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雙11 究竟誰是大贏家

2684億!天貓雙11成交額創紀錄,然而在我看來,數據只是一個結果,今年天貓雙11更是一場匯聚創新勢能的盛會。

今年天貓雙11的創新,首先體現在技術創新上。雙11零點剛過96秒,天貓雙11訂單創建峰值創下新的世界紀錄,達到54.4萬筆/秒,是2009年第一屆雙11的1360倍。而之所以能撐住如此巨大的訂單量,是因為阿里巴巴的核心交易系統已100%跑在阿里雲公共雲上。中國唯一自研的雲操作系統“飛天”,成功扛住全球最大規模的流量洪峰。阿里巴巴成為全球首個將核心交易系統100%運行在公共雲上的大型互聯網公司。

在物流領域,據菜鳥網絡最新數據顯示,僅用16小時33分鐘,2019天貓雙11物流訂單量就已破10億,比去年提前6小時45分鐘。而天貓雙11開場8小時,全國超200個城市的快遞已送達。今年菜鳥首次推出規模化的預售訂單下沉,提前發貨到消費者10公里範圍內,保障了大批雙11凌晨支付尾款的訂單在當天早上就送到了消費者手中。

天貓雙11  究竟誰是大贏家

天貓雙11  究竟誰是大贏家

天貓雙11  究竟誰是大贏家

隨著菜鳥電子面單的普及與IoT技術的深化,正在讓每一個包裹、每一個物流人、每一輛車、每一個倉庫成為一個數字化節點,連結成一張數智化網絡。雙11期間,在這張數智化的智能物流骨幹網上,全球3000家快遞物流公司共同協作,讓天量包裹平靜如水發生,帶來更好的物流體驗。

今年天貓雙11的創新,還體現在應用創新上。平臺消費數據賦能企業,提升了新品的研發效率。越來越多用戶需求因消費行為的數字化而被感知、獲取和分析,這將幫助企業打造出面向用戶需求、用戶體驗的感知能力和轉化能力。一個典型案例是,2019年發佈的天貓新品數字系統,基於全量消費者的真實購買行為數據,更全、更快、更精準地洞察消費者,將新品研發的時間從2年縮短到最快6個月,為企業新品孵化賦能。

也因此,今天天貓雙11有了前所未有的新品首發規模,並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原因及就在於,平臺消費數據讓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夠更好觀察和了解用戶的細微需求變化,並以此為基礎研製更符合新消費需求的產品,從而實現圍繞“人”(用戶)而形成的新“貨”智造流程。

也因此,用戶們驚喜地發現,天貓上的商家越來越懂我,知道今年的我與去年相比,在哪些細分領域有哪些新的需求,並以此定製化產品,從千人一面的批量化生產運營升級為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柔性化生產運營。

今年天貓雙11的創新,還體現在發展理念的創新上。 “綠色雙11”成為主基調,超2億人次多樣參與“綠色雙11”,11日當天,僅消費者在天貓上購買的71萬斤“袁米”海水稻,就能幫助改造71公頃鹽鹼地。2000多萬人次成為“雙11綠色合夥人”,承諾加入快遞紙箱回收等環保行動,1人會手1個紙箱,就能減少84萬噸碳排放。

雙11不僅帶給大家更好的商品、更高性價比的消費,同時也實現對環境保護乃至改善的行動推進,這是中國商業文明的重大創新和升級,也是循環經濟的“互聯網+”。

這就是天貓雙11一年一大變、紀錄一直被用來打破背後真正的力量:阿里巴巴技術的力量、應用創新的力量、發展模式升級的力量。各種創新資源匯聚,釋放出不可阻擋的勢能,成為供給側技術、市場、文化三位一體的裂變。可以說,今年天貓雙11期間2684億的成交額,不僅是阿里巴巴贏了,更是消費者贏了,是中國數字經濟自主創新的變革之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