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上市的感想

36氪上市的感想


36氪上市了。

我們該如何給它加個定性詞呢?或者這麼問,該把它看成一傢什麼公司呢?

一般的認知都是“創投媒體”、“科技媒體”,尤其是有部分媒體創業者將這個案例視為榜樣:36氪可以上市,那我們努力努力,也不是不可能的。

還有些人覺得,媒體真不算什麼好生意,你看財務報表並不算特別好看。視角依然是:它是一家媒體。

不過,我總感覺,當事人自己在拼命淡化“媒體”兩個字。

比如說,今早36氪公號的9點1氪欄目是這麼寫的:

36氪上市的感想

你可看到了“媒體”兩個字?

在其重要投資人經緯創投(注1)的官方微信公號 這篇千字文中,“媒體”的出現頻率為:零。

而在騰訊深網一篇“獨家對話馮大剛:36氪上市讓古老的內容行業有了更多可能”報道里,馮大剛則如此說:

36氪可能很難定義成是一家媒體,我們的收入還是來自於企業服務收入,你可以把它定義成一家特殊的媒體。

我想說36氪能去美國上市會對國內的內容行業、企業服務行業都是一個很好的促進。內容行業本身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行業,36氪現在做的事,讓這個行業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很多競爭對手也對我們表示,雖然是競爭對手,但是36氪的上市,對他們也會是一個很好的促進。

獨家對話馮大剛:36氪上市讓古老的內容行業有了更多可能 /記者 孫宏超


但這都只是一些名詞的擺弄。這年頭,誰都不是傻子,不是自己不願意提媒體,別人就真以為你不是媒體了。

在“36氪CEO馮大剛:行業二三四五名加起來都沒我們強”(注2)一文中,依然有人將36氪與一些媒體做比較。這篇文章甚至還寫了這麼一句話:“幾個不溫不火的問題過後,關於友商和自身的對比,總算讓大老師提起了興趣.....大老師的眼神中彷彿燃起了火焰。”——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假有興趣,真有火焰假有火焰,但話語把同行給刺激到了倒是真的。(馮大剛江湖上有個別號叫大老師)。

大老師是這麼說的:

不是我說啊,我們不論從流量還是營收方面,都處於行業第一的位置,像X嗅、X媒體這樣的2、3、4、5名的數據加起來還沒我們一個大。我們平臺的原創內容能做到50%,而你說的某個平臺原創內容只有5%,還有個專注於GPLP關係的平臺,他們一直就沒做起來過...

36氪CEO馮大剛:行業二三四五名加起來都沒我們強 /作者 Arti

X嗅顯然是指虎嗅沒跑,這個X媒體就不好講了,也許是鈦媒體吧。至於他當年一財的同事駱軼航創辦的科技媒體“品玩”,大老師竟然沒提。:)

這段話引發了朋友圈小規模的不滿,也許是這個原因,這篇文章被髮布者自行刪除——不過你在桌面依然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搜到這篇文章。

在我看來,冷嘲熱諷也好爭風吃醋也罷,多是一些筆墨官司,根本不是要害。要害是這句話:

這句話對36氪的估值,是很有些負面影響的。

收入=供給(商品/服務)總量*供給價格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公式。賣多少貨,貨什麼價,就是你的收入。

一個值得投資的好生意,通常需要看到其增長預期較高。也就是說,在你決定投資的那個時間點,之後的收入至少理論上要有高速增長可能。

提高收入就兩個辦法:要麼提高供給價格,要麼提高供給量。而一般來說,提價這件事,比提高供給量,難太多。

以內容生產而不是內容分發為主的純流量+廣告模式不是一個值得投資的好生意,就在於它的收入增長曲線不能指望太陡峭。

因為它與收入有關的供給量提升有限:廣告位就那麼點。

這就是內容型媒體和渠道型媒體非常不同的地方。後者的廣告位近乎無限(比如搜索引擎的關鍵詞廣告,比如內容客戶端的信息流廣告)。而前者的廣告位,依附於它的內容之上。一家強調原創的內容型媒體,如果要增加廣告位供給量,就只能增加內容供給量。而這句話,等同於增加採編成本——而很多資深的媒體從業者甚至有這樣一種感覺:內容成本提升後,收入提升卻是不成比例的。

大老師這句話,從一個角度看,叫36氪有自己核心的別人沒有的東西,原創量大。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收入抬高需要成本抬高,這就不是一個值得投資的好生意。

因為利潤沒得顯著增加。

來自友商虎嗅的李彤在他的 一文中,一番財務分析後,給出了36氪的估值:5億美金。

上市後第一天,36氪報收於4.9億美金,還真差不多。

拋開那些不以為然的文字,看看他關於36氪的財報數據分析,還是值得的。

在文章後部,李彤這樣寫道:

36氪讀者中的創業者何止百萬,事實證明從中轉化十萬級別的付費用戶不成問題。

36氪訂閱服務從2018年H2才開始發力,粗略估計2019年收入5000萬元左右,暫時按1億美元估值(14倍PS)。

和李彤這個小結論相仿,我亦認為,會員收費可能是36氪未來可以期待的一條業務線。

上週36氪傳媒某位小夥伴和我聊天時,我也是這樣一個看法。他提及了募資後,有多項可能發展的業務,我大多都不怎麼看好。獨獨會員收費,是可以進行的一條路線。這盤業務,是符合36氪本身作為一個媒體的調性的。

總比搞來的銀子做委託理財好罷!

