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半導體設備市場暗流湧動,北方華創與中微半導體PK?

縱觀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整個行業呈現著高度壟斷、強者恆強的局面。目前,國產半導體設備面臨行業、政策和市場等難得的突破發展機遇。對此,國產半導體設備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一、半導體設備市場空間大,國外廠商佔據刻蝕設備絕大部分市場

1、刻蝕設備成長驅動力之一:長期看受益全球半導體需求增加與產線產能的擴充

全球半導體產業空間廣闊,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半導體(含分立器件、光電子、傳感器、集成電路)市場規模高達4687.8億美元,同比增13.7%,十年複合增速達6.5%。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在5G、AI、汽車電子等新興領域的驅動下,半導體的長期成長空間有望進一步拉大。

從半導體的應用結構來看,2018年半導體下游應用領域分別為通信(32.4%)、計算機(30.8%)、工業(12%)、消費電子(12%)、汽車(11.5%)、政府(1%),每個領域均有相應的成長點,5G網絡的建設、人工智能的應用與產品升級、智能終端的技術創新以及自動駕駛的持續滲透等,都帶來了半導體產業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提升。

從產能的數據來看,預計未來2019-2020年全球半導體晶圓產能(摺合成8寸晶圓)將以4-5%的同比增速持續增長。隨著半導體大廠產線的開出與產能的增加,刻蝕設備作為最重要的設備之一,市場規模也將進一步提升。

國產半導體設備市場暗流湧動,北方華創與中微半導體PK?

2、刻蝕設備成長驅動力之二:先進製程與存儲技術帶來刻蝕設備增長機遇。

一方面,在14nm到10nm、7nm甚至5nm的製程演進中,現在市場上普遍適用的沉浸式光刻機受光波長的限制,關鍵尺寸無法滿足要求,因此需要通過多次沉積+刻蝕的方式來實現更小的尺寸,多重模板工藝顯著增加了刻蝕設備的需求。

同時由於關鍵尺寸的減小,對刻蝕的各項指標的要求也更加嚴苛,隨著製程的不斷演進,刻蝕設備的佔比近年來也呈現快速提升趨勢。

另一方面,2D存儲器件線寬接近物理極限,NAND閃存進入3D時代,而3DNAND需要增加堆疊的層數,需要刻蝕加工更深的孔以及更深的挖槽,增加了對刻蝕設備的投資需求。3DNAND中刻蝕設備的支出佔比達到50%,遠高於此前工藝NAND的15%。

從市場規模的數據來看,2018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達到645.3億美元,同比增14%,其中晶圓處理設備為502億美元,佔比78%,同比增52%。其中,假定2018年刻蝕設備佔晶圓處理設備比例與SEMI披露的2017年的24%相同,則2018年刻蝕設備的全球市場規模突破百億美元級別,達120.5億美元,同比增56%。

二、國內廠商刻蝕設備競爭激烈

1、中微:中國半導體裝備國產化的先鋒

中微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向下遊集成電路、LED芯片、先進封裝、MEMS等半導體產品的製造公司銷售刻蝕設備和MOCVD設備、提供配件或服務。公司的等離子體刻蝕設備已在國際一線客戶從65nm到14nm、7nm和5nm的集成電路加工製造及先進封裝中有具體應用。公司的MOCVD設備在行業領先客戶的生產線上大規模投入量產。公司已成為世界排名前列、國內佔領先地位的氮化鎵基LED設備製造商。

國產半導體設備市場暗流湧動,北方華創與中微半導體PK?

談及行業情況及主要業績驅動因素,中微公司表示,按產品來看,刻蝕設備方面,全球智能手機和存儲市場需求有所放緩。隨著存儲市場投資復甦、大陸新建產線及擴建產能,預計2020年設備銷售額將年增12%,中國在未來將成為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的最大市場。得益於中國臺灣先進代工廠和中國大陸半導體制造廠的新建、擴建產能的計劃,2019年相應地區的半導體設備投資將保持去年的水平,公司有望受益於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對半導體設備的穩定需求,並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緣優勢、突出的技術能力和市場積累,持續健康發展。

MOCVD設備方面,2019年氮化鎵基LED芯片擴產將減緩,LED芯片製造廠開始專注於Mini LED的研發和小批量量產,2019年下半年及2020年其將成為LED芯片製造廠主流的擴產方向。憑藉突出的技術實力,公司將穩固在氮化鎵基LED MOCVD設備的優勢地位,並緊跟市場需求積極推動Mini LED MOCVD設備的技術驗證,保持競爭優勢。

2、北方華創:國產高端半導體設備龍頭

憑藉先進的生產工藝與出色的研發實力,北方華創在 IC、 LED、 LCD、光伏四大賽道收穫了優質的下游客戶資源,均為中國及全球半導體龍頭企業,包括隆基股份、三安光電、京東方、中芯國際與長江存儲等。在半導體能源(光伏)領域,隆基股份自 2015年起已發展成為全球生產規模最大的單晶硅片製造商,獨佔鰲頭。在半導體照明(LED)領域,三安光電 LED 芯片產能約佔全球 LED 產能的19.72%,成為國內 LED 製造商的絕對龍頭。在半導體顯示(面板)領域,京東方是中國最大的面板製造商,生產與技術實力雄厚, 2017 年京東方液晶顯示屏出貨數量約佔全球 25%,總出貨量全球第一。在半導體集成電路(IC)領域,中芯國際與長江存儲作為中國主流代工廠商,已躋身國內半導體代工第一梯隊。作為尖端製造業代表的泛半導體設備製造企業,北方華創的客戶結構堪稱無與倫比,在行業中極為稀缺。

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中國投入最多資金的就屬晶圓代工部份。具體來說,晶圓代工就是在硅晶圓上製作電路與電子元件,這個步驟為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技術最複雜,且資金投入最多的領域。

國產半導體設備市場暗流湧動,北方華創與中微半導體P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