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想做特斯拉,可李斌不是馬斯克

蔚來想做特斯拉,可李斌不是馬斯克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

不管是真的“慘”,抑或只是“賣慘”,蔚來汽車的創始人李斌都很難從風口浪尖上“退下”。

在這個身份以外,他還是易車的創始人,摩拜、嘀嗒等公司的投資人。

但眾多頭銜的加持並沒有為他的造車事業帶來足夠的運氣。剛過去的10月底,受到高管辭職等消息的影響,蔚來的股價一度跌到1.48美元,和一年前在紐交所上市的光景,著實相差太遠。

蔚來想做特斯拉,可李斌不是馬斯克

10月底,蔚來CFO謝東螢辭職,蔚來股價跌至1.48美元

不久前,一篇《蔚來李斌,2019年最慘的人》的自媒體文章因此走紅。

儘管在創立蔚來前,李斌早已經是出行領域裡經驗豐富的投資人。可是現在四面困頓的境況遠超當年,面對公眾的不信任和懷疑,這道坎,他還能跨得過去嗎?

“出行教父”

在蔚來發布Q2財報的同一段時間裡,還有另外一則消息。

根據報道,以騰訊為首的買方團隊將會以每股16美元的價格,對易車進行私有化交易。如果接受這樣的回購條件,創始人李斌將會獲得1.24億美金的收益。

2000年,在北京大學讀完社會學的李斌對計算機有著特別的興趣,那時候他經營著南極科技公司,幫人在國內註冊域名。一位做過汽車行業資訊的師兄,對行業情況比較瞭解,向他拋出橄欖枝:不如咱們合辦一個汽車網站?

踏入21世紀之時,私家車仍然是奢侈品,中國的汽車銷量只有208萬輛,而網民數量不足1800萬,他們經常聚集的地方還是BBS。

蔚來想做特斯拉,可李斌不是馬斯克

易車網希望做一個電子商務平臺,李斌拿出全部積蓄,成立了這個網站,並且在中國大飯店開新聞發佈會,他還喊出一個口號:電子商務就是服務。

利用愛好吸引強相關用戶的思維,在後來的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010年,易車公司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市值達到近22億美元。

然而好景不長,易車從2015年開始便連續虧損,四年來不僅無法擺脫虧損局面,口碑也在不斷下滑,私有化成為了無奈之選。

但也正是憑著在易車網創辦期間得到的啟動資本和商業信譽,李斌得以孵化摩拜,還聯合外部投資機構一起投資者了30多家出行相關的公司,“出行教父”的名聲,由此得來。

蔚來想做特斯拉,可李斌不是馬斯克

憑著在易車網創辦期間得到的啟動資本和商業信譽,李斌得以孵化摩拜,“出行教父”的名聲由此得來

在對李斌個人形象的塑造上,流傳著不少版本的故事。比如,他被談論最多的是身價數十億卻仍然堅持租房的“事蹟”,這為其增加了一種神秘的光環。

他談及的原因是,“我不願意有一個固定的房子,這會讓我喪失創業的感覺,人一旦懈怠,很快會覺得自己是Somebody。”

毋庸置疑,李斌擁有與各方資本打交道的卓越能力,在蔚來汽車的天使輪名單上,人們發現了熟悉的名字:曾經是易車網競爭對手的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可能的潛在對手雷軍,以及馬化騰、劉強東等大佬。能把他們一一拉過來成為投資人,李斌的能力可見一斑。

蔚來想做特斯拉,可李斌不是馬斯克

李斌與雷軍

但是“造車”所需要的資金,並非一人之力可以扛起。蔚來仍然需要錢,外界預測,李斌通過易車網私有化所套現的1.24億美金,很大可能會用於給蔚來輸血。

蔚來出場

蔚來的開局生逢其時,不僅因為投資人的名氣個個來頭不小,還有國內“造車新勢力”熱潮的興起。

這場發軔於2014年的潮流,最高峰時有500多家入局者,他們激情澎湃,生來就想“改變世界”。

造夢者們的集體入場,得益於行業發展的機遇。過去100年裡,全球汽車工業幾乎沒有創業公司出現,直到2003年特斯拉成立,才打破了僵局,在汽車這樣一個無比成熟的行業裡,傳統車企在內燃機和變速器方面掌握了大量關鍵的技術,新公司沒有多年的積累,自然沒有任何插隊出頭的機會。

蔚來想做特斯拉,可李斌不是馬斯克

不過,汽車電動化帶來了新的機遇。

機遇在於原有的機械傳動類零部件大量減少,更換為弱電類零部件,而其核心技術是相通的。所以在電氣時代,零部件的通用性大幅增強,一併降低了供應鏈管理的難度。新的汽車公司,可以和傳統車企在新的賽場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在創辦蔚來之前,李斌是一個沉默的人,鮮少對公眾發聲。但是蔚來天生就高調。