這個會員收費,並不是大老師所說的“內容付費牆”。

36氪上市的感想

內容付費牆屬於類財新的媒體文章收費。而會員收費,可能更偏向於我們通常說的“知識付費”。這裡非常大的區別就在於:大多數情況下,n篇媒體文章攢成一本書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但n節知識付費湊起來,就是一本書。知識付費更有體系。

在我的 一文中有更多討論,這裡不再展開。

如何看待一家公司的增長,其實和什麼時候看,密切相關。

2106年,當時還是經緯投資的資深投資經理的馮大剛“再作馮婦”,迴歸媒體行業,也確立了36氪要回歸媒體本位,迴歸內容本位。

站在2016年那個時間點,這家媒體的增長是可以期待的,因為它的基數非常小。即便到了2017年,也是龐大的原創體系,尚未完全變現的階段。

事實證明,36氪多條業務線,真正形成規模到足以上市的,依然是媒體業務。李彤甚至用“36氪搞不好自己也404了”這樣的說法,毫不掩飾他對36氪某項業務的嘲諷。

經典的內容+廣告這種媒體模式,只要把成本控制住,本身是能成為一盤小而美的生意的。如果在廣告尚未起來之時,有投資機會,未嘗不可考慮(前提是人家願意給你投資)。

我的朋友饅頭,在他還沒展開他的歷史寫作之路前,作為一個機構媒體的重要成員,寫作過一篇 ,三年半後的今天看,依然可以借鑑。

事實上,他自己努力踐行。據我所知,至今他只有一個助理。而他的太太所做的石榴婆報告,自媒體行業大V,同樣是員工極少,應該不超過五人(不含石榴婆本人)。

36氪作為一家需要進行採訪發佈新聞的媒體,當然不可能做到如此小的團隊。但道理還是那個道理:控制好成本,本身是一個可行的生意,甚至利潤率不低。

但顯然,36氪的征途,大約也是星辰大海。

一方面,來自主事團隊的雄心,一方面,也和資本有關。投資人的目光,永遠在增長這樣的動態數字之上,而非收入、利潤這種靜態數字。

36氪傳媒業務,除了廣告以外,另外兩盤“增值業務”和“會員訂閱”,總讓我想起當年以“創投服務第一股”身份上市的創業黑馬(宛若經緯給36氪的那頂新經濟服務第一股的帽子)——是的,這家脫胎於一本雜誌的公司,也不願意帶媒體兩個字的帽子。

我早年和牛文文有過一次數小時的聊天,聊完後,我寫過不止一篇文章,都提到這樣一個問題:媒體,是目的,還是手段?

所謂目的,就是流量+廣告的標準媒體模式。所謂手段,就是媒體依靠它的流量,不僅變現廣告,還要變現一點其它東西。

這才是資本喜歡的方式。內容媒體的廣告位供給量增長不足,必須把流量變現方式,做到更多。

於是,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無論是36氪,還是創業黑馬,上市時不願意提及媒體二字的原因。在這個時點,再講媒體故事,這個時點所進來的資本,將感覺“想象力欠奉”。

最後說一個和主題可能有點關係弱的故事。

韋爾奇到任通用電氣任CEO後,制定過一個“數一數二”的規則:GE旗下任何一家企業,如果不能在市場中佔據第一或第二的位置,GE就會整頓、關閉或出售它們——這個故事非常有名,相信各位早已耳熟能詳。據說,韋爾奇這一招是從德魯克那裡討教來的。

但之後的故事,想必知道的人就少了。

韋爾奇制定這個方案後,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部下們也不是傻子,紛紛重新界定自己業務的市場。類似“創投服務第一”、“新經濟服務第一”這樣的定位大概層出不窮。

知道韋爾奇是怎麼應對這個“對策”的麼?

這一段,我是從一本叫《增長五線》的書裡看來的,想知道答案,或可自行尋找。微信讀書及kindle上均有發售。韋爾奇的法子,真是應和這句話:

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咧。

—— 首發 扯氮集 ——

作者執教於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天奇創投基金管理合夥人

小時學渣出身,現下一身暗黑金屬風,儒雅二字與我無關。故告評論留言區引戰者:爾要戰,便作戰。

注1:該文的標題可能過於驚悚,直接引發了36氪一些友商創始人的不滿。應該是36氪搞了點公關,讓這篇文章消失。但在非公號內容領域裡,還高高掛著。可以通過搜索引擎很容易搜到全文。

注2:馮大剛曾於2012年加入經緯創投擔任資深投資經理,16年離開加盟36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