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速直道、世界上最著名的彎角、巨大的海拔落差、變幻莫測的天氣,這一切構成了F1歷史中最受車手和車迷愛戴的賽道——斯帕-弗朗科爾尚。
賽道百科
斯帕賽道始建於1921年,最初為三角形佈局,後來在原有格局的基礎上重新設計為一條穿越阿登森林的長達14.9km、擁有25個彎角的美麗賽道。由於車速太快造成的安全隱患,該賽道曾被停用。1979年重建之後,賽道長度減少為之前的一半,但現在總長7.004km的斯帕依然在長度上冠絕賽歷。
早在1924年,斯帕賽道就承辦過賽車大獎賽。而斯帕與F1的不解之緣從F1誕生之時便已開始,1950年,傳奇車手方吉奧駕駛一輛阿爾法·羅密歐賽車,在F1世界錦標賽的元年拿下了斯帕的第一個分站冠軍。
提到斯帕,就不得不提艾爾羅格彎。艾爾羅格/萊狄龍組合彎可謂是全年裡難度最高也是最重要的路段。發車時,從拉索斯髮夾彎“生還”的賽車首先要面對一小段下坡路,但是隨即就要衝上陡峭的上坡,並向著盲嵴攀爬。巨大的海拔落差加上視線上的盲區,車手的節奏很容易被打亂。隨後等待他們的將是超高速的凱梅爾直道和海拔最高的科姆貝斯彎,穿越充滿組合彎的中高速路段後賽車將來到一個超高速左手彎伊蘭奇蒙特彎,在這裡曾上演過不少意外,也時常有精彩的超車發生。最後延遲剎車到達公共汽車彎,返回發車直道。
斯帕一共舉辦了過去62場比利時大獎賽之中的51場,在這裡也誕生了許多經典的F1時刻,如1998年起步時的連環大撞車,2008年萊科寧與漢密爾頓的纏鬥,2012年和2018年的一號彎事故等。舒馬赫是在這裡最成功的車手,他一共獲得六次比利時大獎賽冠軍,他的F1首秀和首個分站冠軍也都是在斯帕拿下的。現役車手當中,有“斯帕之王”之稱的萊科寧曾在此四次奪冠。
賽道數據
- 佈局
【單圈長度】7.004km
【圈速紀錄】1:46.286(博塔斯 2018)
【平均速度】240kph(屬於高速賽道)
【全油門路段】佔賽道的60%(高)
【最長的全油門賽段】1400m(長)
【下壓力水平】中等
- 超車
【超車點】拉索斯彎、公共汽車彎
【DRS區】發車直道、凱梅爾直道
【發車格至1號彎距離】230m(短)
- 輪胎
【賽道表面】崎嶇不平
【橫向負荷】高
【縱向負荷】低
【制約因素】左前胎
【輪胎消耗】嚴重
- 技術
【出安全車概率】中等
【剎車時間佔比】14%(低)
【重剎區】3個(中等)
【每場比賽換擋次數】約2100次(低)
【燃油消耗量】中等
斯帕是現行賽歷中為數不多的超高速挑戰之一,長直道能將賽車的極速發揮到淋漓盡致,彎角設計對精確的前端和強大的引擎動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這裡,懸掛將被調整得異常堅硬,所以駕駛時可能不會很舒服。想要在斯帕跑出好成績,就必須在直道速度和過彎抓地力之間做出折衷的選擇,因此很多車隊可能會選擇適用於蒙特利爾和巴庫的中等下壓力空力套件。
除了能為車手帶來全程愉悅的駕駛體驗之外,斯帕還是為數不多的“易超車賽道”中的一員,為車手之間展開輪對輪的較量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從艾爾羅格彎直衝上凱梅爾直道的這一路段極易吸尾流,而想要在伊蘭奇蒙特彎到公共汽車彎超車,甚至不需要DRS就可以完成。
斯帕賽道的表面相當顛簸,對輪胎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在這裡的輪胎磨損通常是很嚴重的,尤其是在承載了巨大的橫向負荷的情況下,稍不留意輪胎可能就會磨出平斑。斯帕大量的全油門路段,加上顯著的海拔起伏,對動力單元來說無疑會是一場煎熬。但對於剎車和變速器來說,這是一年裡最輕鬆的時間。
閱讀更多 F1世界錦標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