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容易犯的10個典型技術錯誤!你犯了幾個?

剛剛接觸攝影時,大多數入門者都會犯同樣的錯誤。在他們對相機技術的理解和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之前,總會有一些照片因下面這些錯誤而成了犧牲品。即使度過了入門階段,攝影者在之後的拍攝中也會時不時地犯些錯誤。


首先要說明一下:我們在本篇所說的“錯誤”是基於這樣一個認知,那就是攝影的目的在於拍攝出曝光正確而清晰的圖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不能拍與眾不同的照片,它們或許會以藝術性和開創性的方式違揹我們普遍認同的攝影目的。通常情況下,在進行創新之前,我們應該熟練掌握一定的攝影技術。



一、曝光過度

如果你的照片中出現白色的、沒有細節的區域,就說明照片曝光過度了。也就是說,傳感器所獲得光量比正確曝光所需的光量多得多。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ISO 值、光圈和快門速度的組合有問題,當然也跟拍攝現場的亮度有關。從原則上說,為了讓傳感器接收的光少一些,可以縮小光圈、縮短快門速度、降低ISO 值,但是在做這樣的調整前還要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


圖像中曝光過度的區域也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後期處理稍稍變暗一些,這樣就又可以看見一些細節了。這裡要把曝光過度區域和較亮的圖像區域區分開來,因為後者可能只是看起來是純白色的,其實是有細節的。這種區別可以在拍攝時通過相機顯示屏上的直方圖看出來。如果圖像區域被白色吞沒了,那麼直方圖的右邊會像被截斷了一樣。

拍攝時容易犯的10個典型技術錯誤!你犯了幾個?

如果圖像過度曝光程度很高,那麼較亮的圖像區域會被白色吞沒。也就是說,那個區域完全看不見任何細節了,只有純粹的白色。通常,當你測光錯誤或者手動設置錯誤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二、曝光不足

到達傳感器的光線太少會導致曝光不足,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同樣是因為光圈、快門速度和ISO值的組合有問題。最終的結果是,圖像中形成了純黑色的、沒有細節的區域。更糟糕的是,因為光量太少,欠曝區域會形成干擾性噪點。


然而,在無法確定怎麼做更好的情況下,寧可曝光不足也不要曝光過度,因為白色“侵蝕”的信息比黑色“淹沒”的信息多。還有一點比較重要,不要把曝光過度和曝光不足與高調拍攝和低調拍攝混淆了,高調和低調圖像中雖然也會出現主要為淺色調和深色調的區域,但是這些區域中是有細節的。

拍攝時容易犯的10個典型技術錯誤!你犯了幾個?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曝光不足時,傳感器獲得的光量太少,這樣由光產生的電荷和傳感器本身的基本電荷無法區分開來。結果通常是:原本應當是純黑色的區域出現不美觀的雜色和清晰的噪點。

三、對焦錯誤

圖像中的清晰區域不在預期的焦點位置,原因可能是拍攝時攝影者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手太不穩。如果在對焦之後調整取景區域,同時將相機微微向前或者向後移動,就會將已經設置好的焦平面移動到對焦主體的前方或者後方。


為了防止出現這種問題,推薦你使用可選擇對焦區域的自動對焦模式,並選擇與想要對焦的點相近的對焦區域。此外,加大景深也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縮小焦距或者光圈進行拍攝。如果還是不起作用,那麼檢查一下相機的自動對焦模式,看看它是否校準錯誤。

拍攝時容易犯的10個典型技術錯誤!你犯了幾個?

EyeEmNewHere at Distrito de Miraflores, Lima-Peru

焦點要處於正確的位置,這一點很重要,尤其是在人像攝影中。模特的眼睛不在焦平面上通常會被視為對焦錯誤。

四、抖動

如果拍攝時出現抖動了,就會形成“鬼圖”,也就是被攝主體隱隱約約地多次出現在圖像上且不清晰。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是曝光時間過長:在快門被打開、光線照射到傳感器的過程中,相機或被攝主體發生了移動。當快門速度為多少時攝影者還能手持相機拍攝出沒有抖動的圖像,取決於拍攝所使用的焦距:無抖動的最長快門速度為焦距的倒數(乘以當前的畫幅係數)。


例如,當焦距為150 mm 時,最長的快門速度為1/150 s。快門速度稍短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快門速度長於這個數值,則要藉助三腳架或者光學防抖系統才能拍攝出無抖動的圖像。如果你選擇使用三腳架,那麼按下快門釋放鍵時要確保相機不晃動。此外,也可以使用相機的自動快門功能或快門遙控器。

拍攝時容易犯的10個典型技術錯誤!你犯了幾個?