2017年5月,蔚來EP9在德國紐伯格林北環賽道跑出了6:45.900的單圈成績,將自己原先的7分05秒的紐北最快電動車圈速記錄提升了近20秒。官方宣稱EP9的這一最新成績“刷新了紐北最快量產車圈速紀錄”。

蔚來想做特斯拉,可李斌不是馬斯克

(2017年5月,蔚來EP9在德國紐伯格林北環賽道跑出了6:45.900的單圈成績,刷新了紐北最快量產車圈速紀錄)

當時,EP9的產量只有6臺,單臺售價125萬美元,一一送給了投資人。

並且,李斌還將他所熟悉的互聯網思維注入到蔚來的經營中,比如他對社群機制的推崇。像蔚來的展示中心NIO HOUSE,不只是傳統的4S店,還提供咖啡廳、圖書館、會議室等的功能,將4S店打造成了一個社區。

這在某種程度上給人感覺,擁有了蔚來,像是擁有了一張高端俱樂部的門票。

讓人咋舌的是,2017年12月16日,蔚來舉行首款量產新車ES8發佈會。為了這場活動,蔚來動用了8架包機、19家五星級酒店、60節高鐵車廂和160輛大巴,其中邀請了5000名預訂車主,耗資8000萬人民幣。

蔚來想做特斯拉,可李斌不是馬斯克

(2017年12月16日19點,蔚來汽車第一款量產高性能純電動SUV-ES8發佈會於北京五棵松體育館正式舉行)

在李斌口中,蔚來汽車追求的是情感體驗,“這很難說清楚,像喝酒一樣,感覺對了。”

隨後,蔚來還宣佈對ES8和ES6兩款車型的首任車主提供終身免費換電服務,這一系列動作,的確提升了用戶體驗,但是用戶以外的人都發現,為了維持這些服務,維護和運營成本極大地提高了。一時之間,那句著名的“傻傻地對用戶好”,讓人分不清竟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深陷泥潭

近來,李斌所放出的言論都多為驚人。

2016年4月6日,蔚來宣佈與江淮汽車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也就是說,蔚來選擇了以“代工”而不是自建工廠的方式進行生產。

兩年後的採訪中,被問及 “蔚來與江淮合作到底丟不丟分”的問題時,李斌則稱:“保時捷的工廠,肯定比不上江淮的工廠,你們不要覺得我胡說八道,因為我去參觀過。”

蔚來想做特斯拉,可李斌不是馬斯克

一石激起千層浪,李斌的這句話仍然常被提及,成為現在蔚來困境的註腳。

2019年的蔚來,的確可以用深陷泥潭來形容。自從2018年上市後,其財務數據、運營狀況以及市場考驗也變得透明。這意味著它的漏洞、風險、隱憂也於外界一覽無遺。

先是財報的不樂觀。

9月,蔚來的Q2財報發佈,數據顯示第二季度營收15.08億元,淨虧損32.85億元,環比增加了25.2%。此時,受交付走低、補貼退坡、起火召回等一系列事件的影響,距一年前上市時創下119億美元的市值記錄,蔚來已跌去約96億美元的市值。

蔚來想做特斯拉,可李斌不是馬斯克

2018年蔚來在紐交所上市,曾創下119億美元的市值記錄

其次是與地方政府的合作並不明朗。

今年以來,蔚來分別於5月和10月相繼傳出與北京亦莊國投和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政府有合作的消息,目的是研發和建設新的生產基地,不過這些洽淡都沒有進一步的消息。

還有內部透露出的明顯寒冬氣息。

8月,李斌發表內部信,宣佈蔚來將繼續裁員1200人,到9月底保留7500人。

蔚來的四面受敵,讓李斌的微博成為了大型加油打氣現場。“謝謝朱總鼓勵”、“謝謝小鵬鼓勵”,接連的微博轉發,成為了他最近更新的狀態。

蔚來想做特斯拉,可李斌不是馬斯克

蔚來的四面受敵,讓李斌的微博成了大型加油打氣現場

蔚來一向被視為特斯拉的門徒,兩者的發展路徑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譬如李斌所經歷的道路和被貼上的標籤,和馬斯克多有相似,兩個品牌都附著在創始人的感染力上。

但李斌又不是馬斯克,不能只憑借他的感召力替蔚來撇除所有的爭議,突出重圍。

造車新勢力的熱潮在肉眼可見地消退,消費者已經對看似“高逼格”的互聯網產品有所警惕,而且隨著新能源補貼政策的退坡,傳統車企的加碼入局,蔚來的每一步都在考驗李斌的決策能力。這時候他放出的豪言壯語再多,也不一定管用了。

“企業家有什麼可委屈的,誰沒壓力呢?這個世界從來不欠你一個理解。”李斌曾經說過的話,此時適合送回給他自己。

大浪淘沙,這位“出行教父”還能堅守多久?

作者 | 莫奈

排版 | STAN

南風窗新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