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预算拍片的6大秘诀?《午夜巴黎》摄影指导Darius Khondji经验分享

低预算拍片的6大秘诀?《午夜巴黎》摄影指导Darius Khondji经验分享

本文转载于:影製所 DC FILM SCHOOL

当你手上有个低预算的拍摄案,如何根据仅有的资源,从前期发想视觉概念、场勘,到完整的摄影、灯光规划,成就一部具有独特风格、又不“超支”的电影作品?

以电影《火线追缉令》、《午夜巴黎》、《爱慕》闻名的摄影指导Darius Khondji,曾与David Fincher、Woody Allen等大导演合作,擅长为中、低成本制作的电影,变幻出专属于作品的构图与光法。本文将整理他的6大拍摄秘诀,分享他如何根据剧本情节、导演要求,完成一次次令人惊叹的摄影杰作。

(本篇预算衡量标准比照好莱坞规格,一个低预算的制作案成本,约在1500至2000万美金以下。)

1、 为电影设定一个强烈、具主题性的影像“概念”

低预算拍片的6大秘诀?《午夜巴黎》摄影指导Darius Khondji经验分享

“一个强而有力的概念,能让你的作品更具有艺术性。”

电影摄影有百百种手法,器材选择、运镜方式与打光逻辑等,皆可能改变影像的成果。Darius Khondji强调,尽管在中低成本制作中,为避免滥用预算,他尤其会仔细思量,制定出强烈、明确的主题概念:“你可以在每场戏有不同变化,但必须有个贯穿电影的主题。”

例如:依据《火线追缉令》探讨人性阴暗面的剧本,Darius Khondji首次听完导演David Fincher,描绘该片探讨人性阴暗面的情节时,便说:“这故事应该要看起来非常吓人!”因此即确立以“暗黑”主视觉调性,采用Kino Flo柔光灯具作为背光光源,并以中式纸灯笼增添顶光效果,达到晦暗、迷离的影像氛围。

此外,Darius Khondji认为,创造视觉上的“差距”,也是一种概念。《午夜巴黎》中,他以老式Cooke 50mm镜头,呈现1950年代的梦幻巴黎,对比以广角镜头拍摄的现代场景,制造出年代区别;《爱上罗马》则用色调表现相异剧情线,美国演员为主的画面较为冷调,义大利演员则接近60、70年代老片,鲜艳浓郁、饱和度较高。

2、 尽可能“提早”前往拍摄地点场勘

低预算拍片的6大秘诀?《午夜巴黎》摄影指导Darius Khondji经验分享低预算拍片的6大秘诀?《午夜巴黎》摄影指导Darius Khondji经验分享

“为了说好一个故事,你必须前去现场,设想出一个最佳的拍摄方式。”

Darius Khondji建议,当与导演达成初步摄影方向共识后,若团队已有确立或暂定的拍摄地点,摄影指导应尽量提早场勘,并且最好能偕同导演、艺术指导一同前往,从摄影的角度,对场景设计、陈设提出建议。他表示:“你对场景要如何制作、或不要如何制作,是有发言权的。”

Darius Khondji认为,提早场勘能让团队工作更为顺畅,避免美术、陈设组的制作物不符需求,而后还需耗费成本调整场景。《午夜巴黎》中,他与艺术指导Anne Seibel仔细讨论、挑选空间内的装置灯,并要求灯具需能连结调光器(Dimmer),才能细致调整光线强弱,达到摄影欲捕捉的氛围。

“从一开始,我们就一起研究颜色、阴影及光线的质地。”Anne Seibel说道,为呈现年代感的差异,他们让1920年代的场景布置更偏金黄、温暖;19世纪末的“美好年代”则更为火红。Darius Khondji为打造梦幻光影效果,更将大量的30瓦小灯泡,设置于导光板上,从远处打亮场景或演员侧脸,被剧组戏称为“Woody Lights”。

►延伸阅读:透过电影色调及场景设计,重回《午夜巴黎》的黄金时代

3、保持空间场景的“机动性”,让拍摄更为顺利

低预算拍片的6大秘诀?《午夜巴黎》摄影指导Darius Khondji经验分享

“你需要一个可以允许你自由变换色彩的空间。”

