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住在萬科養老院的90後

那些住在萬科養老院的90後

故事的主人公,準確說來,是一群90後和一群50後、甚至40後們。

人生閱歷的時差長達近半個世紀,喜好與生活習慣幾近零重疊,當這樣一群人,開始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彼此之間的信任和依賴,會否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根發芽。局外人關心結果,但身處其中的他們,似乎更在意這些過程。

普通養老院的故事,在這裡,有了新的情節。

就好像平流層與對流層之間的邊界突然被模糊掉,這些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把他們的想法和熱情帶到了平流層,靜如湖面的日子,就這麼流動了起來。

1

爺爺奶奶們突然發現,站在自己面前的工作人員跟自己孫子孫女一樣大,有些甚至更年輕,“他們到底能不能行?”要說心裡一點顧慮沒有,那是假的。

聊起最開始遇到的“麻煩”,北京萬科養老公司總經理張銀有點無奈,“經常出問題之後老人們都會給我打電話,說只要你在,我們就踏實。他們其實尋求的更多是一種安全感。”

相比於有一半以上都是90後的管理團隊來說,張銀算得上“老人”。70後的他在整個養老行業一呆就是十幾年。在這個經驗決定一切的行業,老人們更願意相信年齡意味著靠譜。所以當隨園項目運行之初,張銀面對更多的工作,除了打消老人們對於年輕管理團隊的顧慮,同時,也要教會這些“90後”如何迅速培養起這份信任。

結果比他預期的還要更順利。

相比於傳統的養老管理團隊,更在意如何妥當安全的看護老人的日常,這些年輕人,卻有聲有色的讓老人們玩了起來,非但不是被動參加,一大波爺爺奶奶們開始熱衷於打卡、分享,這些年輕朋友圈的玩法,悄無聲息的入侵了這群50後甚至40後的生活。

怎樣策劃活動讓爺爺奶奶們更樂在其中,便是趙婷婷和她同事們的一份主要工作。作為北京萬科養老公司營銷總監,趙婷婷同樣也是一名90後,2016年加入萬科之後,她從事v-link相關的社區商業的新業務,對於學園林設計出身的她,萬科是足夠有吸引力的行業標杆,但做養老,對她來說,是完全陌生的領域。

當從v-link成長中心的工作專注到養老闆塊,受眾也隨之從社區生活的家庭轉移到了老年人,對於趙婷婷和整個萬科養老的營銷團隊來說,雖說有挑戰,但年輕團隊的優勢便在於,他們跳出了固有的思維,嘗試用全新的做產品的思路,打通了年齡的隔閡。

那些住在萬科養老院的90後

2

自怡園項目落地時,萬科便在整個養老服務中自主開發了V-care照護服務體系。與傳統養老服務機構不同的是,萬科根據每個老人不同的情況制定了專屬的照護計劃,從護理端來說,精準到每一分鐘的護理工作都可以通過V-care來完成和評估,不但省去了護理員之間繁瑣複雜的紙質版交班筆記,老人們的需求和看護的重點也能夠通過移動端更好的進行改進和記錄。

如果說光熙門的怡園光熙長者公寓誕生了萬科V-care的1.0版本,萬科養老的整個營銷團隊則在房山隨園項目搭建了2.0的升級版本。除了定製照護計劃,也加入了呼叫的功能,包括正在研發的老人數據預警系統,對於整個萬科養老團隊來說,這是一個可以不斷生長的產品,但最終要實現的目的,便是更加精細化的服務好居住在這裡的每一位老人。

產品端的進化來自於自下而上的反饋力量,越是走心的產品,越需要身處第一線去發現真正需要改善的問題,小到每一個護理員的護理動作,精細到每一分鐘的護理成效以及不同年齡不同性格老人之間的需求差異,這些都在時時刻刻對萬科的養老產品經理,不斷的提出了改進的要求。

在趙婷婷看來,這雖然是一個很小的產品,但這個產品也讓萬科在做養老這件事情上,有別於絕大多數的養老機構甚至是專業的養老服務品牌。

其次,便是感性的投入。

通過激勵和自我成長來影響老年人的業餘生活,這樣的模式雖然在很多養老社區都能看見,但萬科在隨園打造的“幸福銀行”卻讓這些爺爺奶奶們玩的越來越嗨。通過積分打卡來換取幸福幣,而打卡的途徑必須是參與到興趣課程和社交活動中,沒想到,這竟然引發了老人們的“攀比心態”,到底誰可以登頂每個月的打卡top3,讓原本一些不愛出門懶得交際的老人們,也都心甘情願的參與到了園區的課程和活動中。

