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帶娃卻矛盾不斷,老人的“暗傷”,跟以下因素有關,很現實

文|好孕姐

現如今的國情,恐怕是老人幫忙帶娃的比例佔有一半以上,但是要說老人帶娃累不累,肯定會說:累呀,但也沒辦法。除了身體上的累,對於老人來說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累,而在帶娃過程中,吃力不討好,矛盾不斷,讓帶娃成為老人“暗傷”的,多是以下幾方面原因,很現實。

幫忙帶娃卻矛盾不斷,老人的“暗傷”,跟以下因素有關,很現實

幫忙帶娃,老人經濟壓力大

老人帶娃,如果子女願意給生活費那還是不錯的,至少老人在經濟上沒有太多的後顧之憂。但是如果讓老人帶娃,還得讓老人投入自己的養老錢,對於老人來說,內心也比較焦灼。

我媽在帶小侄子時,是自動上交自己的退休金卡的,當時覺得兒子生活壓力太大,所以老人理應幫忙,不容推卸,所以就把銀行卡交給弟弟保管。但是幫忙帶娃時間久了,自己處處受限,連自己想要去體檢都捨不得花錢。這樣的境遇,媽媽多少還是有後悔情緒的。

幫忙帶娃卻矛盾不斷,老人的“暗傷”,跟以下因素有關,很現實

幫忙帶娃,自己孩子卻越來越懶

如果老人太勤快,對於子女來說也不算是太好的事情。老人什麼事情都包辦了,容易讓自己的孩子養成依賴的習慣,即使是為人父母的人,可能還是比較懶散的狀態,這樣的情況讓老人覺得很無奈。

我帶孩子去樓下玩時,總是聽鄰居抱怨自己的兒子和兒媳:白天的時候,我幫他們帶孩子,到了晚上本應該歇歇的。結果小兩口不是去看電影,就是在家玩手機,還是沒人管孩子,實在令人生氣。

如果兒女抱著老人帶孩子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態度,覺得自己上班本就很累了,回家沙發上玩手機也沒什麼不可以。殊不知老人也是累了一天,也是需要休息的。

幫忙帶娃卻矛盾不斷,老人的“暗傷”,跟以下因素有關,很現實

幫忙帶娃,自己的晚年生活沒有自由

多數老人幫忙帶娃多是被逼無奈,希望孩子都去上班,減輕房貸、車貸的壓力,但是這樣的選擇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照現在的形勢看,一旦開始帶娃,可能九年、十年都無法解脫,老人從五十歲帶到六十歲,或者是從六十歲帶到七十歲,本應該享受的晚年生活不得已跟“帶娃”長期綁定。

既然是做了那麼多,老人真的是有所圖嗎?其實不然。如果兒女能在下班之後跟老人說句:辛苦了,在家時也替老人分擔一下照顧孩子的辛苦,週末、節假日多帶老人出去轉轉,對於他們來說,享受到親情也能減輕他們的痛苦。怕就怕把“帶孩子”當成老人應當做的,這樣的心態真可能成為老人的“暗傷”。

-----------------------

關注【好孕】,你想知道的科學備孕、孕期護理、胎兒發育、產後護理,寶寶發育,時尚教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此外,還有我們的特邀作者,從自身經歷出發,講述育兒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