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議員呼籲徹查“反修例”法官 多名大律師表態支持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赴香港特派記者 白雲怡 成仲 趙雨】香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6日敦促特區政府徹查五月份三名匿名聲稱“反修例”的法官,並要求法官簽署“法定聲明書”聲明自己並非那三個“匿名法官”,因為法官不應對政治或立法事項發表評論,從而干擾司法公正。香港多名著名律師1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支持這一努力,法官應在社會爭議事件中保持中立,以防影響司法公正。

據路透社5月29日報道,有三名香港資深法官不具名地聲稱,“修例”標誌著香港法律制度“面臨最嚴峻挑戰”。除此以外,還有一名高等法院的法官曾公開參與“反修例”聯署信。據媒體報道,香港大學校友關注組在報章刊登3138名校友聯署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名字時,其中一名聯署人為“李瀚良”,其名字和畢業年份與高等法院原訟庭法官李瀚良相同,他與“佔中”頭目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是同屆同學。

香港著名大律師馬恩國對《環球時報》表示,法官不能、亦不應公開在政治問題上表態,因為司法獨立即意味著法官亦要審判獨立,當法官在某一項議題上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那在公眾看來,他在這類案件審理中就不可能不偏不倚公平公正。

“正義不但必須伸張,而且要讓人看到正義得到了伸張。”馬恩國這樣告訴記者,如果一個法官表態支持示威者暴力行為,當這名法官審理的刑事案件中牽涉這些示威暴徒時,就算這位法官的判詞看起來再公正,外界也會有感覺認為他有偏私的可能性。“當然,這不是說法官不能有政治取向,法官在選舉中亦可投票給自己喜歡的政黨和候選人,但法官不可以公開政治表態,尤其不適宜在當下香港的社會問題上公開表達意見。”

香港執業大律師吳英鵬則對《環球時報》表示,法官匿名對政治問題表態會有更大的負面影響,因為公眾無法確定具體是哪位法官,會削弱公眾對整個法官群體信心,進而影響法治。因此,法官必須時刻恪守中立,不參與或評論政治事件。

香港著名大律師黃英豪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為保證法官作出不偏不倚的裁決,香港應嘗試改革目前司法制度尤其是司法機構人員任命制度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高法法官終身制。他表示,不同於一些地區法院的合同制,香港高等法院的法官一經任命就是終身,比如李瀚良參與聯署“反修例”聲明,但他的上司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對他也只能是勸告,但無法對他處理,這會為司法的公平審理構成威脅,這一制度缺憾急需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