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中的混凝土加強帶和混凝土後澆帶的區別

建築工程中的混凝土加強帶和混凝土後澆帶的區別

建築工程中的混凝土加強帶和混凝土後澆帶的區別

加強帶:當混凝土結構超長過多,單靠設置後澆帶不足以解決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化問題時,可以考慮採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在適當位置設置膨脹加強帶。採用這種方法,不僅可以進一步增大伸縮縫最大間距,而且可以用膨脹加強帶取代部分施工後澆帶,從而實現混凝土的連續澆築即無縫施工。但應注意,採用膨脹加強帶取代部分施工後澆帶時,膨脹加強帶的位置應設置在結構溫度應力集中部位,並應制定嚴格的技術保障措施,保證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和微膨脹劑的配合比準確,結構設計應對地下室結構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脹率提出明確要求。 後澆帶:後澆帶是指現澆整體鋼筋砼結構中,在施工期間保留的臨時性溫度和收縮變形縫,著重解決鋼筋砼結構在強度增長過程中因溫度變化、砼收縮等產生的裂縫,以達到釋放大部分變形,減小約束力,避免出現貫通裂縫。後澆帶應設在對結構無嚴重影響的部位,即結構構件內力相對較小的位置,通常每隔30-40一道,縫寬70-100CM。一般在兩部分砼澆灌後兩週至一個月再用比原結構強度高5-10N/MM2的微膨水泥或無收縮水泥砼補澆成為連續、整體、無伸縮縫的結構。

注意:後澆帶只能解決施工期間的混凝土自收縮,它不能解決由於溫度變化引起的結構應力集中,更不能替代伸縮縫。有一些結構設計者將後澆帶和伸縮縫等同起來的看法是錯誤的,因為兩者的作用並不相同

為減小後澆帶封閉後由剩餘差異沉降差所引起的結構內力,尚應採取其他措施,通常可考慮以下方法:

(1)高層建築採用樁基或其他地基基礎處理方法,或補償基礎,儘量擴大高層建築基礎與地基接觸面積,減小高層建築基礎底面接觸壓力,而裙房則採用埋深較淺的獨立柱基或條形基礎等,調節高層建築與裙房之間的差異沉降。

(2)儘量減小裙房部分基礎與地基的接觸面積,即儘量增大裙房部分的基礎底面接觸壓力,加大裙房的沉浸量。

(3)結合高層建築埋置深度要求,調整高層建築地下室高度,使地基持力層落在壓縮性小、地基承載力高的土層上,可有效地減小高層建築的沉降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