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个字的《心经》,你了解多少?


260个字的《心经》,你了解多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我们先给大家解释经题。佛教小乘在藏经中属于“阿含部”,“阿含”是译音,含即是包含的意思。东南亚有的国家没有大乘经典,只有五部阿含。我们中国只译了《杂阿含经》《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中土就称为小乘经典,世界上称为原始佛教。这是佛陀的长随众弟子们,特别是阿难尊者,记载佛陀讲的法,是佛陀最初度化弟子的正法。“阿含”的意思是“这是佛陀亲口所说的法”。

那么在大藏经中,大乘经典中,有一部叫“般若部”的,有许多种,其中玄奘法师请回来并译出的《大般若经》,共六百卷。这部《大般若经》总共有十六会,就是分十六次讲完的,第一会讲得最多,讲了400卷;第二会呢,讲了100多卷; 第三会讲了80卷; 第四会到第九会讲了2卷,后面每会讲得很少,到最后的第十六会的时候,只讲菩萨的六度。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前五度是福德资粮,精进通于五度,最后般若度是智慧资粮。要成佛度众生必须集聚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资就是资本、资粮的意思,因智慧资粮是由福德资粮而生,故菩萨应先修福德资粮。在六度中也是福德度为先,智慧度最后说。

《心经》包含了整个《大般若经》六百卷的内容,心经属于般若部中最小的内容。仅用260个字,就把《大般若经》六百卷的内容说圆满了。《大般若经》如同那最大的照片,心经就好比是同比例缩小,最小的照片,内容完全一样,就只不过把它缩小了而已。我们天天念《心经》,就等于念了《大般若经》的六百卷啊。

《心经》有很多译本,大藏经中有鸠摩罗什尊者译的,还有藏文译本,与一般的经文一样,前面有“如是我闻”等句子。我们天天念的《心经》,就是我们熟悉的玄奘法师译的,没有一般经文上开头“如是我闻”的句子,玄奘法师就直接译正文。

《般若经》为何属于大乘经典呢?小乘经也有讲智慧的经,为何又不叫般若呢?这与大乘讲的智慧有何异同呢?其实大小乘讲智慧都是讲无我。小乘的慧学,如《俱舍论》中最后一品讲的是无我品,这部书是弥勒菩萨的大弟子世亲菩萨造的,叫“聪明论”,俱舍论又叫聪明论。在当时被印度人认为是最聪明的人所写,是智慧的结晶,小乘讲的无我叫智慧,大乘讲智慧的无我叫般若。

260个字的《心经》,你了解多少?

有的人认为小乘讲的无我只是说人无我,没有大乘讲得细致深入,大乘不仅讲人“我”没有,而且讲法“我”也没有。但是在中观宗的“应成派”,却说小乘也要见法无我,因为说明人无我与法无我的理由都是缘起故性空,人也不过是诸法之一,能通达人无我必能通达法无我,因此大小乘讲的智慧都是相同的。

大小乘的根本区别只是在于大乘人发了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小乘人没发菩提心,只发了出离心。佛教讲般若,特别识无我慧啊,小乘开始就是讲无我,小乘的戒定慧三学,分开讲就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就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三十七道品分三层讲戒定慧,一层比一层更深入细致,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是第一层,是修加行的三学。四念处是慧学,四正勤是戒学,四如意足是定学,因为声闻乘的人水平高,所以佛陀以五根、五力讲。五根、五力是第二层的三学,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是第三层的戒定慧三学。

四念处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最后这个观法无我就是无我意。“我”究竟是指什么东西呢?这是大家用功的地方。有人说小乘只通达人无我,不通达法无我,这个说法有争论。究竟来说,小乘也通达法无我,因为四念处中就说观法无我,大小乘的根本区别我们上面也跟大家说过了。

般若,智慧。波罗蜜就是彼岸,多就是到,波罗蜜多合为到彼岸,即为彻底之意。一件事的完成叫彼岸,开始行动为此岸。佛法里讲流转、生死,凡夫是此岸,成佛、涅槃是彼岸,心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用此字作为这部经的经题,意义在于此经讲的是《大般若经》最重要的内容。经是贯穿义,读音同“静”,比喻能贯穿道理。经又当常讲,意思是此理永久不变。

这部心经是玄奘法师译的,《大唐西域记》中说,玄奘法师去印度求法的路上,全靠心经的加持护佑,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由于玄奘法师摄持着心经的妙理,所以他不被任何魔事所扰。所以我们天天都念《心经》,不懂道理念了也有加持!但是如果理解错了就会产生误解,所以大家应该知道这个心经的大纲领。

260个字的《心经》,你了解多少?

