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縣馬祖常學校陳光英:紮根家鄉教育 無悔青春年華


潢川縣馬祖常學校陳光英:紮根家鄉教育 無悔青春年華


姓名:陳光英

單位:信陽市潢川縣馬祖常學校

學科:小學語文

榮譽:信陽市骨幹教師,信陽市“優秀班主任”、信陽市“先進教育工作者”,河南省骨幹教師培養對象,所授優質課曾多次獲獎,主持科研課題,撰寫經驗論文多次在省、市級評比中獲獎。

成長自傳

紮根家鄉教育 無悔青春年華

陳光英,任教於潢川縣馬祖常學校,中小學一級教師,心理諮詢師。從教十多年來,忠誠教育事業,專注教育教學,工作紮實嚴謹、無私奉獻,時刻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2001年師範畢業,義無反顧的回到家鄉何店村,選擇在何店小學任教,十多年來,見證了學校從何店小學更名為第九小學,而後又更名為馬祖常學校的點點滴滴。風風雨雨,世事變遷,從未改變對教育事業的執著,反而更堅定了守護家鄉學校的信念。

有準備的上課——不打無準備之仗

上課必須是精心準備的。教育是個良心活兒,更是個細活,需要春風化雨,需要細水長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說的正是這個道理,教師在具體的實踐工作中要有耐心,耐心地對待每天的工作,耐心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才能達到良好效果。教學的每一天都是都應該是新的,教師不但要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更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讓課堂充滿勃勃生機。我認為教師上課必須要有激情,富有激情的課堂能激起學生渴求知識、努力學習的激情,從而有效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有質量的教研——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

教研必須是紮實的、有效的,不能表面上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內容上卻是冷冷清清,趣味闌珊,每次的教研必須有明確的中心和主題,更要有一定的理念和思想的引領,要有明確的目的、希望能達到的高度,不能為了教研而教研,不能走形式,走過場,要把教研中所能達到的效果放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學源於思,思源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每次的教研要研究我們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帶著問題教研,發揮教研的實效,才是有質量的教研。

有選擇的學習——腹有詩書氣自華

教師除了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業務學習外,還應處處留心有選擇性的學習,讀書是最重要的的學習形式,一個真正的老師,一定是帶著她全部的閱讀史來上課的,應該讀什麼書呢?我認為:一是要讀好讀透教材,領會教材意義,準確把握教材內涵,這樣才能更好的把教材內容反饋給學生,使學生易於接受和消化;二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媒體技術的發展、各種交流平臺的建立,教師也不斷向學習型、研究型多種身份為一體的綜合性人才轉變,在這種情況下單純的閉門造車,顯然已完全不能滿足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這要求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並把這種知識轉化成自身的能力,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三是多讀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充分發揮文學作品獨特的潛移默化的作用,陶冶自己的情操,豐富自己的情感。腹有詩書氣自華,雖然你讀的每本書也許沒記住,但沒白讀,因為每一本讀的內容都已化作精神營養融入到你的靈魂中了。

有執著的奉獻——寧靜方能致遠

咫尺匠心難,未來任重道遠,教育是教師的生命,自當無怨無悔,時刻以靜抵擋紅塵喧囂,用從容抵抗繁華,靜者心多妙,寧靜能致遠。教育急不得,需要等它自己成熟,用心者成,只要有恆久的奉獻精神,傾注了時間和心血,等待的必定是碩果。我堅信教育應該是純手工的,唯有依靠積累,依靠執著的奉獻才能守得雲開,我願繼續用自己的熾熱之心,為家鄉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本文轉載於【師訓文衛】,經【凱升融媒】編輯,轉載此文請標明原作者,保持文章完整性。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