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導和市場風口,福韻數據探祕大數據市場風雲

近來,大數據是創業者和投資領域口中的一個熱詞,尤其是在互聯網行業,不談一點大數據,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互聯網公司,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每個人的生活都與大數據息息相關,同時隨著國家政策對於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愈發重視,大數據行業已逐步形成了一個萬億級別的市場。

1、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成為全國兩會期間代表熱議的話題之一。

代表們表示,大數據是座挖不完的“鑽石礦”,需進一步加快“大數據+”的數字融合,助力數字經濟發展,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致力於打造“中國數谷”的貴州省會貴陽正推動大數據與相關領域深度融合,全國人大代表、貴陽市市長陳晏表示,截至2018年底,貴陽建成大數據產業園10個,大數據企業1632家,全年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000億元人民幣。在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社會治理等方面,貴陽市“融”出了新動能、新前景、新生活、新效率。貴陽市政府數據已實現100%共享交換,向社會免費開放618餘萬條數據。

政策引導和市場風口,福韻數據探秘大數據市場風雲

2、大數據發展全球加碼,2020年中國大數據市場將達萬億規模

基於大數據對各個行業的深入影響,近幾年,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發達經濟體都積極推進各自的大數據戰略。2009年,美國科學家委員會(NSTC)就發佈了《開發數字數據的威力》報告,初步提出發展大數據的框架,奧巴馬政府亦對大數據行業大力支持,幫助美國取得世界領先地位。參考《大數據白皮書(2016)》,2016年全球大數據核心產業規模約為300億美元,預計2020年有望達到近600億美元。

中國亦將大數據視為新經濟的重要支撐。2014年“大數據”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奠定了行業快速發展的政策基礎。2017 年,工信部印發了《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全面部署“十三五”時期大數據產業發展工作。發改委、工信部及農業部、運輸部等部委先後頒佈相關後續政策,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預計未來將有更多部門出臺相應具體政策,推動大數據行業的發展。

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包括數據資源建設、大數據軟硬件產品的開發、銷售和租賃活動,以及相關信息技術服務)為47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且預計2020年這一規模有望趕超1萬億,年均複合增速近30%。其中,大數據核心產業規模2017年為234億元,同比增長39%,預計2018年為329億元。

3、金融大數據多維度應用,金融邊界逐漸延伸

金融行業數據量巨大,銀行證券貢獻大部分數據。據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發佈的 《2016 年中國大數據交易產業白皮書》統計,2015 年中國的數據總量達到1700EB 以上,同比增長90%,預計到2020 年這一數值將超過8000EB。受行業特性影響,金融大數據佔據了其中無可替代的數據量和應用價值。以銀行業為例,每創收100 萬元,銀行業平均產生130GB 的數據,數據強度高居各行業之首。

從貢獻度上看,銀行是金融數據的重要貢獻和使用機構,佔比39.8%。根據中國銀行協會公佈的數據,2016 年全國共發生銀行卡交易1154.7 億筆,交易金額達743.6 萬億元,銀行卡交易總額佔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48.5%,同比增加0.5 個百分點。目前中國金融數據體量位居全球第一,其中互聯網金融佔據相當大的比重,活躍的交易賬戶和交易事項為金融領域貢獻了大量可供挖掘的有價數據。

金融行業大數據規模快速增長,2020 年或達1362.5 億元。受互聯網金融的影響,金融行業大數據迅速發展,根據《2016 年中國大數據交易產業白皮書》數據,2017 金融行業大數據應用市場規模為160.5 億元,預計2020 年達到1362.5 億元,預計2014-2020 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40.2%。2017 金融行業大數據應用份額僅次於政府,達到19.8%,預計2020 年還將進一步提升至25.0%,大數據將在金融行業全面普及應用。

大數據在金融行業的應用,除了傳統的風險管理、運營管理及業務創新外,近年金融行業大數據應用呈現新的趨勢,主要包括高頻金融交易、小額信貸、P2P放款審核、客戶管理、精準營銷等,在金融行業不同的領域,大數據具體應用如下:

(1)銀行:信貸風險控制、中間收入擴展、差異化產品設計;

(2)證券:股價預測、流失客戶預測、投資景氣指數評估;