下面我们就依照《心经》的经文给大家做解释

观自在菩萨,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亦为觉,萨埵亦为有情,全译就是“觉有情”。凡是一切有生命的都叫有情,佛法说有情指胎、卵、湿、化四生。人是胎生中最有灵性的,所以最高级,禽类、蚊虫都是卵生,湿生是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合产生的生命。情是指有心识、有精神、有思维活动的,最下等的动物也有神经的。有情即有心,心就是人的精神,有思维能力。有情的范围很广,菩萨也是有情,是最高尚的有情,是觉悟了的有情,所以叫“觉有情”。

那么菩萨觉悟的是什么呢?菩萨觉悟了诸法无我。菩萨觉悟了这个妙理后,又把他传给众生, 使众生也能同他们一样觉悟。这是菩萨发了菩提心,由于有这个高尚的心,而能够度一切有情,这也是菩萨区别于声闻乘人的地方。只要发了菩提心的人,都能称为“发心菩萨”。所谓菩提心,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大愿心。菩提心在心所法中,属于欲心所,是善法欲,是最高尚的心愿,愿生佛是一个高尚的动机。佛是最高尚的人格,具佛陀那样圆满的福德、智慧资粮,那么大的神通力,才能够普度众生,充分利益众生。这就是愿成佛的真正目的,只要发了这个大愿心,就不能退转了。正如经上所说,假使热铁轮,在余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从初发心到十地菩萨乃至成佛都不退失此心。

260个字的《心经》,你了解多少?

《心经》中讲的“观自在菩萨”是否是观世音菩萨?

这有两种说法:

第一,是指观世音空菩萨,

第二,是指凡是有观世音菩萨地位、程度的都可称之为观自在菩萨。

“观”是观点、看法。观就是般若。般若是叫我们对待事物应有怎样的看法。修观的“观”是动词,是观察、观看。止观“止”是定,是六度中第五度中静虑波罗蜜。观即慧,是第六度般若波罗蜜。我们对于世间的事事物物,都要通过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佛菩萨的智慧是由观而来的,观是对宇宙人生最深入细致的看法。在法相宗中讲“观”,叫“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观不是只看一点,而是周遍地看。看得机叫寻思,看得细叫“周遍伺察”。我们看问题,应该如猫捕鼠那样集中全部注意力。佛法看问题是把问题抓出来,从整个方面去观察,然后结合起来,而不是只着力于一方面,是灵活的、周密的、细密的观。修禅观的目的,也在于先把心训练得很细密、灵活,所以应先休止,令心宁静,才能观。楞严咒中“妙湛总持不动尊”,妙湛是水清凉而宁静,比喻心应该如清凉宁静的水一样,没有一点微波,没有一点烦恼尘垢,才能如实照见东西。观一方面是使心宁静。在这个基础上修观,心要十分宁静无垢才能如实洞察一切。

260个字的《心经》,你了解多少?

糊涂人不会观,观是有智慧的人明辩环境,观清楚了才能认识,才能对治。观是产生认识的力量,认识宇宙人生,就是通过观的力量,菩萨就是把宇宙人生弄清楚,如果能将“无我”的观慧修起来才能自在。

自在就是解脱,解脱就会自在。解脱是针对“缚”,作茧自缚的缚。烦恼就是缚,由于这个缚,所以众生流转生死。我们每天都被烦恼缚着,而且起惑造业做没有意义的事。烦恼使我们不得解脱、不自由,要解脱、要自在就必须断除烦恼,断我执习气。这就是要靠观,才能得到自由、自在。众生由于执着有个恒常不变的我,而造作种种的业,由观,真正的观,才能把所执的我看清看透,就不为他所缚,断尽我执才能成就阿罗汉。

菩萨起了智慧观,看透了所执的“我”是欺骗我们的,就不再会为“我”所缚。我们遇到了每一件事都应该观,观清了才能正确地解答、正确地认识,才不会被困难所阻碍。人的殊胜就是能观,由观而得解脱自在,观主要是通达无我。我们现在只是发了愿心,还未通达无我。只是粗略地了解一点表面,没有通过观。要真正观照到无我的道理,就要按照理论修观,从理论上知道无我的道理,“相似见道”,是真正见道的前相。每个人都能成为观自在菩萨,只要好好修,通达无我、般若之智才得自在。

260个字的《心经》,你了解多少?

四念处就是让我们观,念即是为了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就是看法,是智慧,有了智慧就有超脱的不寻常的看法。有的老菩萨们,不怕脏、不怕苦,精勤为常住做事,因为他见身体本来就是不净,他的看法就与一般人不同。贪生就是爱惜生命啊。佛法对人生的看法是真理啊,因为身体本来不净,身如“行厕”。教众生观身不净,即修不净观。佛法的各种观都是驳众生的颠倒见,使众生得解脱的。

“教观纲宗”中的教是教理,观是学了教理,真正从自己思想、行动上起作用,在心灵深处起影响。我们学的是佛法,不是口头禅 。只有将所学的实修,变为行动,才能得到无限的解脱,才得到自在。

260个字的《心经》,你了解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