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四中全會詮釋“一國兩制”新定位

李振廣 北京聯合大學臺研院副院長

十九屆四中全會是一次具有開創性、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在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一重要政治文件中,詳細解讀了“中國之治”的制度“密碼”——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的13個顯著制度優勢。其中之一就是堅持“一國兩制”,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顯著優勢。

把堅持“一國兩制”,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之一,可以說這是自黨的十九大把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作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以來,對“一國兩制”的新定位。黨中央對“一國兩制”的新定位,把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作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對“一國兩制”的高度肯定,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領會。

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中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同時指出,“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

為了把“一國兩制”這一顯著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優勢,四中全會公報提出:必須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管治,維護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要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共同反對“臺獨”、促進統一。這些基本要求實際上為我們如何把“一國兩制”這一制度優勢發揮得更好指明瞭方向。

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中對“一國兩制”的新定位,進一步展示黨中央堅定推進“一國兩制”和祖國和平統一戰略的決心和信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不僅是黨的十九大確定的治國方略之一,而且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人推進現代化建設和治國理政智慧的結晶,要求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這一方針不動搖。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將是我們在香港澳門成功踐行“一國兩制”的基石,也是指導我們的對臺工作,紮實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最終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重要法寶。

在我們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征途中,我們一定還會面臨這樣或那樣的困難與障礙,但我們決不能因暫時的困難而動搖。只要我們堅定信念,把“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發揮好,毫不動搖地推進“一國兩制”和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我們一定能夠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同時,實現祖國和平統一這千秋偉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