“更好玩的是,爺爺奶奶們除了會互相提醒打卡,還會互相舉報,誰要是沒來上課幫人打卡,那可是不行的。”說起這些事兒,趙婷婷都覺得自己身邊的這些爺爺奶奶們,也像孩子們一樣好玩兒,他們其實缺少的,恰恰正是這種全新投入的生活態度。

從最開始沒人願意上課,什麼課程都難以開展到現在熱門的課程總是爆滿,在隨園,合唱、書法、繪畫手工和信息科技是最受歡迎的幾門課,園區裡的年輕人教會了老人們網購,這讓不少奶奶們見面的談資,變成了分享自己最新的網購成果。

那些住在萬科養老院的90後

“在院子裡見到奶奶,我們都跟朋友一樣,叫她們美女’,而所有的長輩都叫我們孩子,把我們也當成了自己的孫子孫女,這種感覺,不像是在工作,就好像是過著普通的每一天。”這讓從來沒想過會做養老這份工作的趙婷婷,有了全然不同的感受。

3

這注定是一份工作與生活界限越來越模糊的工作。

工作半徑內所要面對的都是這些進入人生下半場的老人們,我們總說,人老了就越來越像孩子,會變得任性,也會更情緒化,關照他們的心理與其說是一份工作,更多其實是發自內心的關懷。趙婷婷說,隨園項目剛剛開業不久,每天下午都會有一個圓桌會議,一開始在會上,他們都會被拉著說各種問題,老人們的不滿和需求。但慢慢的到了現在,變成了嘮家常,變成了長輩們喋喋不休的關心,催促她們這些年輕人早點下班回家,早點去吃飯。

“就像是家的感覺,有這麼多關心你的爺爺奶奶。”

人一旦投入感情,就很難抽離。

在萬科的養老服務團隊中,有很多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特別是隨園項目,緊鄰房山良鄉大學城社科院,其中一位社工專業畢業的研究生,便將其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選擇在了隨園。如果不做養老,她也許可以有更大的舞臺,更豐厚的待遇,但當她看到日夜陪伴一起排練的爺爺奶奶們,在舞臺上唱完一首歌時,站在臺下的這些年輕人也跟著掉了眼淚。這種內心與情緒的連結,也許超越了任何一份普通的工作。

那些住在萬科養老院的90後

我想,這也是讓她做出決定,投入到這份養老工作中的關鍵所在。

“你會發現這些老人,可以教會你很多東西,人生的大道理也好,處事的心態也好,甚至他們會真正把你當家人一樣去幫助你,但做這份工作時間越長,也會越害怕。”和攸克君聊起過往經歷,這是張銀最大的感受。當你和老人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深厚,一旦當他面臨病痛或任何波折,你所要經歷的煎熬,比想象中還要殘酷。

說實話,聽完他的故事,我才是第一次感受到養老這份工作,區別於任何一份工作,甚至與醫生護士不同,他們建立了更深的情感聯結,甚至親如家人,你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希望他們能好好的。

4

這讓你會重新看待有關於養老的這件事,他需要這些有溫度的從業者,也需要一個真正能夠堅持和沉澱下來的品牌。

不得不承認,養老服務在國內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專業人才的稀缺以及社會認同感的缺失都限制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各大養老機構雖然層出不窮,但大多數人想起養老院,也只是覺得這是一個無奈之選,但在萬科的隨園,其實看到了更多有生活熱情的老人,他們有些是退休的大學老師,有些是環球旅遊的愛好者,還有更多人老心不老的老小孩兒們,60歲也好,70歲也罷,年齡只是一個數字,活在當下和享受生活,其實是他們在這個輕鬆的環境中,真正受到的啟發。

也因此,中途進場的萬科,讓人看到了他們在做養老這件事情上的用心之處。從最早的房山竇店幸福家,到光熙門的怡園光熙長者公寓,是北京萬科養老產業從1.0時代不斷進化的真實寫照。從2016年到2019年,從怡園到隨園,再到最終決定將竇店幸福家關閉併入到整個隨園的運營管理,

三年時間,萬科對於養老佈局的思考一直沒有停止過,即便都是隨園系,相比於第一個誕生在杭州良渚文化村的隨園嘉樹,北京隨園養老中心,也有了更多進化的基因。

而這支專注於養老業務的團隊,儘管背靠著萬科這棵大樹,但所有人心裡都很清楚,養老這條路,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必須時刻保持“創業者”的態度。反倒是這些不斷加入的90後們,相比於80後甚至70後,他們更不願意給自己的生活設限,他們也善於將專業變成一種能力。

養老,不再是一個聽起來略顯悲涼的話題,至少在隨園,永不滿足和永遠熱情追求新鮮的年輕人們,讓同行的老人,也跟著輕鬆了起來。

那些住在萬科養老院的90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