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有神的旨意在裡面

創世記42:1-24

創世記一共記載了三次饑荒的歷史,而這三次分別跟三個創世記主要人物有關,也剛好都跟埃及有關聯。只有第三次提到糴(音迪)糧的事。

第一次是亞伯拉罕。“那地遭遇饑荒。因饑荒甚大,亞伯蘭就下埃及去,要在那裡暫居。”(創12:10)

第二次是以撒。“在亞伯拉罕的日子,那地有一次饑荒;這時又有饑荒,以撒就往基拉耳去,到非利士人的王亞比米勒那裡。耶和華向以撒顯現,說:你不要下埃及去,要住在我所指示你的地。”(創26:1-2)

第三次是雅各。

“雅各見埃及有糧,就對兒子們說:你們為什麼彼此觀望呢?我聽見埃及有糧,你們可以下去,從那裡為我們糴些來,使我們可以存活,不至於死。於是,約瑟的十個哥哥都下埃及糴糧去了。但約瑟的兄弟便雅憫,雅各沒有打發他和哥哥們同去,因為雅各說:恐怕他遭害。”(創42:1-4)

照約瑟為法老解夢所說的的預言,荒年緊隨著七個豐年結束後出現。埃及的田地荒蕪,迦南地也沒有任何出產。雅各家有幾十口人,存糧根本無法持久。荒年到了第二年,雅各眼看家裡缺糧嚴重,即將無以為繼,兒子們又都非常被動,沒有人想辦法解決吃飯的問題。所以雅各必須很快做出決定,採取行動。

雅各聽人說在埃及可以買到糧食,他向他的兒子們提出要求,看誰能去做這件事。但是兒子們都彼此觀望,沒人自告奮勇願意去擔當重任,大家都推託;雅各年紀這麼大,總不能親自下埃及去,所以他決定讓十個兒子一起去埃及糴糧,這樣誰都沒話說。但是雅各沒讓他心愛的小兒子便雅憫去,因為當初約瑟就是跟著這十個哥哥在外面的時候出事的,所以雅各不放心便雅憫的生命安全。便雅憫這時候已經將近22歲了。請參考雅各家記略的年歲表。

雅各家的記略

雅各

猶大

約瑟

便雅憫

雅各為拉班做工第10年底(創29)

87

出生

雅各為拉班做工第14年底(創30)

91

4

出生

神與雅各立約,雅各離開伯特利(創35)

107

20

16

出生

約瑟被賣(創37)

108

21

17

1

約瑟當埃及宰相(創41)

121

34

30

14

猶大從他瑪生法勒斯、謝拉(創38)

128

37

21

七個豐年結束,荒年開始(創41)

128

41

37

21

雅各派十個兒子下埃及糴糧(創42)

129

42

38

22

雅各全家搬去埃及(創47)

130

43

39

23

雅各去世(創47)

147

60

56

40

這件事情後來新約時代司提反在為主殉道之前,在他的見證中曾經提到過。“後來埃及和迦南全地遭遇饑荒,大受艱難,我們的祖宗就絕了糧。雅各聽見在埃及有糧,就打發我們的祖宗初次往那裡去。”(徒7:11-12)所以雅各差遣兒子們去埃及糴糧之事是千真萬確的歷史事件。

我們注意到38章記載猶大接他瑪回家,他瑪生下雙生子,應該是在豐年的期間,當荒年來臨的時候他們都回到雅各在希伯侖的家避災;所以去埃及糴糧的也包含離家多年的猶大。

來糴糧的人中,有以色列的兒子們,因為迦南地也有饑荒。當時治理埃及地的是約瑟,糶(音:跳)糧給那地眾民的就是他。約瑟的哥哥們來了,臉伏於地,向他下拜。約瑟看見他哥哥們,就認得他們,卻裝作生人,向他們說些嚴厲話,問他們說:你們從哪裡來?他們說:我們從迦南地來糴糧。約瑟認得他哥哥們,他們卻不認得他。(創42:5-8)

