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個孩子都”龍騰馬躍“

全媒體記者胡俊傑 通訊員曹思敏

让每一个孩子都”龙腾马跃“

吳豔鋒在給學生上課。

三尺講臺一畝田,種桃種李種春風。他是“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踐行者,也是鄉村教育改革的積極探索者。日出日落,他辛勤耕耘,步履不停;寒來暑往,他雕刻靈魂,不改初心。

在12年的鄉村教學生涯中,他先後被表彰為恩施州先進工作者、恩施市優秀共產黨員、“恩施名師 ”,先後獲得教師基本功大賽、實驗技能大賽、優質課比賽、優秀教學案例徵集及徵文、微課競賽等教學比武成果40多項。2012年,他被省教育廳選派到英國訪學。

今年教師節前夕,他被教育部表彰為“全國模範教師”。日前,又獲評為湖北“十佳師德標兵 ”。他,就是恩施市龍鳳鎮龍馬民族學校校長吳豔鋒。

外來教師變成了“龍馬通”

2007年,吳豔鋒從三峽大學畢業。曾任院學生會主席的他,主動從家鄉棗陽來到偏遠恩施的龍馬初中任教。

當他第一次踏進這所鄉村校園時,看到山坡上用樹苗種植了“龍騰”、“馬躍”兩組大字。為什麼是馬躍?他疑惑地問校長。校長說,“學校叫龍馬中學,意味著只要有了精氣神,小馬駒也能長成千裡馬,也能變得非常強壯。”

他深感振奮,意識到教育是山裡孩子們騰飛的希望。而自己作為老師,必須為他們插上理想的翅膀,他們才可能展翅翱翔。

當年的開學典禮,吳豔鋒面對學生髮言時緊張得一個勁地流汗,在孩子們的鬨堂大笑中,他的第一次亮相草草收場。走進課堂的他,發現學生表現得更緊張。回答老師提問時從不抬頭、滿臉通紅,山裡孩子不自信的言語、動作深深刺痛了吳豔鋒的心。他決定,不僅僅要教好書,還要讓孩子們變得自信、開朗。

為了便於與家長和學生溝通交流,他積極學習當地的方言,到每一個學生家裡走訪。幾年下來,龍馬片區6個村70個小組全部留下了他的足跡。很多本地人不曾聽聞的龍馬風情故事他能娓娓道來,很多本地人未曾踏足過的山山嶺嶺他都曾跨越。在大家的眼裡,他儼然是一個在這裡生活多年的“龍馬通。”

2011年中考前夕,學生袁洪平因父親車禍受傷而心情低落、學習迷茫。吳豔鋒一方面在班上組織愛心捐助,並率先捐贈了現金及一些學習用品,另一方面利用週末的時間走了近4個小時的山路到該生家裡瞭解情況、專程慰問,並鼓勵他打起精神、振作起來,爭取將來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以撐起整個家庭。2015年這個學生考取了中南民族大學,2018年又被保送到武漢大學讀研。

為了幫助農村學生感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開闊視野,吳豔鋒利用春假、秋假的時間,自費帶留守學生到州城參觀,自費請這些農村的孩子去體驗自助餐、西餐。

當得知兩個學生因癲癇住院,他一方面去醫院看望他們,另一方面積極和愛人一起聯繫義工協會幫忙籌集救助金。近幾年來,吳豔鋒先後積極和聯投集團、華泰證券、中南民大等單位的愛心機構聯絡,為龍馬的留守兒童、貧困學生爭取更多的關愛和幫扶。

12年的“家訪”,他對龍馬的山水愈加親近,和學生及家長的感情越來越融洽,“龍馬通”的外號也越傳越遠。

矢志立德樹人的“教書匠”

“他在教學上一絲不苟,在工作中一身正氣,對學生、老師、後勤員工一視同仁,說話做事從來都是一諾千金。”從吳豔鋒進校起,副校長黃朝倫就和他在一起工作,他對吳豔鋒在龍馬的成長可謂一清二楚,他說,同事們都對吳豔鋒很信服。

一言一行皆教育,一點一滴皆情懷。他一天到晚活動在學生中間,沉浸在工作上,因為平時管理學生、教育學生並承擔了繁重的管理工作,週末還往往要在辦公室備課改作業……他的愛人開玩笑地說:“你是不是賣給學校了?”