(3)保險:減少賠付、差異化定價、精細化運營、風險運營。

大數據時代下金融邊界逐漸延伸。從金融大數據應用市場的競爭格局來看,大數據時代下金融機構不再單純為金融牌照公司,部分具有互聯網大數據功能的也逐漸向金融行業滲透,如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金融大數據應用市場的競爭更多的表現為行業內公司與大數據滲透公司的競爭,以及行業內公司在數據平臺搭建及使用上的競爭。隨著大數據發展和應用的持續推進,未來金融大數據行業中的機構和企業必將圍繞建立新的金融環境而競爭,主要表現在圍繞生態圈、戰略和產品三個層面的競爭,並由此確定金融行業企業的市場地位及競爭力。因此,金融機構、互聯網企業都不會侷限於某一個層面的發展,更傾向於多維度、多層面的佈局。

政策引導和市場風口,福韻數據探秘大數據市場風雲

4、A股大數據上市公司:少數龍頭企業掌握核心競爭力,注意風險防控

A股上市公司在大數據產業的各個領域佈局廣泛,目前A股大數據概念板塊中,有118個標的,但是在各個子版塊中有較強變現能力的龍頭企業的數量卻很少,對於一些概念炒作,沒有核心技術能力的公司,很容易因為一些市場環境的變化,產生大幅下跌,讓投資者蒙受損失。

在眾多大數據概念股中,天源迪科、浪潮信息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1)天源迪科:內生外延,擴展大數據業務

天源迪科(300047.SZ)成立於1993 年,是國內領先的產業雲BOSS 和大數據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於利用當代最先進的IT 技術推動企業和政府部門在管理和商業模式上的創新發展,為其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包括運營支撐、大數據、移動互聯網解決方案等。2017 年7 月,公司定增收購維恩貝特批文落地,外延進入金融IT 系統及大數據領域,形成電信+政府+金融的大數據全面佈局,應用前景廣闊。

內生外延佈局金融大數據,業務協同發展。公司在公共安全、運營商等傳統大數據業務進行了大量的大數據平臺和應用技術研發落地,在大數據領域積澱深厚,經驗可以複製到金融、農業等其他領域。近年來,公司通過內生外延發展金融大數據:內生方面,公司為深交所、北京中證登開發了全自助可控的新一代互聯網架構平臺,同時公司大力發展30 多家保險客戶,為其提供自主研發的移動端產品。外延方面,2017 年9 月,公司完成對維恩貝特99.45%股權的收購,維恩貝特專注為金融機構提供IT 解決方案,公司主要客戶為國有銀行以及全國性股份制銀行,與公司其他業務形成很強的協同效用。

(2)浪潮信息:國內大數據服務器龍頭

浪潮信息(000977.SZ)定位於雲計算核心裝備和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供應商,以雲計算IaaS 層核心研發為主線,主營服務器、存儲等雲計算基礎設施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服務器產品包括通用服務器、高端服務器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研發實力國內領先。

全球增速最快的服務器廠商。根據IDC公佈的全球2018年第三季度服務器市場報告:從營收佔比來看:戴爾易安信以17.5%的營收佔比位列榜首,同比增長33.3%;HPE/新華三集團以16.3%的營收佔比屈居第二,同比增長14.8%;浪潮信息營收佔比7.3%排第三。浪潮信息以156.5%的營收同比增速,遠超37.7%的市場平均同比增速,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服務器廠商。

政策引導和市場風口,福韻數據探秘大數據市場風雲

5、總結:用好風險早知道APP,辨別真假大數據概念股

風險早知道APP,這是一款面向所有個人投資者的軟件,它整合了開源網絡情報系統和多源調查系統兩大頂尖技術,可以對錶網、深網進行深度數據採集,擁有原發數據源30000餘個,蒐集信息量超4000萬,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長期監控、實時更新上市公司相關新聞、公告、行政處罰等風險信息,在30分鐘內即可推送風險預警,能夠讓個人投資者及時躲避股市雷區,避免資金受到損失。

當下大數據概念板塊是A股最熱門的板塊之一,特別是在市場整體情緒處於牛市氛圍中時,只要企業的業務沾到一點大數據概念的邊,就會出現連續漲停的情況。在這種市場環境下,投資者更要注意風險控制,辨別出真正具有大數據業務變現能力的龍頭企業。在判斷大數據概念股是否在行業內領先其他公司時,對於個人投資來說蒐集數據是最困難,也是時間成本最高的工作。因此投資者可以運用風險早知道APP,更好的瞭解企業的業務情況、關聯公司的風險情況,快速排除那些只是概念炒作,大數據業務能力並不強的股票。避免因為概念炒作而盲目跟風投資,確保投資的長期安全。

因為現今人人都可以談一點大數據,任何行業也可以直接間接的與大數據相關聯,但是真正專業應用大數據技術的公司卻也屈指可數,所以投資者在這之中,去偽存真也就顯得至關重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一點在投資市場的任何場景都是適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