希伯侖距離埃及350公里,十個兄弟花了大概一個禮拜的時間,走到了埃及政府開放糶糧的城市。約瑟當初設定存糧的城市有許多,埃及那麼大,為什麼十兄弟一來到埃及就剛好能碰上約瑟呢?這不是湊巧運氣。第一這是神的安排,必須有這第一回的兄弟相會,才會有後來的全家團圓。第二約瑟規劃了一個存糧城市是專門給外族外國人來糴糧,而約瑟在那裡親自坐鎮督導,在前一章最後一節這樣說:“各地的人都往埃及去,到約瑟那裡糴糧,因為天下的饑荒甚大。”

他們十兄弟因為是希伯來人,進了城就被引到約瑟面前,他們十個人見到約瑟就“臉伏於地,向他下拜”。約瑟當初被賣的時候17歲,現在十個哥哥來向他下拜,他已經38歲了。約瑟剃了頭颳了須,身穿細麻衣,戴著金煉,說著埃及話,由通事翻譯,四周是宰相高貴威嚴的排場。十個哥哥從鄉下來根本不敢抬頭,就算看見約瑟也完全認不出他,也不會想到約瑟,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約瑟早已不在了。雖然事隔超過20年,約瑟還是完全認得他們,他當時心裡雖然激動,但他卻十分鎮靜裝作生人,不認他們也不讓他們認出他來。

分隔那麼多年,他完全不瞭解哥哥們的光景,對父親,對自己小弟的情況也是一無所知。約瑟當時想好了一個計劃,他要在兄弟相認前,先試驗他們,故意用話語威嚇他們,審問他們,試試他們是不是還那樣詭詐欺騙惡毒,當然也順便要問出父親、小弟和老家的情況。約瑟照例問他們從那裡來,他們很老實地回答說從迦南地來糴糧。兄弟相認全家團圓之路從此開始。

約瑟想起從前所作的那兩個夢,就對他們說:你們是奸細,來窺探這地的虛實。他們對他說:我主啊!不是的,僕人們是糴糧來的。我們都是一個人的兒子,是誠實人,僕人們並不是奸細。約瑟說:不然,你們必是窺探這地的虛實來的。(創42:9-12)

看著哥哥們臉伏於地在他面前,約瑟從前所作那兩個夢的情景突然出現在他腦海中 (37:7,10) 。約瑟心中不禁驚訝讚歎他為法老解的夢和他自己做的夢,竟然都在埃及王宮中實現了,這完全是神的安排預備。約瑟此時心裡沒有仇恨怨懟,他相信神的帶領,也領悟出神讓他當上埃及宰相的目的。他現在要試驗哥哥們的反應,然後照著他們說的進行下一步。

約瑟當場指控他們是外國派來的奸細,就是間諜、探子的意思,這是聖經第一次提到“奸細”。約瑟這樣指控也不無道理,因為天災之時,國力衰弱,鄰國若有侵犯之意圖,就會派間諜來刺探軍情虛實。這當然是極嚴重的控告,他們如果不解釋清楚就糟了。約瑟料定他們一定會說實話,這樣就能從他們的口中得知家人的現況,也瞭解他們的光景。

哥哥們在答辯時說出“我主啊”,應驗了他們從前為約瑟解夢時所顧忌的。創37:8記著說“他的哥哥們回答說:難道你真要作我們的王嗎?難道你真要管轄我們嗎?他們就因為他的夢和他的話,越發恨他。”

他們強調十個人是一家兄弟,雖是不同的母親,卻是同一個父親,他們是親兄弟而且是誠實人。父親差他們來單純就是買糧食,他們絕不是奸細來刺探消息的。約瑟只聽出來父親還在,但他還想要知道更多,所以還是以奸細的嫌疑來逼問他們,希望能得到進一步的消息。

他們說:僕人們本是弟兄十二人,是迦南地一個人的兒子,頂小的現今在我們的父親那裡,有一個沒有了。約瑟說:我才說你們是奸細,這話實在不錯。我指著法老的性命起誓,若是你們的小兄弟不到這裡來,你們就不得出這地方,從此就可以把你們證驗出來了。(創42:13-15)