他以辦公室為家,不僅是為了嚴格落實教學常規,也是為了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因為學校是九年一貫制農村寄宿制學校,服務區域山大人稀、線路車較少,不少學生為了將就乘車時間,通常在星期天的早上8點多就趕到了學校。考慮到這種情況 ,他自己主動在週末早早地趕到學校,為早到的留守學生、偏遠地方的學生義務值守。2010年12月,幾名學生病了,他把生病的學生們送到龍馬衛生院打針,緊接著趕回去上晚自習。晚自習結束後,再去接學生。

每逢週末和節假日,吳豔鋒都要去家訪,從不曾遺漏。這裡山大人稀,有的地方不通公路,他一走就是三四個小時。

6年級學生席再梅從小和奶奶相依為命,她的家在碾盤村黃絲組,得乘坐近20公里的公交車後 再步行10餘公里山路才能到家。吳豔鋒深入實地瞭解到她家的情況後,聯繫華泰證券對她每月給予200元的生活補貼。得知她酷愛畫畫,又自掏腰包買來畫筆和畫板等寫生工具,鼓勵她大膽追夢。

2007年,剛剛走上講臺時,吳豔鋒就在恩施市優質課競賽中榮獲二等獎,次年榮獲一等獎,此後又在一系列教學大賽、教研活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他積極投身教科研活動,主動提供研討課以求快速成長和發展。10多年來,他獲得教師基本功大賽、實驗技能大賽、優質課比賽、優秀教學案例徵集及徵文、微課競賽等教學比武成果40多項,先後獲得“優秀教師”“先進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主任”“優秀校長”“優秀黨員”“恩施名師”等多種榮譽表彰,2012年他作為優秀教師代表赴英國考察基礎教育。

“教育不僅是知識的藝術,也是教學技術和方式的藝術。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要尊重、掌握併合理利用孩子們的身心成長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近兩年,吳豔鋒積極和老師們達成共識,充分調動老師和同學們的積極性、挖掘大家的特長,按照低成本的理念積極推進學校課程和美育教育。

把“龍馬精神”根植在孩子心裡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吳豔鋒看來,把“龍馬精神”根植在孩子們心裡、讓每一個孩子都“龍騰馬躍”才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十餘年間,吳豔鋒見證了學校的教學樓從低矮瓦屋變身四層大樓;見證了學生宿舍從只有一樓有廁所改善為每間寢室都有廁所;見證了文體器材從啤酒瓶和床單更新為葫蘆絲和電腦,見證了學生從靦腆害羞到自信開朗。

“讓鄉村的每個學生閃閃發光,成長成才。”就在去年,吳豔鋒的學生唐杉也成為一名鄉村教師。

學生唐杉有一段時間很叛逆,不愛學習,甚至還逃課。有一天,吳豔鋒發現她的數學課本有異樣,打開後發現竟然被她寫寫畫畫塗成了一個歌詞本。吳豔鋒並沒有責怪她,反倒鼓勵她去參加書法和手抄報比賽,結果獲得了一等獎。得獎後,唐杉在作文裡寫道:“從小我就不讓人省心,很少有人發現我的優點,包括我自己,直到遇見您,您硬拉著我去參加手抄報比賽,結果得了一等獎,這讓我喜出望外,重新認識自己。”2018年,唐杉大學畢業,也選擇像她的老師吳豔鋒一樣,回到鄉村當教師。唐杉到學校當面給他報喜,還翻出了許多當年讀書時的課本、試卷和作文本……她說:“多年來,我一直備受鼓舞,一直珍藏。”她把自己的故事寫成德育論文《以一個問題學生的視角看待班主任工作》,說到遇見老師吳豔鋒是她學生時代的幸運,並且她也要努力成為學生的幸運。這篇文章獲得了恩施州德育論文一等獎。

學生黎萍讀小學時,一直在海拔1200多米的小村寨裡生活,升入初中後,性格靦腆內向。吳豔鋒注意到由於她常在陡峭的山路上來來往往,練就了良好的體質,就鼓勵她參加運動會,還專門安排她舉班牌,第一個上場。黎萍很緊張,也很開心。她一鼓作氣,一口氣連拿4個第一,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用自己的努力獲得一張又一張獎狀,貼滿了家裡的一整面牆。吳豔鋒還鼓勵她擔任主持人、參加徵文比賽,讓她登上了一個又一個舞臺,取得一項又一項成績。多年以後,黎萍考取華中師範大學,她打電話來興奮地說:“老師,我也像您一樣,成為開學典禮的發言代表。”

去年,她又成為畢業典禮的發言代表。工作後,已經成為公務員的她,在網上發表了一篇文章《23年,一個湖北女孩的成長史》,專門提及了吳豔鋒。

龍馬民族學校的教室,窗臺上擺滿小巧的盆栽綠植,牆上寫著“十好”要求:上好課、寫好字、讀好書、著好裝、吃好飯、睡好覺、走好路、掃好地、管好物、健好體。鄉村學校的氣場,如此古樸,又如此現代。

“我們的學校很溫馨,同學之間就像一家人一樣。喜歡待在學校,放假久了就十分想回學校。”702班的黃少華同學講,在學校,可以跟著宿管徐貴瓊用竹筒、塑料盒養多肉、佛珠,種綠蘿、蘭草;可以一起跳擺手舞,打蓮廂。

“良好的教育,一定是讓花成花,讓樹成樹,讓每個人都成為最好的自己。”吳豔鋒說,“新一代的父母更加重視教育,外出打工,再困難也想把孩子帶在身邊。我們要吸引他們回來投身鄉村振興,關鍵是辦好鄉村學校。”近年來,龍馬民族學校通過與龍鳳初中和城區學校結對,實行大校帶小校、大手牽小手、大課連小課,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實現了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