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羅永浩和賈躍亭,失敗者的味道

王思聰、羅永浩和賈躍亭,失敗者的味道

立冬,很涼,三個網紅男人同時曝出最新故事。

創業界最好的相聲演員羅永浩,因個人連帶擔保責任,未能按時償還一筆370萬的充電器貨款,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對商人來說,起起伏伏本是常態,低谷總是會有的。這次的低谷,還有連續創業受挫和外部環境趨於保守這兩個不利因素的雙重夾擊。而他的核心優勢也很突出,用投資人的錢交了這麼多年學費,所積澱下來的資源和能力都極為寶貴。綜合而言,羅永浩還有很大機會翻身,但從微博上來看,羅永浩等待著12月的新發佈會帶來奇蹟。事已至此,還寄希望於短期內有一個超級產品橫空出世,連帶目前的債務也一併解決,羅永浩一貫的動作,還是那個十年如一日堅持在鋼絲繩上行走的相聲演員。

羅永浩的微博截圖

王思聰、羅永浩和賈躍亭,失敗者的味道

國民老公王思聰,也因為個人連帶擔保責任,總額為1.5億債務被法院確定為執行案件,而他本人被列為被執行人,大約是1.5個小目標。據外部分析,這個債務可能與剛倒閉的熊貓直播有關。熊貓直播一度被看好,曇花一現的熱度過後開始下滑,危機關頭尋求收購未果,最終關站並倒閉。和羅永浩不同,基本沒有人會擔心他作為王家人的債務問題。作為最吸引眼球和話題的富二代,曾在諸多領域高調出擊被盛讚的天才,十年後首次表現出低調和收斂。

還有中國眾多喬布斯之一的賈躍亭,曾經被稱為“第一CEO”和未來中國首富,正依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申請個人破產重組。在賈躍亭編織了過多的財務謎團之後,他已經徹底失去了大眾的信任,也失去了朋友,他的行為得不到積極正面解讀。一年半前,賈躍亭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如今在申請離婚後一個月,提出個人破產重組,更加加大了轉移財產的嫌疑。如日中天到“過街老鼠”,賈布斯只用了不過十年時間。

賈躍亭

王思聰、羅永浩和賈躍亭,失敗者的味道

過去的十年,狂浪不羈羅永浩,翩翩公子王思聰,做局大師賈躍亭,隨著時代起伏,成為了財富神話的一部分,也成為退潮時的腳註。無論是他們的成功,還是他們眼前的失敗,根子裡都深深地埋藏著對失敗的深深恐懼。這種恐懼驅動了對成功的追求而奮鬥,也埋下根基空虛而隨時失去方向而迷茫的隱患。

這種對失敗的恐懼,深深地埋藏在文化深處,儘管多年來對這個問題不斷地合理化解釋,我們的血液中深深地被浸染,不自覺就表現出來。如同羅永浩在第一時間發表公開信那樣,這封信除了強化支持者廉價的支持,以及激發唱衰他的人繼續唱衰外,對於解決債務問題本身看不到任何實際效果。但這封信一定要發,如同我們初中的那位同學,在拿到考卷以後,激動地告訴周圍的人,這道題我會做,我只是不小心寫錯了。

羅永浩在微博發出公開信

王思聰、羅永浩和賈躍亭,失敗者的味道

生在害怕失敗的文化裡,對成王敗寇是一種堅定的信仰。成功者受到無原則的崇拜,被打上失敗者的標籤,將會被周圍世界殘酷的嘲笑、拋棄。敢於露頭的冒險家,一旦向世俗妥協,就失去了追求遠大目標的初心,而是時時恐懼是否會遭遇失敗,刻意為了成功而成功。

羅永浩如果真的不害怕失敗,那麼他不需要使用拍胸脯一樣的姿態,用賣藝還債這樣不可靠的理由來支持他堅守信用的合理性。債務問題需要的是真金白銀,還有方法就有希望,方法又建立在對現實資源和形勢的理性分析。如果真到了需要賣藝的那天,這麼巨大的債務大概率是真還不上了。

然而,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他還是很有必要發出這樣的一封公開信。羅永浩沒有王健林這樣可以拿出5個億給兒子做經商學費的父親,他未來的成功建立在周圍人還能對他保有成功的信心,為此他需要拿出一個姿態,繼續維繫隨時即將成功的人設。這種做法是把雙刃劍,曾經的賈躍亭,就是這樣不斷營造巨大的夢想,然後用騰挪大法不斷填補窟窿,直到窟窿越來越多,玩成一個龐氏騙局。

