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宋代最著名道士,一首梨花詞仙氣十足,意境之美冠絕古今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化點心鋪“:寫文人,讀詩詞,講故事,這裡只講跟文學有關的事情;

他是宋代最著名道士,一首梨花詞仙氣十足,意境之美冠絕古今

丘處機,字通密,道號長春子,是全真教的掌教。作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位道士,丘處機被很多人中國人熟知,是因為金庸先生的武俠名作《神鵰俠侶》和《射鵰英雄傳》。在這兩部小說中,丘處機被描繪成了一位豪情萬丈武藝高強的道士和抗金護民的民族英雄。因此,很多人就誤認為丘處機只是小說中的一個人物。

事實上,丘處機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歷史名人。他不僅是一個道士,還是一個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醫藥學家和養生學家。在歷史上,丘處機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物,被南宋、金朝、蒙古帝國統治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所敬重,並因以74歲高齡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停止屠城而聞名於世。

他是宋代最著名道士,一首梨花詞仙氣十足,意境之美冠絕古今

​當時,蒙古騎兵每攻佔一個城市或一個國家,輕則大肆劫掠,抓獲戰俘和女人為奴隸,重則將滿城人口盡數屠殺。可是後來,當成吉思汗的子孫滅宋之時,卻少有屠城的。江南和中原的很多文化、建築也因此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丘處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

丘處機雖然是一位道人,但是他的文采也十分出眾,在文史上留下了很多優秀詞作,這首《無俗念 靈虛宮梨花詞》即是代表。它意境超凡脫俗,充滿了方外之人的超然氣質,冠絕古今。全詞如下:

他是宋代最著名道士,一首梨花詞仙氣十足,意境之美冠絕古今

​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萬化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瑤臺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這首詞仙氣十足,唯美至極,在金庸的小說《神鵰俠侶》中,被借用來引出故事的主人公小龍女。雖然小說賦予了這首詞以新生命,但無論從內容還是意境上,這首詞與小龍女的氣質堪為絕配。其實,它原本要讚頌的對象,便如詞的題目中所說的,是臨虛宮前那片潔白如雪的梨花。

他是宋代最著名道士,一首梨花詞仙氣十足,意境之美冠絕古今

​從古至今,不乏贊花之人。然而文人騷客與方外之人眼中所看之物,自然是不同的。這首《無俗念》雖然稱頌的是自然界中最普通不過的梨花,字裡行間卻彷彿叫我們看到了一位謫仙般的女子,氣質不凡,就像臨虛宮前冰天雪地時的浩氣清絕。這首梨花詞配上《無俗念》的詞牌真是極為貼切。

這首詞彷彿讓我們看到了一位飄然靈秀的梨花仙子。詩句開頭“寒食”兩字交代了是清明時分。此時,正是一年中梨花盛放之時。花瓣潔白似錦,清香瀰漫。“玉樹瓊葩堆雪”一句讓我們依稀看到成片的梨花林。試想一下,置身其中,猶如身處冰天雪地,抑或飄入蓬萊雲端,怎能不叫人生出如入天宮般絕俗的心境?

他是宋代最著名道士,一首梨花詞仙氣十足,意境之美冠絕古今

​之後一句“冷浸溶溶月”,則又清晰地描繪了詞人所處的場景:月下花白,浮光映月。月色映照下,成片的梨花似乎如錦緞般生出光澤,將天地襯得通透。白色本是容易反光的顏色,漫山的梨花,就像是白雪皚皚,將黑夜映照得宛如白晝。而枝頭那一朵朵小巧玲瓏的花朵,更是將一樹梨花點綴得宛如從天而降的仙子。

仙女不同於凡間女子的氣韻,正是梨花不同於其他花卉的氣質。那樣的差別,委實是萬般語言都難以描述的!也無怪乎金庸大俠要用這首詞來引出小龍這樣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子。彼時,正戰火瀰漫,身為一位出家之人,丘處機不也正是秉持著“不與群芳同列”的心境才安下這首梨花詞的嗎?

他是宋代最著名道士,一首梨花詞仙氣十足,意境之美冠絕古今

​詞作最後的“瑤臺歸去,洞天方看清絕。”彷彿是降世的仙子又重歸瑤臺,徒留下清絕脫俗的氣讓世人無法琢磨更,無法企及。而世間的梨花,說不定真是天上仙子下凡時留下的靈氣所化,才會有詞人所看到的那份潔白。可以說,整首詞以方外之人的眼光來寫梨花的雪白,真是氣質不俗,令人驚豔!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