要找到完全符合剧本、分镜描绘的拍摄环境,近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尤其碍于成本限制,中低预算的剧组,多选择以实景、而非于棚内拍摄。Darius Khondji认为,让空间转换成符合剧情、适合拍摄的场景,更需依靠剧组的创意及执行能力。

几乎皆于当地取景的《爱上罗马》,Darius Khondji再度与艺术指导Anne Seibel“改装”各场景,例如:将角色Leopoldo的家中,根据义大利1950年代室内设计,换上暖色系的家具、壁纸,更符合Leopoldo的传统义大利男性形象。Darius Khondji说:“调整的关键总是在于,要如何更精确描绘生活在空间里的人物。”

《浮世伤痕》为表现20世纪初新移民的悲歌,剧组租借当时为移民处的纽约埃利斯岛博物馆,重现移民人潮为患的景况。但由于仅能在晚上于馆内拍摄,Darius Khondji与导演突发奇想,于位在二楼的大厅窗户贴上描图纸,并于屋外运用吊臂(Crane)装置灯具,照射入室内,仿造出白天的效果,解决拍摄难题。

低预算拍片的6大秘诀?《午夜巴黎》摄影指导Darius Khondji经验分享

4、 保留宽广拍摄空间,让摄影能灵活应变

低预算拍片的6大秘诀?《午夜巴黎》摄影指导Darius Khondji经验分享

“拍摄实景时,你必须事先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

由于低预算的电影制作,常选择以实景拍摄,因此摄影指导不能像在棚内自由调整布景、变换建筑格局,必须思考如何运用有限空间,达到想要的画面。Darius Khondji说:“你得非常确定摄影机该放在哪里,知道在使用焦距镜头时,距离要退多远能拍出宽广空间,才不会出现粗俗、可笑的广角镜头。”

拍摄《爱慕》时,导演Michael Haneke要求严谨,即便在狭窄的公寓场景,也要拍出分镜脚本设定的广角镜头。因此,Darius Khondji与摄影组仔细测试,确定房间长宽、大小,研拟每场戏的空间运用,更磨平公寓的镶木地板,确保台车及摄影器材,能拍出稳定的摄影机运动效果。

即便与风格较为自由的导演合作,Darius Khondji仍尽量保留宽广的拍摄空间,让导演有更多取景选择,较能依现场状况调整构图。另外,他也表示,拍摄宽银幕规格(CinemaScope)时,更需注意维持一定空间,以免画面高度不足:“你就只能一直拍中景、特写,因此如果你不好好勘察场地,结果一定会很糟!”

5、打光的方式必定源于角色与故事

低预算拍片的6大秘诀?《午夜巴黎》摄影指导Darius Khondji经验分享
低预算拍片的6大秘诀?《午夜巴黎》摄影指导Darius Khondji经验分享

“你所做的一切工作,首先必须对应到角色与故事。”

一部电影里的打光方式,需由摄影指导及灯光师协力规划。Darius Khondji参与的电影作品,经常展现多样的光影呈现,例如:《火线追缉令》的暗黑写实风、《午夜巴黎》的金黄暖色调。但他提醒,不论是写实或风格化的表现,光线设计最重要的原则,即是“你要如何借由打亮场景,凸显出位于这个空间里的角色”。

《爱慕》中,Darius Khondji便针对男主角Georges及其女儿Eva,有相异的打光手法。两人对话的一场戏中,针对Georges一角,多以面向窗光的方式处理,脸庞显得较为明亮,Darius Khondji说:“这代表他已经接受(妻子患病的)事实。”相对女儿Eva背向光源,则显示出角色面对母亲的病况,仍处被动、抗拒状态。

Darius Khondji表示,剧组也要避免耗时过长、组合过于复杂的布光方式,影响演员投入演出。例如:《爱慕》里,即选择依照剧本时序拍摄,利用四季不同的自然光,以免使用设置繁复的人工光源。他说:“这能让电影的调性,仿佛真实存活着,并且随着情节与人物在流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