瘠小说的一次输血

有读者曾将《敦煌本纪》比作“河西走廊的《白鹿原》”,评论家何平认为,这两部作品在叙事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文化气质、精神、腔调完全不一样,“《白鹿原》写的是在成熟期,民族性中某种隐秘、晦暗、臃肿的部分,而《敦煌本纪》写的是少年中国气,那是一个旷野上面有众神居住的地方,从某种程度来讲是我们现代人内心最为匮乏的,或者从文化方位上来讲东方最为匮乏的。”

何平用“对当代贫瘠小说的一次输血”来定义《敦煌本纪》的气质,“无论文学创作还是中国文化的格局,都需要这种飞沙走石的少年气象。用‘截肢’和‘输血’的比喻来说,就是把精神上萎靡的腐肉截掉,找回刚猛而壮美、古老而强悍,充满文明的方刚与野性的血液。”

何平认为,我们读一本书关键在于找到作家的“调子”,“如果这个调不找到,可以想见,一部109万字的长篇小说里没有这样的少年中国气度灌注进去,会是多漫长的行旅。阅读《敦煌本纪》,能为读者带来某种元气,为中国当代文学带来西部的维度,中国当下的文学,是需要‘西天取经’的。”

《敦煌本纪》作者来南京聊敦煌,叶舟:敦煌一定不等于莫高窟

《敦煌本纪》叶舟 著 译林出版那社

建议读者一定要去敦煌看看

谈到创作过程,叶舟说,写这部作品对他来讲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也是面临到的一次巨大的困惑,“像祁连山横在那里,中间几度差点放弃,但是我相信敦煌冥冥当中成全了我,它知道我在给它写一本供词。”

为了正大光明的去写,也为了那颗狂野之心,叶舟把自己的词汇表天翻地覆重新筛选了一遍,“别的不说,我从第一个字开始到最后一个字,有些熟词我是根本不用的,我自己的熟词用惯的熟词可能一滑就过去了,但我坚决不用,成语我也坚决不用。”

叶舟说,“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铁迹,《敦煌本纪》就是想把——天下、少年、血涌、担当、正义、温情——这几个古老的词汇试图擦亮而已。”

敦煌启发了叶舟,也成就了叶舟。叶舟说敦煌的天空有两根脊梁,“一根脊梁就是丝绸之路,另外一根脊梁就是祁连山,他像一个思想的脊椎一样,把整个路立体起来,站起来,所以我有一首诗叫《思想的天山》。”

叶舟建议在场的读者有空一定要去敦煌看看,“尤其在这个季节去敦煌,去莫高窟,真的会改变你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为什么现在去最好?叶舟解释说,“因为现在游客很稀少,千万不要夏天去,夏天去了,你们一张床也登记不了,根本买不到去莫高窟的门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