他們接著把兄弟12人講出來,特別是把小弟和失聯的另一位弟弟也提出來,雖然沒說出名字,但約瑟完全知道他們在講誰。不過,約瑟懷疑父親既然讓十個兒子都來糴糧,那便雅憫到哪裡去了呢?約瑟決心要找出真相。就第三次懷疑他們是奸細,除非他們能證明小弟還存在,他要見到本人才相信他們說的是真話。約瑟指著法老的性命起誓,表示約瑟的命令是不可更改的,他們必須回迦南地去把便雅憫帶來埃及覆命。約瑟的命令是什麼呢?

須要打發你們中間一個人去,把你們的兄弟帶來,至於你們,都要囚在這裡,好證驗你們的話真不真;若不真,我指著法老的性命起誓,你們一定是奸細。於是約瑟把他們都下在監裡三天。到第三天,約瑟對他們說:我是敬畏神的,你們照我的話行,就可以存活。你們如果是誠實人,可以留你們中間的一個人囚在監裡,但你們可以帶著糧食回去,救你們家裡的饑荒。把你們的小兄弟帶到我這裡來,如此,你們的話便有證據,你們也不至於死。他們就照樣而行。(創42:16-20)

約瑟規定他們要指派一個兄弟回家,其它九個人留下來當人質,先把他們關進監牢,讓他們商量由誰回去把小弟帶來埃及。但是到了第三天,約瑟改變了主意,他要求只留一個人下來,其它九個人要帶著糧食回迦南地,因為到底他們來這一趟的目的就是為了買到糧食回去救災,運送那麼多糧食就必須要足夠人力才行。約瑟還是想到了他的父親,讓他們九人回去可以完成任務,對父親也比較好交代。他們把糧食運回去後再把小弟帶來埃及,證明他們不是奸細,人質才能被釋放,這樣所有兄弟才能除罪得救,他們一致同意遵照約瑟的話而行。

他們彼此說:我們在兄弟身上實在有罪,他哀求我們的時候,我們見他心裡的愁苦,卻不肯聽,所以這場苦難臨到我們身上。流便說:我豈不是對你們說過,不可傷害那孩子嗎?只是你們不肯聽,所以流他血的罪向我們追討。他們不知道約瑟聽得出來,因為在他們中間用通事傳話。約瑟轉身退去,哭了一場,又回來對他們說話,就從他們中間挑出西緬來,在他們眼前把他捆綁。(創42:21-24)

原本留下九人,現在突然聽說只留一人,其它人押糧回去,但是還要再把小弟一起帶來,才能把這整件事情平反。他們這二十多年來壓在心底的犯罪往事終於冒出來的,他們都感覺這場苦難會發生,就是當時犯罪迫害約瑟不肯聽他哀求的報應,他們都認為約瑟已經被他們害死了。

大哥流便一直都不知道約瑟被賣掉的事(創37:29-33),所以他這裡還是責怪弟弟們當時不該對約瑟動手,流他的血,害了他的性命,現在報應到了。他們在約瑟面前哀傷後悔,但不知道約瑟完全聽得懂。約瑟又聽到二十多年前自己慘痛的遭遇,又感受到哥哥們的後悔,他就忍不住,轉身退去,去房裡一個人哭了一場。約瑟實在是個性情中人,他的善良柔和實在比那些哥哥們好得太多了,但他知道他必須沉住氣,因為事情真相還沒有大白,他必須忍耐等待小弟的出現。

他從哥哥中間挑出西緬,在他們眼前把他捆綁。沒有選流便因為流便曾反對謀害他,沒有選猶大因為猶大為了保住約瑟的性命,出了主意把他賣給以實瑪利的商人。選西緬有可能當時把約瑟扔進坑中的就是西緬,他跟利未一樣生性殘忍,這次他被挑出又捆綁下監,肯定對這些哥哥們造成震撼。我們讀到這一段歷史,就應該有所警惕,“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傳12:14)

一切都有神的旨意在裡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