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打造醫療人才“智囊團”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近年來,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始終把人才建設作為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根本,以人才培養和科室建設為抓手,引進優秀人才,用好現有人才,留住關鍵人才,為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提供堅強的智力保障。

為構建多層次人才培養模式,互助縣引育並舉,持續加大高端創新人才的引進力度,柔性引進醫療衛生方面高端創新人才和高層次人才5名,成功籌建了海東市首個專家工作站——互助縣人民醫院專家工作站,成立心腦血管科,建立京青低氧適應研究所。科室成立以來,已收治患者2000多例,開展心腦血管介入手術400多例。實施農牧區免費訂單定向培養醫學生項目,為鄉鎮衛生院免費培養醫療衛生專業人才。截至目前,累計培養定向生62名,已到崗31名,有效補充了鄉鎮衛生院的人才隊伍。

同時,互助縣與瀋陽軍區總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等省外醫院建立了對口幫扶平臺,不斷提升互助縣醫療衛生水平。3家對口幫扶醫院先後選派20批150多名專家到互助縣開展現場診療指導,共診治病人9403人次、搶救危重病人931人次、帶教手術1943人次,完成心腦血管手術400多例;開展專題講座261次,培訓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000多人次,開展新業務新技術57項,獲得國家專利1項。

此外,依託援青專家、京青專家和“三區”人才計劃,互助縣人民醫院先後外聘30名省內三級醫院優秀專家簽訂長期協作協議,擔任學科帶頭人,開展帶教、坐診、指導重點專科建設及科室日常管理,建成了急診、介入等7個省市級重點專科;縣中醫院積極引進省內外專家10名,建成了針灸、疼痛等5個省市重點專科。針灸科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農村針灸理療康復特色專科”,肛腸科和婦科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全國農村中醫特色專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