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茲:紮根義烏17年 全球貿易做得“美滋滋”

個人名片

阿茲茲,阿富汗人,紮根義烏17年,曾獲第四屆“商城友誼獎”。2003年,大學畢業後隻身來到義烏創業,希望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如今,他每年出口約200多個集裝箱的照明產品、飾品、化妝品等商品,輻射俄羅斯、英國、烏克蘭、加拿大等十多個國家。

阿兹兹:扎根义乌17年 全球贸易做得“美滋滋”

博覽會、足球賽、志願服務……在義烏的各種場合,都能遇上阿茲茲。這位紮根世界“小商品之都”17年的阿富汗商人,是義烏較為活躍的常駐外商之一。

日前,記者在福田大廈的辦公室見到了阿茲茲,他熟練地用中文與員工溝通業務,與客戶商談採購事宜。“義烏商業氛圍很濃也很和諧,非常適合創業發展。”在阿茲茲看來,義烏是全球日用消費品貿易的“晴雨表”,立足義烏才能跟上市場潮流。

“白手起家”初學經商之道

義烏,如雷貫耳。阿茲茲念大學時,經常聽親朋好友聊到這座遠在異國他鄉的“市場之城”。很多阿富汗商人都來義烏市場採購,物美價廉的小商品很受歡迎。

2003年大學畢業後,阿茲茲和同學第一次來到義烏。走出當時設施陳舊的老火車站,他們覺得義烏就是一座普通的小城市。可是他們一走進小商品市場裡,所有人都被眼前的各類小商品為之震驚。“一排排簡易的攤位,擺滿了各種商品,想要什麼商品都能找到,市場人氣也特別旺。”一頭扎進市場,阿茲茲就不想離開,儘管身上只有2000美元,但他心裡已決定留在義烏髮展。

說幹就幹,創業初期的歲月,阿茲茲因為資金有限,就找人合租了滬江路的房子,三室一廳每月租金600多元。“當時主要幫助國外客戶進行採購、發貨。”阿茲茲回憶說,為了節省成本,採購、裝箱、發貨都是自己幹。

人生地不熟,創業並非易事。“一開始語言不通,我和市場經營戶都是靠肢體語言和按計算器講價的。”在市場採購商品過程中,阿茲茲不僅學會了簡單的中文,更學到了義烏人剛正勇為、勤耕好學、誠信包容等經商創業精神。

薄利多銷——— 這是阿茲茲在義烏市場學到的生意經。“第一個大客戶名叫戈福德,也是阿富汗人,在莫斯科做生意,要採購一個櫃的商品。”因為阿茲茲的樸實與誠信,這筆數萬美元的訂單順利完成,戈福德此後也非常信任阿茲茲。

因為戈福德的高度評價,越來越多國外客商找阿茲茲合作。“薄利才能多銷。”在阿茲茲看來,這句生意經的背後,是義烏商人深刻領會了“一帶一路”倡議的要義,要讓客戶有錢賺,生意才會更好。

藉助平臺實現更多貿易

“義烏市場的發展充滿了無限商機與可能。”阿茲茲說,參加義博會讓自己看到了義烏市場的前景,第一次逛義博會是在2005年,期間發現有很多好的商品,能挖掘許多新商機。“當時有一個參展商很熱情地給我遞名片,介紹自己的照明產品,從最開始小批量到後來大量進貨,直到現在,自己和這家工廠保持著密切的合作。”

更讓阿茲茲意外的是,展會上不僅可以找到源頭工廠,能夠直接降低成本,還可以讓工廠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私人定製。藉助義烏貨源優勢和會展平臺,阿茲茲的外貿生意漸入正軌,他將商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義烏不僅有海量的小商品,還有便捷的國際貿易服務,政府部門行政效率也很高,專門設立了外商辦事的國際貿易服務中心,”阿茲茲高興地說,在義烏做生意,方便又安心。

如今,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越來越多外商來到義烏尋求發展。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早期成果,“義新歐”班列給阿茲茲生意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變化。他嘗試過義烏至阿富汗、英國、俄羅斯等班列線路,是“義新歐”班列的“老主顧”。“通過鐵路去歐洲,最快兩個星期,比海運效率快,很多商品要越早投放市場,利潤才更高。”阿茲茲認為,以“義新歐”為代表的眾多開放平臺,給駐義外商的貿易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未來轉型拓展“進口貿易”

前段時間,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成功舉辦,來自181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3800多家企業參展,來自世界各地的進口商品吸引超過50萬境內外專業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

今年進博會,阿茲茲也是到場採購洽談的一員。在他看來,進博會是中國擴大進口的一個重要信號。“這不是一般性的展會,這意味著更多的商機、更廣闊的市場,爭取明年把阿富汗的特色商品進口到中國來。”面對未來的發展,阿茲茲充滿信心。

“通過這次展會,我結交了一批阿富汗當地的經銷商和廠家,對我以後拓展進口生意很重要。”阿茲茲說,此次阿富汗參展商帶來了松子、藏紅花、手工地毯等優質商品,引起了各國採購商的興趣。接下來,阿茲茲會努力將這些商品引入義烏市場,再和義烏小商品一起賣到全球各地。

(原標題《【義烏故事(74)】阿茲茲:全球貿易做得“美滋滋”》,原作者黃玉潔。編輯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