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雙11購物狂歡節看幣圈的未來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剁手節,就天貓一家開場僅14秒成交額破10億,1分36秒交易額超100億元,1小時3分59秒直接破1000億。這個速度再次刷新天貓雙11成交總額破1000億的紀錄:去年天貓雙11購物狂歡節上,開場21秒破10億,2分05秒破100億,1小時47分26秒破千億。看到這組數據,大俠不得不感嘆國內市場消費力之強大,這還沒有算上京東、蘇寧、拼多多這幾大電商的數據。

除了雙11之外,大家會發現,現在電商平臺的基本上每天都在過節,變著法的搞活動,特別是現在也興起了直播帶貨,從本質上來看,就是現在的電商市場已經進入了發展瓶頸,很少看到邀請新用戶的活動,更多的是對存量用戶的挖掘,這就是一種市場模式的變遷。

迴歸正題,現在的幣圈也有類似的問題,這一兩年大家會發現新出現的優質項目非常少,與之相對應的卻是非常多的交易平臺的出現,就這一次烏鎮的區塊鏈會議,就有人調侃參加的會議的人80%交易所,6%項目方,3%社群,1%韭菜,由此也能看出現在的市場有一種畸形發展的狀態,在圈內有點實力的人都擠破腦袋的想要開交易平臺。

不過還得說句實在話,就BTC、ETH、XRP這三大幣種就佔據了整個市場80%的市值,市場能否真正的走牛還得看BTC的表現,頭部的交易平臺能對整個市場造成一定影響,但都只是短期影響,就比如曾經的門頭溝,比特幣中國等等,出了那麼大的事,都只是使得BTC短期下跌,而這些小交易平臺就更不用說了,對市場的影響只是九牛一毛。

交易平臺和用戶的黏性也不是很高,這個平臺不好用了,換一個交易平臺就行了。我們更多的是需要關注整個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和BTC的長期影響。

今天,新華日報就刊登了一篇文章,標題為《比特幣:區塊鏈技術的首個成功應用》非常客觀的評價比特幣,與此同時,人民日報也發文稱,比特幣不等於區塊鏈,數字貨幣只是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之一。主流媒體在大幅介紹推廣區塊鏈的同時,都不可避免地提到了比特幣,並且評價都相對客觀,使得更多人認識到比特幣,這些都是未來牛市的基礎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