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總分年級第一,家長代表發言,部分家長不再想開家長會

最近幾天,各地中小學生都會迎來期中考試,期中考試後是什麼?一般都有家長會,用學生的話說“期中考試即將來了,家長會還遠嗎”?

在家長會上,很多老師往往會找班裡考得好的學生家長髮言,跟大家交流“育兒”經驗,有這麼一個家長,孩子考了期中考試第一名,家長讓他做交流,只見他不慌不忙上臺,先是把凳子擺好,穩穩坐上去,然後拿出一副耳麥戴上,音箱在講桌上擺好(教室不大,家長會這天老師沒有開教室的麥克風,但是老師講的我們都聽的很清楚)自帶的保溫杯講桌前方放好,然後打開保溫杯喝口水清喉嚨試麥,開講,臺下家長看的目瞪口呆,最叫人佩服的是全程脫稿,用口若懸河形容一點不過分,從孩子出生如何家教一直講到現在,嘩啦啦半個小時過去了,我聽見別的班家長會陸陸續續都結束了,看見老師也有點著急了,說好的15分鐘呢,又不好意思打斷,四十分鐘左右他終於講完了,夜已晚,家長們都聽得不耐煩了,估計都想著趕快回家,老師再講,大家也不想聽了,那一次家長會,這個班是最後一個結束的。

孩子成績總分年級第一,家長代表發言,部分家長不再想開家長會

說實話,作為老師,我對家長會上讓家長髮言這種事情,是有點排斥的,甚至有些反感,這是因為:

一、家長來是聽老師講得,而不是家長講的。我認為組織一次家長會不容易,家長來了自然是想聽老師介紹班級和孩子的學習情況,而不是聽其他家長“顯擺”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對於家長講的內容,很多人不會用心聽。

二、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即便你的孩子真的優秀,有可能引起別人的“羨慕、嫉妒、恨”,而且很多人可能有“恨”的情緒,尤其是孩子差不多的情況下,在他們看來,你的發言就是“顯擺”,對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麼用。

三、家長在家長會上發言,有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壓力。畢竟只是一次期中考試的第一名,這裡面有很多偶然因素,如果孩子以後成績下降,不僅孩子壓力大,家長也跟著有壓力。

孩子成績總分年級第一,家長代表發言,部分家長不再想開家長會

四、家庭教育不可複製。很多孩子非常優秀,這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但是這種家庭教育,有其特殊性,無法複製,甚至無法借鑑。比如一位高中家長在發言時,會提到他在幼兒園、小學、初中期間,為了孩子都做了哪些事情,甚至辭職專門照顧孩子,他做得確實非常好,但是對於其他高中生家長來說,已經失去了意義,其他家長都表示:這很好,但是我學不來。

事實證明,即便是家長在家長會上發言非常精彩,對於其他家長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其他家長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但是,一旦你發言不到位,不合適,還會引起其他家長的不適,甚至是反感,得不償失。

孩子成績總分年級第一,家長代表發言,部分家長不再想開家長會

鑑於此,如果老師確實給你安排了家長會發言的任務,給你三點建議:

1、避實就虛:

多講些自己對家庭教育的理解,對老師工作的支持,少講些自己具體做了什麼事,你做的那些事,別人學不來,也不想聽。

我之前有一次家長會,因為學校裡有要求,我找了另外家長上臺交流,一個是成績第一的孩子的爸爸,一個是進步最快的孩子的媽媽,前者演講詼諧幽默,尤其是用了“家長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孩子出了問題,要在家長身上找原因”的例子,讓很多家長耳目一新,聽得津津有味;而這位女家長則講了自己為孩子做了哪些事,承受了多大的壓力,講到動情處,還留下了眼淚,但是家長反應並不強烈,因為家長覺得這些內容對他沒有用。

孩子成績總分年級第一,家長代表發言,部分家長不再想開家長會

2、多講現在的想法和做法:

家長也可以分享自己的做法,但是不要回憶以前的做法了,不要講成了“流水賬”,多講講現在的想法和做法,找幾個典型的例子,給其他家長提供一些參考。

比如一個家長,他的孩子初中非常優秀,是年級第一名,但是到了高中,第一次期中考試就考到了班級十幾名,年級更排不上號了,在開第一次家長會時,她雖然很難過,但是還是靜靜地來了,靜靜地走了。後來孩子慢慢適應了,多次考了班級第一名,老師讓她在家長會上發言,她就是分享了這一段時間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尤其是分享了上一次家長會,她和家長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開完家長會後,她給孩子的桌子上留了一個小紙條,寫了一段對孩子鼓勵的話,回家之後,孩子就這個問題又跟她交流了很多,幫助孩子度過了困難時期。家長聽了都很受啟發,這樣的交流也是可以得到家長們認可的。

孩子成績總分年級第一,家長代表發言,部分家長不再想開家長會

3、不要誇自己的孩子:

家長會上發言,也有一個忌諱,就是在別人面前公開誇自己的孩子,這不符合中國人的性格和傳統,尤其在有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人聽來,可能會覺著你“顯擺”,如果後面孩子成績出現下滑,有可能會聽到一些“冷嘲熱諷”,所以儘量不要給孩子壓力,不要惹這些麻煩,即便是孩子確實非常優秀,又要謙虛謹慎。

孩子成績總分年級第一,家長代表發言,部分家長不再想開家長會

4、不要口若懸河、不要喧賓奪主:

家長會上的主角應該是班主任,不是家長,即便是家長有很多想要和大家交流的,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過猶不及,尤其是家長會都有時間限制,你還沒講完,其他班的家長都散場了,你再講,可能就有家長不願意了,如果因為你講得太多,大大壓縮了老師講的內容,也是不合適的,所以要少講精講,精彩不在字多。

各位你們感覺得是否應該讓表現優秀的學生家長上講臺上講述育兒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