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製度自信 展現武漢新作為

長江日報訊(記者黃徵通訊員張蕾)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我市黨員幹部中引起強烈反響,連日來,黨員幹部認真學習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表示要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牢牢把握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堅定製度自信,繼續沿著黨和人民開闢的正確道路前進,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展現武漢新作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奮力前行。

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市委市直機關工委黨總支專職副書記陳少成學習全會精神後表示,作為市直機關黨員幹部,要切實強化制度意識,堅定製度自信,做到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我們要推進建設模範機關,為加快建設新一線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符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人民根本利益,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市委黨校(武漢行政學院)法學教研部副主任馮玥說,全會精神對當前武漢的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對武漢加快建設新一線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努力在中部地區崛起中發揮引擎作用,建設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四個中心”等指明瞭清晰路徑。

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全會強調,“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

“全會提出了十三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十三個‘堅持和完善’的決策部署,既有‘路線圖’又有‘時間表’。”市發展改革委區域經濟處副處長許小明表示,要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努力加快“三化”大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建設。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市委依法治市辦秘書處處長莫靜認為,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我們要紮實推進全面依法治市向縱深發展,為全市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法治保障。市公安局政治部秘書處副處長範國運說:“在當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複雜局面下,要以全會精神為引領,擔當公安使命,為‘中國之治’貢獻漢警力量。”

以人民為中心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人民,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取得歷史性成就,深得人民擁護。”市教育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盧颯學習全會精神後,對“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的內容深有感觸,“我們教育系統的黨員幹部,要把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貫穿於黨建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全力以赴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完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制度政策,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市農業農村局機關黨委劉愛斌認為,全會精神為農業農村系統幹部職工指明瞭方向,提振了信心,“聚焦農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我們要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工作的具體方法和措施,紮紮實實推進特色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等各項工作”。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學習全會精神,很受鼓舞。”市生態環境局政策法規處副處長盛玉芳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將綠色發展的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要強化環保實踐和監管,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執法水平。督促企業持續改進環境行為,自覺履行環境保護法定義務和社會責任,共同為建設生態化大武漢作出更大貢獻。

“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市水務局排水管理處幹部王亮,對全會精神關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內容感受深刻,他說:“水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重要組成部分,水務工作者要繼續深入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期治水興水方針,‘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全力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向縱深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