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馬,激活城市新動能

今天早上,2019南京馬拉松開跑。中國田徑協會主席段世傑表示,馬拉松已經成為城市建設的抓手和城市文明的組成部分。

南馬到今年已是第五屆。南馬從首屆就一鳴驚人,第一年被中國田徑協會授予“銅牌賽事”及“中國馬拉松特色賽事”稱號;2016年被中國田徑協會授予“銀牌賽事”及“最美賽道特色賽事”稱號;2017年被授予“金牌賽事”稱號;2018年再次獲得“金牌賽事”稱號;2019年,南京馬拉松第5年榮獲國際田聯銅標賽事。5年來,南馬在一年一個臺階進步的同時,也成為城市活力和發展的見證者。

一場比賽,帶來數億元經濟效應

對於一座城市而言,馬拉松賽是一塊“奔跑的蛋糕”,蘊含著巨大的城市經濟價值。

昨天下午,“跑步到南京來投資”招商推介會在寧舉行,來自海內外的140多名南馬跑友以企業家身份受邀出席。香港中旅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衛紅說,這次活動的主題將馬拉松精神與招商引資元素充分結合,這一體驗前所未有。他表示,公司將以此活動為契機,擬在南京落地湯泉國際溫泉度假小鎮項目,總投資規模約100億元。“我覺得南馬是中國最好的馬拉松。”來自北京的跑友孫珺這樣形容南京馬拉松。來自安徽的石黎萍今天也將迎來第5次南馬之旅,這次她提前兩天就和朋友來到了南京,趁著雙休日,欣賞了秋日棲霞的紅楓美景……

據《2018年南京馬拉松評估報告》顯示,71.76%的參賽者表示非常認同南馬。2018南京馬拉松所產生的經濟影響更是明顯:直接經濟影響16461.25萬元;間接經濟影響包括產出效應30753.65萬元,所得效應14294.60萬元,稅收效應1716.90萬元,就業效應1751人。

大流量,帶來城市品牌大擴張

馬拉松活動能帶動當地全民健身,可以促進當地旅遊、酒店、餐飲等行業的發展,還能高效地對城市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進行深入人心的宣傳。

據《2018年南京馬拉松評估報告》顯示,去年央視等直播媒體的曝光價值達2.33億元,其他傳播量為6396篇,其中傳統類媒體2145篇,佔比33.54%;社交類媒體4251篇;佔比66.46%。傳播媒體分佈中,微博傳播量最多,達2444篇,其次為網站1996篇。

此外,自媒體時代,參與南馬的跑友曬成績、曬美景、曬感受,這種擴散和傳播也會影響到很多人,在無形之中為城市打下硬核“軟廣”。

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馬拉松辦公室主任水濤認為,馬拉松是對一座城市綜合實力的考驗,它涉及城市運行的方方面面,南京能夠一年一個臺階地成為中國田協的金牌賽事,這取決於南京體育重鎮的地位和這座城市強勁的綜合實力。

一場成功的賽事與城市是互相成就的。2017年,根據英國體育市場情報研究和數據服務機構SPORTCAL發佈的上一年度全球體育影響力100強城市排行榜,南京的排名大幅上升至第19位,在國內城市中首次超越上海,僅次於北京。

馬拉松,帶動全民健身熱潮

南馬有多熱?“哎!報名了,沒中籤”一時間成為很多“跑男”“跑女”的遺憾,而這種情形在歷屆南馬中都會出現。南馬熱度只是南京全民健身的一個縮影,為推動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南京一直在行動。

記者從市體育局瞭解到,至10月中旬,全市範圍內已建成“健身小綠園”11個,另有5個正在按計劃推進實施,11月上旬將全部建成;在建成綠道中選擇100公里植入體育元素,從11月起,將對建成項目逐個進行驗收,並根據檢查情況撥付相關補助經費。

良好的基礎設施給愛跑一族營造了良好的環境。馮則帝是南京“愛馬騎士團”的一名負責人,他們的跑團有百人左右,都是“家門口鄰居”,因為“家門口就能跑步”,所以常常結伴一起跑。“我們團有30多人參加南馬,另外不少人報名了但沒中籤,很可惜。”馮則帝說。

如果說基礎設施是全民健身的基礎,那麼豐富多彩的健身活動就是推動全民健身的助推器。據瞭解,截至10月,南京先後舉辦了江蘇省“長江經濟帶”全民健身大聯動南京分會場、8月8日全民健身日、“9·29”世界步行日、綠色騎行等活動,同時還開展“進社區,進基層,進家庭”公益惠民活動18場,引導群眾樹立“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新理念,形成全民健身熱潮。據統計,全市1—10月組織開展各級各類全民健身活動2600多項次。

隨著全民健身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豐富多彩活動的展開,在南京,全民健身正成為一種新需求、新時尚。

本報記者 朱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