抉擇

快門速度較長時,移動會導致照片變成模糊、抖動的“鬼圖”――不管是被攝主體移動、相機移動,還是攝影者移動都會如此。

五、對比度太高

有些拍攝場景的對比度範圍很大,以至於傳感器無法完全將其表現出來。結果就是圖像中會出現部分區域曝光過度或者曝光不足的情況。為了應對這種場景,你可以測量被攝主體不同部位的亮度,從而得出其對比度範圍,然後選擇適中的曝光量,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過曝或欠曝的圖像區域,之後在後期處理中可以提亮深色區域或加深淺色區域。


你也可以使用HDR 技術,拍攝一系列曝光不同的照片,然後將它們合成到一起,這樣就能完整表現被攝主體的對比度範圍,不會造成圖像細節上的損失了。至於你要把這項技術運用到什麼程度,當然由你自己來決定。2~3 個圖像合成到一起就會大大降低圖像的對比度,而且不會使最後的圖像看起來太不自然。

拍攝時容易犯的10個典型技術錯誤!你犯了幾個?

峴港海灘

在室內拍攝時,很容易產生較大的亮度反差。如果沒有額外的光源、反光板或者HDR技術,你就必須放棄一部分圖像信息。

六、閃光燈使用不當

如果你在比較暗的室內因為光線不足而使用相機內置的閃光燈進行拍攝,就會出現兩個問題:紅眼;被攝主體後方的光量驟減甚至主體後方曝光不足而前方曝光過度。


紅眼是由相機內置的閃光燈發出的光進入人物眼睛的角度不當造成的。要避免紅眼,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外置的插裝式閃光燈。這樣,光源遠遠高於傳感器平面,也就相應地改變了閃光的入射角度。你也可以用一個明亮的平面來反射閃光,從而避免直接閃光。


使用閃光燈時,它發出的光分佈極其不均勻。這是因為閃光形成的是平面照明,並且光會隨著距離的增大而急劇減少。為了讓這種效果在圖像中不那麼明顯,只能通過構圖來調整:所要拍攝的元素都要處在平行於傳感器平面的像平面上,這樣就可以避免前景中出現過度曝光的元素而背景元素曝光不足的情況了。拍攝時,可以再靠近被攝主體一些,使取景區域小一些,並且把閃光燈當作補充光源而非主光源來使用。


還有一種方法可以避免在較暗的室內拍攝時出現閃光問題,那就是使用在ISO值較高時噪點也很少的相機。

拍攝時容易犯的10個典型技術錯誤!你犯了幾個?

女人隱藏她的感情

在很多使用內置閃光燈拍攝的抓拍照片中,我們都能看到讓人不舒服的紅眼。這只是用閃光燈拍攝遇到的技術難題之一。使用閃光燈還潛藏了很多攝影障礙,你應該經常練習使用閃光燈。

七、逆光

逆光攝影很容易出現錯誤。被照亮的背景和較暗的、沒有被光照射到的被攝主體之間強烈的亮度反差是造成錯誤的一個重要因素。

為了正確測量被攝主體的亮度,拍攝時先要用點測光或者局部測光方式測光,然後選擇相應的曝光值以使被攝主體正確曝光――在這種情況下,你必須接受背景會稍微曝光過度。還有一種可行的做法:只提亮前景來降低圖像的對比度。

此外還要注意,光線應當完全被被攝主體遮擋,從而避免干擾性的反射光以及光線直接射入鏡頭產生光帶。因此,拍攝時一定要使用遮光罩。

拍攝時容易犯的10個典型技術錯誤!你犯了幾個?

