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明朝一屠戶,改了一句口頭禪,官府:你是殺人凶手

導讀:明朝萬曆年間,在蘇州生活著兩個以殺豬為生的屠戶,一個姓李,一個姓王。王屠戶比李屠戶年長几歲,兩人一起搭夥湊錢,開了一間肉鋪。由於兩人既是合夥人,又是夥伴,再加上兩家人住得也不是很遠,因此關係非常好,李屠戶一直稱呼王屠戶叫“王三哥”。

民間故事:明朝一屠戶,改了一句口頭禪,官府:你是殺人兇手

​幹什麼工作都不容易,殺豬的屠戶也是一樣。兩人的肉鋪開在蘇州繁華的街面上,而兩人住的地方比較偏僻,因此兩人一大早就得起身收拾傢伙事,到鄉下去收生豬,然後儘快回到肉鋪,才能正常開鋪賣肉。李屠戶家住得更遠一些,所以每次都是李屠戶在五更時分,來王屠戶家門外,喊一聲:“王三哥,去買豬!”

王屠戶聽到李屠戶的吆喝後,就開門和李屠戶一起結伴而行去買生豬,再到肉鋪去做買賣。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好幾年。隨著時間和經驗的積累,兩人的肉鋪越做越大,生意越來越好,兩人盤算著過些日子找幾個夥計,把生意做得更大一些,再多賺點銀子。

民間故事:明朝一屠戶,改了一句口頭禪,官府:你是殺人兇手

​沒成想,李屠戶是個陰險小人,他表面上和王屠戶稱兄道弟,實際上卻極度愛財,他覺得肉鋪的生意越來越好,如果能找個機會把一起賣肉的王三哥解決掉,那麼肉鋪的生意就是自己一個人說了算了,銀子也是自己一個人賺了。而王屠戶是個直性子的粗魯漢子,對經常叫自己王三哥的李屠戶毫無防備之心。

這一天,李屠戶和王屠戶結伴外出購買生豬,當路過一片樹林的時候,李屠戶在背後暗算了王屠戶,然後拋屍荒野,並且將王屠戶身上的錢財搜刮乾淨,然後悄悄回到了自己家。第二天五更時分,李屠戶做賊心虛,他為了讓王屠戶的妻子不懷疑自己,故意在門外喊道:“王三嫂,叫王三哥去買豬。”

民間故事:明朝一屠戶,改了一句口頭禪,官府:你是殺人兇手

​王屠戶的妻子聽了回答說:“我丈夫沒有回家呢。”李屠戶聽完就自己走了。這時候,王屠戶的妻子感覺非常驚慌,因為她一向知道丈夫是和李屠戶一起賣肉的,如今李屠戶來叫門,說明他沒有和自己丈夫在一起,可是自己丈夫昨夜根本沒有回家啊。王屠戶的妻子隱隱覺得不對勁,心裡又是害怕,又是疑慮。

幾天之後,王屠戶依然沒有回家,而李屠戶再也沒有來過。王屠戶的妻子只好把丈夫失蹤的事情報了官,請官府幫忙查找丈夫的下落。蘇州知府得知此事後,立即派衙役著手調查,但是經過一番調查,衙役找不到任何有用的線索,更找不到王屠戶的下落。蘇州知府是個聰明人,他把王屠戶的妻子叫到衙門,開始仔細詢問王屠戶的人際關係,以及案發前後,家中可有何異常發生。

民間故事:明朝一屠戶,改了一句口頭禪,官府:你是殺人兇手

​王屠戶的妻子回答說:“民婦回老爺的話,我家丈夫失蹤前並無任何異常,一直和李屠戶搭夥賣肉。只是有一點我覺得可疑。”蘇州知府說:“說來聽聽。”王屠戶的妻子就對蘇州知府說出了心中的疑慮:“回老爺,李屠戶之前每天來我家,在門外喊‘王三哥,去買豬。’這已經成了他的口頭禪,前幾日李屠戶卻突然改了口,稱呼:‘王三嫂,叫王三哥去買豬。’好像知道我丈夫不在家一樣。”

蘇州知府聽完,認為李屠戶有重大作案嫌疑,於是寫了兩句判詞:“過門大叫王三嫂,已知家中無丈夫。”寫完後,知府派人將李屠戶押解了過來,然後開始嚴詞審訊,李屠戶見無可抵賴,只好將見財起意,殺害夥伴王三哥的事情如實招來。知府讓李屠戶簽字畫押,判了李屠戶一個秋後處斬,為王屠戶討回了公道。

參考資料:《雪濤閣四小書》《九朝野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