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好:商代時飲酒盛行,酒器種類較多,兩根立柱的作用很特殊


河南省安陽市,商代時飲酒盛行,酒器種類較多,兩根立柱的作用很特殊。青銅斝、觥、觚,非器無以飲酒,商代人嗜酒如命?由河南省安陽市文物局主辦的“安陽好——安陽曆史文物展”在安陽博物館舉行。

商代青銅觚,是中國古代飲水、飲酒的容器。北宋時期為此類器物定名並使用至今。青銅觚始見於商代早期,盛行於商代中、晚期,西周以後逐漸消失。

常見商代青銅器器型圖示簡介。自酒誕生之日起,由於它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興奮,商代時候人們將它當成與上天、祖先溝通的工具。根據考古資料,商周時期很多部落的巫師都是通過喝酒致幻,與神靈對話的。因此,商代的人飲酒十分活躍,還帶著點瘋狂,酗酒之風逐漸盛行。

商代“光”字青銅爵,飲酒器和禮器。流行於夏商周時期,作用相當於酒杯。圓腹,也有個別方腹,一側的口部前端有流(即倒酒的流槽),後部有尖狀尾,流與口之間有立柱,腹部一旁有把手,下有三個錐狀長足。

商代青銅斝,斝是古代中國先民用於溫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禮器,通常用青銅鑄造,三足,一鋬(耳),兩柱,圓口呈喇叭形。商湯王打敗夏桀之後,定為御用的酒杯,諸侯則用角。

商代青銅爵與商代青銅觚。“爵”的定名始於宋人,流行於夏商周時期,用於盛放、斟倒和加熱酒的容器,屬貴族階層使用,在結盟、會盟、出師、凱旋、慶功、宴會時,貴族階層就用這類酒具飲。青銅爵上的兩根立柱起固定過濾網的作用,用來過濾濁酒。

商代盛酒器,青銅觥,腹橢圓,上有提樑,底有圈足,獸頭形蓋,亦有整個酒器作獸形的,並附有小勺:觥籌交錯。

商周青銅器是中國商周時代生產科技和藝術發展水平的集中反映。造就了以猙獰為美的審美文化時尚也呈現了我國奴隸制殘酷本性。

此次展覽由安陽書法家劉顏濤題寫展標。當時人們對酒器很講究,“非器無以飲酒,飲酒之器大小有度”,不同身份的人、不同規格的酒宴要使用不同的酒器。酒器則分為容酒器、飲酒器、溫酒器和取酒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