Close-Up Of Pink Tulips Growing On Field Against

逆光拍攝時,測光通常不那麼簡單。但透明的被攝主體在逆光條件下會顯得尤為透亮。

八、背景混亂

只要你不是在攝影棚中拍攝,不管是在野外還是在房間裡,都很難把主要的被攝主體作為最重要的圖像元素表現出來。你很容易拍攝出這樣的照片:背景中有很多能夠轉移觀賞者注意力的細節。如果對圖像元素沒有清晰的比重分配,那麼圖像就會顯得非常混亂,不知道想要表達什麼,而且給人非常嘈雜的感覺。

為了避免這樣的圖像效果,不只是在構圖上,在技術上也要注意幾點:選擇一個主要的拍攝對象,然後把它作為主導元素安排在一個場景中。也就是說,你要選擇一個比較小的取景區域――要麼儘可能靠近被攝主體,要麼藉助長焦鏡頭把主要的被攝主體從周圍的環境中“提取”出來,並且利用鏡頭的光學特徵來達到你的目的。拍攝場地的選擇對於圖像的和諧也非常關鍵――尋找和諧一致的平面作為背景來拍攝。

要避免圖像中有彩色的、吸引眼球的東西;如果有,拍攝時可以變換一下視角。除此之外,景深的大小要恰到好處――周圍的環境越是清晰,就會顯得越重要。反過來,你可以有針對性地利用模糊效果來降低環境的重要性。

選擇大孔徑的光圈以及(或者)長焦距可以形成較小的景深。還有一種方法可以給圖像帶來明顯的和諧感,那就是事後將圖像轉換為黑白圖像,這樣就突出強調了被攝主體的形狀。這樣一來,由各種不同的顏色帶來的混亂就在照片中消失了。

拍攝時容易犯的10個典型技術錯誤!你犯了幾個?

EXCLbrodyjenner220310

通過選擇焦距、視角以及與被攝主體間的距離,我們可以決定圖像中有什麼。利用好取景器,並在拍攝前仔細看清楚,哪些區域有必要出現在圖像中,哪些可以被剪裁掉或者被淡化。



九、白色的天空

當你選擇天空作為被攝主體的背景時,天空經常比被攝主體本身明亮。因此,在最終的圖像中,天空有可能不是你眼睛看到的藍天白雲,而只是很亮的一塊區域,甚至是純白色的區域。這種現象跟被攝主體與天空之間強烈的明暗對比有關,這種對比決定了這兩個圖像區域中只有一個是可以正確曝光的。

為了應對這個問題,你可以選擇一箇中間的曝光值,然後在電腦上對深色區域和淺色區域分別進行相應處理,或者拍攝兩個曝光不同的圖像,之後在電腦上把它們合成為一個動態範圍更大的圖像。

拍攝時容易犯的10個典型技術錯誤!你犯了幾個?

正在成長中的攝影者們經常會覺得奇怪,實際上是深灰色的天空到了照片中怎麼看起來是白色的。原因是天和地之間的亮度反差太大,還有拍攝時使用了自動曝光模式――它只對圖像中的下半部分進行了測光。

十、離被攝主體太近

如果你想拿著相機靠近被攝主體,就會受到鏡頭最小對焦距離的限制:對焦距離小於這個距離,最終圖像就會是模糊的。因此,你要選擇微距鏡頭或者鏡頭的微距功能進行拍攝。你在使用自動對焦模式時要保證達到精確的銳度之後再釋放快門,這樣對焦時就不會由於疏忽而超出鏡頭的最小對焦距離了。

此外,使用較小的焦距可以縮小最小對焦距離,原則上說可以離被攝主體更近。當你使用變焦鏡頭時,有一點非常重要:鏡頭上標明的最小對焦距離始終都是焦距最小時的最小對焦距離。最後一個辦法是,拍攝時距離被攝主體稍遠一些,然後通過裁切將想要的圖像區域大。

拍攝時容易犯的10個典型技術錯誤!你犯了幾個?

Close-Up Of Plant On Field

每個鏡頭都有它可以清晰對焦的最小距離。距離相機太近的主體拍出來只會是模糊的。

以上就是拍攝時容易犯的典型技術錯誤,新的一年已經來到,趕緊改正這些低級錯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