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快樂的死敵·痛苦和無聊

叔本華:快樂的死敵·痛苦和無聊

只要對生活稍作考察,我們就會發現,人類幸福的兩大宿敵是痛苦和無聊。我再補充一下,當我們足夠幸運逃離了其中一端時,我們就接近了另外一端,也就是說,免得了痛苦卻免不了無聊,反之亦然。實際上,生活就像是鐘擺一般,在這兩端之間或激烈或溫和地來回搖擺——要麼痛苦,要麼無聊,反正總有一項逃不掉。

究其根源,痛苦和無聊是一種雙重對立的存在,一是外部的或客觀的,一是內在的或主觀的。匱乏的環境和貧窮會導致痛苦;而一個人衣食無憂,那麼他就會無聊。因此,當下層人們迫於生計而疲於奔命時,換句話說,為擺脫痛苦而掙扎,上層階級的人們則和無聊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且時常陷入絕望的鏖戰。

內在的、主觀的對抗基於這樣的事實:就個體而言,對於痛苦的感受性與對無聊的感受性成反比,這是因為感受性與精神或是心靈的力量直接相關。讓我來這麼解釋,可將此作為一條法則,感受力遲鈍就是沒有任何刺激物可以影響一個遲鈍頭腦的神經,簡而言之,這是一種無論痛苦或焦慮的程度有多深、多可怕,感受都不會太深的麻木的氣質。

麻木遲鈍是一種擺在臉上、印在心底的空虛狀態——人們對外部世界發生的一切瑣碎的事情表現出不停的、強烈的關注,同樣也暴露了他們內在的空虛。這就是無聊的真正根源——內心空虛的人為了尋求刺激,不斷用各種無謂的東西充塞大腦和心靈,單調又乏味。為了打發時間,他們可謂毫不挑剔,飢不擇食地追求各種五花八門的社交、消遣和享樂,無所事事、飛短流長的人也不在少數,結果自然都是以痛苦告終。這樣的不幸只能靠內在的力量,亦即精神財富來抵禦。精神越是豐富,就越不會感覺無聊。有活力的思想才是永遠不會枯竭的啊!它總能從自己的內心和外界大自然中探索到新事物,並融會貫通——只要思想朝氣蓬勃,精神振奮,除了個別放鬆的時刻不說,就能避免感到無聊。

但在另一個方面,這種高度的智力樂趣植根於高度的感受力。更強大的意志和激情相疊加,一方面增強了情感的強度,加大了人對所有精神的甚至肉體的痛苦的感受,同時也令人對於克服障礙更加不耐煩,對於被打擾更容易充滿怨氣;所有的情感都被想象力給放大了,包括不如意在內。不管智力程度和思想能力如何參差不齊,從最傻的笨蛋到最偉大的天才都適用於以上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