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壓抑還是共鳴?抑或是對“生而為人”的講述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的遺作,作品發表的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

“人間失格”,意為失去了做人的資格。主人公大庭葉藏生性膽小怯懦,對人類的懷疑和恐懼,再加上後來世道混亂、人情炎涼、家人傷害、社會殘酷,著一切都讓他覺得自己是一個“異類”,與人類的生活格格不入,失去為人的資格。

《人間失格》以一種自白的方式,將葉藏短暫的一生所經歷的懷疑和絕望躍然紙上。從一個為了取悅他人的“小丑”,到後來被人們所不齒的“瘋子”“惡魔”,他是在一步步在世人和世俗的逼迫下,才陷入了痛苦墮落的深淵。

《人間失格》:壓抑還是共鳴?抑或是對“生而為人”的講述

01 討好人間的小丑

我一直對人類畏葸不已,並因這種畏葸而戰慄,對作為人類一員的自我的言行也沒有自信,因此只好將獨自一人的懊惱深藏在胸中的小盒子裡,將精神上的憂鬱和過敏密閉起來,偽裝成天真無邪的樂天外表,使自己一步一步地徹底變成了一個滑稽逗笑的畸形人。

太宰治出生於地主富豪家庭,其父親既是政治官員,同時又從商,母親體弱多病,家中兄弟姐妹較多,太宰治從小就被交給保姆和姑母撫養。

而書中的葉藏的家庭背景,幾乎就是太宰治真實的出身。在這種複雜環境下長大的葉藏,性格敏感懦弱,害怕惹別人不開心,見慣了父親的朋友及家中僕人等來來往往的虛偽面孔,對人類感到懷疑和恐懼。為了太好讓他害怕的人類,他為自己戴上了搞笑的小丑面具,戰戰兢兢地活在人群中。

在上學的時候,每次回到家中,大人們總是會七嘴八舌的問“肚子餓了吧?吃點甜納豆吧?還有蛋糕和麵包。”此時,葉藏就會發揮討好人的天性,嘴裡說著“我肚子餓了”,一邊抓起一把甜納豆塞進嘴裡。即使他並不餓,完全沒有想吃的慾望,但是他怕惹大人不開心。

他不光會討好家裡的大人,甚至連傭人也會討好。他把男女用人召集到房間裡,伴隨著亂彈得調子,給他們表演印第安舞蹈,逗他們大笑。

《人間失格》:壓抑還是共鳴?抑或是對“生而為人”的講述

表面上他總是不遺餘力地帶著小丑的面具,去逗小周圍的人,十幾人他的心裡卻在拼盡全力,彷彿正敗在此一舉般地為他們服務。從小開始,他看不懂大人們每天的喜怒哀樂,不知道他們每天在思考什麼,這些對他來說只覺得恐懼,以至於他小小年紀就成了搞笑高手。

這種行為被稱為“丑角精神”,指的是那些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為了取悅他人而給自己戴上“小丑”的面具,通過刻意的搞笑賣醜,來取得他人認同的行為趨向。

其實,在我們的學生時代,甚至是我們當下的生活中,也都曾存在過有類似行為的人,甚至是我們自己,也曾多少刻意地扮演過“丑角”。就像我們小時候,為了得到父母的關心,或者是為了得到心儀的禮物,會對父母耍寶賣萌,取得父母的歡心,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種行為背後,是那些渴望被關注、渴望被認同的一種心理,長此以往,甚至會形成討好型人格。而對於葉藏這種自認為社會異類的人來說,他們希望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將自己融入一個並不喜歡的群體,消除自己的異類的標籤。

魯迅曾經說過:“皆滅人之自我,使之混然不敢自別異,泯於大群”。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為了能夠融入人群,而隱藏了與眾人不一樣的自我。其實本質就是一層偽裝,一種從自我的人格中分裂出來的一個面具。

《人間失格》:壓抑還是共鳴?抑或是對“生而為人”的講述

孩提時代的葉藏,或者是說孩提時代的太宰治,他們幼小的心靈就敏感地察覺到了自己異於他人的地方,並且對這種不同可能帶來的孤立和疏離感到深深地焦慮和恐懼。為了將那份憂鬱、神經質一股腦地隱藏起來,努力偽裝出天真無邪的樣子,年幼的葉藏學會了戴上小丑的面具,逐漸成為了一個娛樂他人的怪胎,討好人間的小丑。

或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隱藏著一個“討好人間的小丑”,為了生存,為了活著,賣力的表演,不敢拒絕,不敢違背。

02 我的不幸乃是一個缺乏拒絕能力的人的不幸

“我的不幸乃是一個缺乏拒絕能力的人的不幸。我時常陷入一種恐懼之中,以為如果別人勸我幹什麼而自己加以拒絕的話,就會在對方的心靈和自己的心靈中剜開一道永遠無法修復的裂痕”

《人間失格》:壓抑還是共鳴?抑或是對“生而為人”的講述

葉藏因為對人類充滿了恐懼,他從來不敢拒絕,害怕因為自己的拒絕惹怒家人。不管是食物還是玩具,抑或是他悲劇的人生,他都全盤接受。可以說,他的不幸有很大不部分來源於他的不會拒絕,缺乏拒絕的能力。

