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詩《紅旗頌》的創作者,呂其明的人生故事

呂其明,我國老一輩作曲家,伴隨祖國從硝煙戰火中走過,用赤子之心譜寫一篇又一篇史詩的文藝界前輩。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歲月中,他先後為200多部影視劇作曲,創作了《紅旗頌》《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誰不說俺家鄉好》等300餘首不同體裁和形式的音樂作品,是中國樂壇的風雲人物。


呂其明年少參軍,與新中國一同成長,也曾歷經風雨和坎坷,但始終心懷感恩,將為祖國、為人民而寫作作為自己終生的崇高天職和神聖使命。而他輝煌的一生,與他得以實現的“四個夢想”息息相關。

交響詩《紅旗頌》的創作者,呂其明的人生故事

資料圖:呂其明在創作


參軍夢
1930年,呂其明出生在安徽無為縣,他的父親呂惠生(皖北革命烈士)是受過大學教育的進步人士。呂其明8歲那年,國內正處於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父親更是為了抗日救亡運動而四處奔走,他自己也第一次見到了“大名鼎鼎”的新四軍。
當時,呂其明對這些揹著槍、掛著子彈袋的軍人非常感興趣。而新四軍的戰士們,也很喜歡跟眼前這個小鬼頭聊天。少年總是對新生事物充滿了憧憬,當得知新四軍中,也有像自己一般年紀,卻能“拿刀拿槍”打鬼子的小戰士時,呂其明的心中羨慕不已,也想成為其中的一員。
而他的這個參軍夢,在1940年以一種預想不到的方式成真了。那一年,呂惠生因登上國民黨追殺黑名單,帶著全家參加了新四軍,10歲的呂其明便到了新四軍抗敵劇團工作。從此,他投入了革命的大熔爐之中,跟著部隊行軍、演出,也為自己一生的走向奠定了基礎。
小提琴夢
1942年,著名音樂家賀綠汀來到新四軍駐地開展音樂指導工作,這令很多戰士激動不已,其中就包括了呂其明。某天晚上,呂其明聽到遠方傳來一陣優美的琴聲,隨即尋著聲源向外跑。當他跑到了村頭,只見在一棵大樹底下,每天為大家講課的賀綠汀正在拉琴,當即停下了腳步。

交響詩《紅旗頌》的創作者,呂其明的人生故事

資料圖:呂其明在部隊中

“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美妙的音樂。”時隔十多米遠,呂其明就這樣靜靜地聽著,深深陶醉在美妙樂曲之中。一曲終了,賀綠汀發現了坐在不遠處的呂其明,便走到跟前和他聊了起來。當得知呂其明只有12歲時,賀綠汀直言:“你現在正是學琴的時候,讓你父親想辦法給你買一把小提琴吧。”
自此,呂其明心中便埋下了一顆音樂的種子,更“害”上了小提琴的相思病。但苦於當時的條件,這個夢顯得有些奢望。直到1947年,呂其明被調入華東軍區文工團音樂分隊,分到了團中僅有的幾把小提琴中的一把。這可讓他心裡樂開了花,將其時時刻刻呵護在身旁,並追隨部隊踏上南下解放全中國的征程。
電影夢
在追隨部隊南征北戰的過程中,呂其明也接觸到了許多新鮮事物,比如電影。當時的華東軍區文工團中就有電影放映隊,且每每豎起“屏幕”放電影時,幕布前後總是人山人海,有時甚至多達數萬人。目睹部隊戰士和老百姓們挨在一起看電影、討論劇情這一壯觀場面的呂其明,心中總是澎湃萬千。
有一個想法,在他的心中醞釀已久——要是哪天自己也能搞搞電影就好咯。而這個電影夢,在新中國成立後也很快就實現了。1949年11月16日,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立,呂其明所在的一團全部轉業到了上海電影製片廠,自此與電影結接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不解之緣。


剛剛脫下軍裝時,呂其明的心中滿是不捨。但很快他便將其轉化為動力,積極投身到電影事業中,在《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水鄉的春天》《鐵道游擊隊》《紅日》《家》《白求恩大夫》《霓虹燈下的哨兵》《廬山戀》《城南舊事》等一部部故事片、紀錄片裡,都留下了自己辛勤的汗水。
音樂夢
作為著名作曲家,呂其明筆下作品無數,影響深遠。而他的“音樂夢”,也是在前面三個夢想的相互影響下,最終實現的。1946年的某天晚上,當部隊所有人聽著剛繳獲而來的唱片入眠時,唯有呂其明沉醉在優美的旋律中:“我要是啥時候也能寫寫音樂就好了。”

交響詩《紅旗頌》的創作者,呂其明的人生故事

資料圖:呂其明在創作《紅旗頌》

上世紀50年代初,呂其明被單位保送到上海音樂學院學習,實現了音樂路上的一大跨越。參軍經歷的生活體驗,小提琴演奏的基礎,為電影寫音樂的動力,在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和昇華。畢業後,呂其明任上影廠作曲、音樂創作室主任,將他的滿腔熱情化為了一曲曲動人的旋律。

交響詩《紅旗頌》的創作者,呂其明的人生故事

資料圖:呂其明與《紅旗頌》


大氣磅礴的《紅旗頌》、“土味”十足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深情優美的《誰不說俺家鄉好》、抒情雅緻的《飛向遠方的故鄉》……縱觀呂其明的作品,無不飽含民族韻味和時代氣息,足足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他的音樂夢看似水到渠成,其實也是熬過了無數苦難,在生活中長期積澱才有的結果。
父親的教導、老師的啟蒙、部隊的磨鍊、學校的培養、黨的引領,人民群眾的滋養……呂其明常說自己是幸運的人,在人生的每個關鍵節點都有明確的方向,一生中的“四個夢想”還都圓滿實現了。

交響詩《紅旗頌》的創作者,呂其明的人生故事

資料圖:九旬呂其明

如今,已經年近九旬的他,依然沒有放下手中的筆。“人生的晚霞依然是美麗的、精彩的、有意義的。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紮根人民,紮根生活,創作出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奉獻給祖國、奉獻給黨和人民。”呂其明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