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北京一直不缺各種盛大的體育賽事。

2008年的奧運會,即將到來的2022年冬奧會,都為這座城市添上了一抹亮麗的國際色彩。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2022冬奧會

2008奧運會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但是,還有一項比賽,卻是北京城裡土生土長的“孩子”,一步一個腳印,逐漸被熟知、被銘記,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賽事,也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這就是舉辦了三十九年的北京馬拉松,

很多馬拉松愛好者念念不忘的“北馬”、“國馬”。

2019年11月3日,第39屆北馬,開跑!

北馬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01

三十九年風雨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北京馬拉松比賽創辦於1981年,是國內馬拉松當之無愧的“老大”。

作為國內首個大型全馬賽事,北馬經歷了三十九年的風風雨雨,一路披荊斬棘,不斷髮展,才有了現在人們熟知的這個專業性領先全國的北馬。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1981-1989

1981年是北馬元年,共有12個國家的86名選手報名參加比賽。他們分別來自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芬蘭、意大利、日本、肯尼亞、挪威、朝鮮、瑞典、坦桑尼亞和美國。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此次馬拉松賽,國外選手的最好成績是由瑞典的謝爾·埃裡克斯塔爾創造的2小時15分20秒,中國選手的最好成績由彭家政跑出,為2小時26分3秒。

1989年,北馬第一次設置女子組,是北京馬拉松歷史性一刻。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1990-1999

1990北京馬拉松賽女子冠軍是中國選手黎葉梅,成績為2小時32分14秒。此此後二十多年裡,中國姑娘一直穩居冠軍寶座。

1993北京馬拉松賽中,中國男選手第一次奪得全馬冠軍。

1996北京馬拉松賽首次加入了10公里跑。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2000-2009

2002年到2005年,北馬國際長跑名將孫英傑,包攬了女子冠軍。

2003年,孫英傑創造了女子紀錄2小時19分39秒,這一紀錄一直保持到現在。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2010-2019


2010年,“三十而立”的北京國際馬拉松賽正式與國際接軌,更名為“北京馬拉松”。2010年最大的特點是“三賽合一”,即:北京馬拉松賽、全國馬拉松錦標賽以及首都高校馬拉松賽。

2008年國際田聯推出標牌賽事,當時的北馬又成為了首批金標賽事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2011年,中國女子選手再次奪得北京馬拉松女子冠軍,這是中國女子選手北馬20連冠。

2015年是北馬的全馬元年。自1998年開放半馬、10公里組別以來,近年不斷提高參賽選手門檻,之前砍掉了10公里,2015年又砍掉了最後的半程馬拉松。至此,北京馬拉松只剩下了參加全馬組別的骨灰粉,徹底進入全馬時代。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2019年11月3日7點30分,2019北京馬拉松鳴槍開跑,3萬名來自國內、國外的跑者從天安門廣場出發,開始了42.195公里挑戰。

今年共有165704人參與報名抽籤,綜合賽事中籤率低於15%,這也是國內馬拉松報名人數的新紀錄。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02

一路變換的風景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1981年北京馬拉松賽是在首都北京舉辦的第一屆馬拉松賽事,比賽路線由天安門廣場出發,經西單、五棵松至古城最後折返迴天安門廣場。

1983年第三屆馬拉松賽事開始,比賽改由工人體育場出發,經建國門、天安門、公主墳至外語學院迴轉至公主墳;經象來街、和平門、崇文門、建國門回到工人體育場。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北京馬拉松的線路在1999-2002年可謂每年一調,選手們幾乎把北京的立交橋跑了個遍。

賽事起點終點不斷在天安門、工體、奧體中心、朝陽公園之間穿梭,直到2003年以後,北馬的線路基本固定為天安門起點,奧體中心終點。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2002年北京馬拉松賽時,比賽路線有了較大變動。

起點依然設在天安門廣場,但終點改為北部的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場,中途經過長安街、釣魚臺、航天橋、崑玉河畔、大運村、亞運村和國際會議中心。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2007年北京馬拉松賽中,選手由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出發,途徑元大都城牆遺址公園、鳥巢、水立方、曲棍球和射箭比賽場地,回到奧體中心結束。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2008年北京馬拉松賽為了突出北京奧運特色,比賽路線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起點由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東側出發,途徑西長安街、首體南路、北四環路、奧林西路,經過鳥巢、水立方和奧運北場館區等最終抵達比賽終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西南門,全程42.195公里。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到了2009年,北馬線路逐漸趨於成熟。

此後,每年的線路基本就固定下來了,選手由天安門廣場出發,途徑金融街、釣魚臺國賓館、崑玉河、知春路、學院路、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回到奧體中心結束。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今年的北京馬拉松比賽也基本沿用了2009年的路線。

這條路線將北京的主要地標性建築串聯起來,老北京與新北京的景觀結合成為比賽路線設置的最大亮點。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今年的選手們能一窺金城坊舊址上拔地而起的金融街,能經歷北京最著名銀杏大道的金色浪漫;

能觀賞到崑玉河畔眾多的歷史文化和城市景觀,能見證學院路高等院校雲集的書卷氣;也能走進奧森,感受北京朝氣蓬勃的運動精神。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03

所有人的北馬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比起其他體育賽事來說,北馬之所以讓人特別親切,還是因為它特別平民,只要參加過馬拉松運動,都能上場比個高低。

北馬中,有全國各地的退伍老兵,有送快遞的小哥,有七十歲的老大爺;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有最普通的父親,有坐在輪椅上的選手,有大學生,還有富有搞怪精神的年輕人。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無論平時是做什麼職業,收入如何,到了北馬這一天,最終集結在賽道上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馬拉松愛好者。

只要熱愛馬拉松,喜歡跑步,就能在比賽裡享受到不停向前奔跑的衝勁與最純粹的快樂。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很多人參加北馬,不僅僅是為了一場馬拉松,而是感受這座城市脈搏裡的青春躁動。

奔跑在北京的高樓大廈、街道公園,你會感受到這個稍縱即逝的時代中,最神奇不過的四五個小時。

北京馬拉松!三十九年風雨過去,它成了北京人的驕傲


從冷門到火爆,從旁觀者到參與者,從精英運動到全民運動,在飛逝的時光中,我們通過北馬自身的變化,也目睹了北京的變化。

築建、拆毀、倒塌、重生、矗立……慢跑在北京寬闊的大道上,我們見證了北京這座城市的成長。

這就是北馬,北京的北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