羅永浩的支持者,對他的支持,源於相信他還有可能成功。有媒體觀點公開呼籲要對羅永浩包容,這個呼籲建立在功利的基礎之上,堅定相信羅永浩作為一個有信用和有能力的人,會完成還債任務。這樣的包容,依然是對成功人士以及有可能成功人士的包容。不敢包容失敗者的包容,不過是一文不值的假包容。羅永浩的支持者,不好意思也不敢提出,如果羅永浩真的還不了債,是不是也應該被包容。

不支持羅永浩的觀點,也多是一體兩面。這種觀點,建立在堅信羅永浩不會成功的基礎上。商業世界裡,成敗很重要,但一時的成敗並沒有那麼重要,如果有絕對確定的成敗之路,這裡也不會成為一個社會里最具備冒險精神人們的樂園。

王思聰、羅永浩和賈躍亭,失敗者的味道

有趣的就是,在王思聰這裡,因為他家比絕大多數人都要成功,就不存在失敗的選項,也就少了許多的爭議。

在極度害怕失敗的文化下,最壞的影響是一旦開始冒險,就變成成王敗寇的豪賭遊戲,從而失去了平靜面對真實世界的勇氣和能力,在積極的信號下過度追求絕對的成功,在悲觀情緒出現時為了掩蓋失敗而走向更大的失敗。我們的日本鄰居就完整的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

當日本國力開始崛起時,通過極小成本的918事變就竊取了中國東北,並誘發過度盲目的樂觀,且激發出報復性的補償心理。盲目樂觀的驅動下,日本對美國也開始產生想法,可控的冒險變成豪賭,即便明知幾乎必然失敗,也無人敢提出反對意見,並且從躍躍欲試到放手一搏,偷襲珍珠港。當明知陷入泥潭之後,也不敢及時收手,太平洋戰局的迅速反轉,依然發動無畏的堅守和消耗,為了戰鬥而戰鬥。

偷襲珍珠港

王思聰、羅永浩和賈躍亭,失敗者的味道

羅永浩和王思聰創業的冒險精神當然值得包容和鼓勵,然而,如今產生的幾個億遠超過公司資產和償還能力的債務,並不等於正常的冒險,更多屬於盲目自信的產物。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一項偉大的革命性制度,鼓勵有冒險精神的人們通過商業公司的模式去冒險,並且依據公司作為獨立的身份去獲得收益以及承擔風險,無需因為一次失敗而終身拖累擁有冒險精神的個人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

如果他們二人嚴格遵守有限責任公司的制度設計,今天也不會成為失信人或者被執行人,一切失敗的責任止於公司。然而對高回報的衝動,獲得超過公司現有能力的資金週轉空間,他們不惜通過簽署個人連帶擔保責任,將個人命運與公司強捆綁在一起。話分兩說,王思聰簽署這個協議,到了真要賠償的關頭,王家有能力當學費交了。然而羅永浩簽署這樣顯著超過個人經濟能力的協議,並不是一種道德上的高尚,而是高估了個人品牌的價值和能力的邊界。

債權人願意簽署這樣的協議,看起來像是通過制度完善風控,本質是基於過度的貪婪,而制定出一個不能帶來對等保障的空氣條款。在泡沫吹大的過程中,雙方共同的貪婪憑空製造出毫無必要的槓桿,似乎是一條通完美好未來和財富的康莊大道。當泡沫破裂以後,誇張的槓桿就變成勒住喉嚨的絞索。

王思聰、羅永浩和賈躍亭,失敗者的味道

在今天回想昨天,當時冒如此巨大的風險,在沒有預期和保障的情況下,不顧一切的追求規模,並沒有產生對等的社會價值,沒有革命性的技術,創新的產品和服務,也沒有創造性的營銷模式,這些最硬核的競爭在這兩家公司上都沒有看到。

三個人的失敗故事,始於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冒險,終於各種激進的做法。反觀誘發激進行為的根源,也就是對於失敗深深的恐懼,不僅營造了對於失敗不寬容的環境,更是鼓勵冒險家滑向淪為PPT創新家,或者兜售概念的騙子,或者是亦步亦趨的簡單山寨。如同賈躍亭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最適合這片土壤的產物。

如果整個社會對於恐懼失敗的價值觀改不過來,我們就會自然地放棄真正的探索,都恨不得等風口來的時候,自己只做風口的那頭豬。想想我們曾經多麼迷戀風口的豬這個說法,失敗者身上的味道,我們還是過於熟悉,使得我們常常忘了,這種味道也深深地在我們自己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