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導演李成才,為何獨寵流石灘上的塔黃?

要說最近很火的電視劇是什麼,那非《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莫屬了,長達500分鐘的4K畫面充滿著流動的葉綠素,使觀眾彷彿身處森林氧吧之中。9月13日上線以來,深受觀眾的好評,豆瓣評分都已經8.9了。

紀錄片導演李成才,為何獨寵流石灘上的塔黃?

“它是生長在4000-6000米的一種植物,它一生只開一次花,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下,能長高至2到3米,真的像塔一樣。它有那麼多的苞片,一層一層的也像塔一樣。我們的祖先可能在傳遞著這樣一個東西:你和那些植物是渾然一體的,你在那些梅蘭竹菊上面,能夠看到自己。我在塔黃身上,是可以看到一種力量的,我覺得就是這個樣子。 ”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的總導演李成才這樣描述他最喜歡的植物——塔黃。

紀錄片導演李成才,為何獨寵流石灘上的塔黃?

在中國35000中植物中,李導演為何獨寵塔黃呢?他說能在塔黃身上看到自己,那麼塔黃身上哪些特質,讓李導演感同身受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生長環境惡劣

塔黃生長在西藏喜馬拉雅山麓及中國雲南西北部。生於海拔4000-4800米高山石灘及溼草地。即使是夏天,那裡的溫度通常也在10℃以下,夜間甚至低於0℃。除了塔黃,已經很難見到有植物生存了。

作為紀錄片導演,李導演深知中國紀錄片現狀,無論是拍攝環境、技術還是拍攝理念,都無法跟歐美大咖相提並論。

紀錄片導演李成才,為何獨寵流石灘上的塔黃?

2、耐得住寂寞,厚積薄發

塔黃一生只開一次花,為了這最後的綻放,它需要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積蓄能量。而在積蓄能量的這些年裡,它不僅要忍受極端惡劣的環境,還要儘量保持低調樸素,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損耗。一旦條件成熟,它就會打破桎梏,迅速將身段拔高至2米左右,挺立在流石灘上,傲視群芳。

紀錄片導演李成才,為何獨寵流石灘上的塔黃?

在《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之前,李導演先後導演拍攝過《大國崛起》、《資本市場》、《華爾街》等優秀的紀錄片,在中國整體環境落後的現狀下,能夠拍出那麼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可想他在背後付出了多少的艱辛。當《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震撼面世的時候,用李導演的話說,現在,西方國家的紀錄片製作者,總算願意和我們對話了。

紀錄片導演李成才,為何獨寵流石灘上的塔黃?

3、犧牲小我,成就未來

塔黃的繁衍離不開它的合作伙伴,遲眼蕈蚊的幫助。在和遲眼蕈蚊合作的過程中,塔黃不僅不惜花費大量的能量,長出層層疊疊的苞片,為蕈蚊遮風擋雨,而且獻出大約1/3的種子,為蕈蚊培育後代。

紀錄片導演李成才,為何獨寵流石灘上的塔黃?

在繁重的紀錄片拍攝工作之餘,李成才導演還擔任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兼職教授,為中國的紀錄片發展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會擁有更多的優秀紀錄片人才,為整個中國的紀錄片生態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紀錄片導演李成才,為何獨寵流石灘上的塔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