小時候,葉藏的父親在東京工作,每次回家都會徵求孩子們的意見,下次回來給他們帶各自喜歡的禮物。又一個週末,父親拿出記事本,徵求孩子們的禮物,哥哥姐姐們都說完了,當問到葉藏的時候,父親告訴他,玩具店有一個舞獅特別好玩,他肯定會喜歡。葉藏說他不想要,父親勃然大怒,合上記事本就走了。

父親的發怒讓葉藏覺得惴惴不安,晚上躺在床上,仍在發抖。後來他趁大家都睡著後,悄悄地溜到客廳,在父親的記事本禮物列表下面,添上了舞獅,這才讓他的恐懼感有所緩解。即使他根本就不想要那個舞獅,但是他為了迎合父親,還是假裝自己很喜歡。

一個缺乏拒絕能力的人,總會在無意間成為自己或他人慾望的傀儡。最終在自己的軟弱下,一步步地妥協,最後陷入絕望的深淵。

《人間失格》:壓抑還是共鳴?抑或是對“生而為人”的講述

很多人看這本書,都被戳中內心,就像是不小心被太宰治窺見了自己的人生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過那些因為軟弱不敢拒絕的時刻,因為害怕而藏起自己的想法,去努力迎合他人的瞬間。

我也是一個害怕拒絕的人,有時候,明明自己已經累得要死,可是面對別人讓幫忙的要求,依然不敢拒絕;有時候,明明自己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幫忙,可是拒絕的話還是說不出口,最後只能熬夜去完成。

面對別人的任何要求,從來說不出來半個“不”字,一直覺得這是一種病態心理,直到看到了太宰治的書,終於找到了合理的表述。

我們都是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渴望從他人的認同和需要裡面尋求一點溫暖,來讓自己相信這個世間還是值得的。這不僅是葉藏的不幸,更是我們這些缺乏拒絕的能力的人的不幸。

03 膽小鬼連幸福都害怕

早晨,我睜眼醒來翻身下床,又變成了原來那個淺薄無知善於偽裝的滑稽角色。膽小鬼連幸福都會懼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也會被幸福所傷。趁著還沒有受傷,我想就這樣趕快分道揚鑣。我又放出了慣用的逗笑煙幕彈。

《人間失格》:壓抑還是共鳴?抑或是對“生而為人”的講述

葉藏的內心敏感憂鬱,膽小怯懦,他對周圍的人和生活都充滿了恐懼,將自己藏在厚厚的面具下面,不親近任何人,也不相信任何人。用取悅他人的方式來試圖保護自己,一旦他的面具被人解開,他就會陷入深深的恐慌中。

第一次揭開他面具的是,是一個叫做竹一的同學。在學校的葉藏,仍然戴著小丑的面具,扮演著取悅他人的角色,他以為所有的人類都一樣,不會看穿他拙劣的演技背後的真相。直到他再一次故意摔在地上,逗笑眾人的時候,竹一默默地來到他身邊,告訴他:“你是故意的。”

那一刻的葉藏,震驚、慌亂、無措,但是慢慢地,他變得平靜了,並且和竹一成為了朋友,也是他唯一的朋友。在他面前,葉藏可以毫無保留地展示自己的真實面孔,不需要戴著面具隱藏自己,哪怕是他陰暗孤寂的一面,他也毫無保留。

就像他那扭曲陰森的畫像一般,竹一可以欣賞,並預言他會成為了不起的畫家。竹一是葉藏在人世間唯一的溫暖,但是最後兩個人卻走散了。

《人間失格》:壓抑還是共鳴?抑或是對“生而為人”的講述

後來,葉藏遇到了那個把他帶到無盡的黑暗和深淵裡的人——堀木正雄。他學會了喝酒,娼妓,沒錢的時候就靠一位加恆子的女人度日,恆子的悲涼身世讓葉藏感覺遇到了同類,兩個人相約自殺,恆子死了,葉藏卻被救了起來。

後來,他又和好幾個女人交往,但是每一次都是淺嘗輒止,因為他膽小怯懦,連幸福都不敢面對,只能一次次地選擇逃避,只能感受到人世間那些深沉的陰暗面。甚至在他的妻子被人玷汙的時候,他也只是選擇逃避,這樣看來,他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膽小鬼。

可是,我們誰又不是呢?在經歷過一些傷害之後,我們會用厚厚的繭把自己包裹起來,不敢再向前邁一步,也會害怕,會逃避。即使幸福來臨,我們也會猶豫,止步不前,害怕幸福一觸即碎,我們又比葉藏好在哪裡呢?

“面對世人,我總是心懷畏懼,戰戰兢兢,而作為世人中的一員,我更是自卑。我總是用微笑來偽裝自己,將敏感和煩悶隱藏在內心深處,就這樣我成了一個搞怪滑稽的怪人。

我們都是葉藏口中的“世人”,我們也懦弱、古怪、膽小、狡詐,我們就只是個人呀,生活抑或活下去都是艱難的,那些支撐生命的東西必須也只能仰仗周圍的給予。

世界是千奇百怪,光怪陸離的,想要的往往得不到,而不想要的往往俯首即拾,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按著自己的意願去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