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裡戲外」根據調研 3A遊戲玩家們越來越不喜歡在遊戲裡微交易

遊戲中的內購幾乎已經成為了現代3A電子遊戲中的一種標配,從只允許少數玩家線上遊玩的諸如《收穫日》到完全沒有線上內容的《刺客信條》中都有。有些只是為了讓人物好看一點(有時候玩家自己都看不到),另一些時候玩家們只是想避免多如牛毛收集元素。

「戲裡戲外」根據調研 3A遊戲玩家們越來越不喜歡在遊戲裡微交易

到目前為止,各大遊戲公司都從這種出售遊戲之外的內部經營中收穫的盆滿缽滿——暴雪前幾日就公佈他們上個季度通過微交易收穫了7億美金。在整個2018年中,PC遊戲的收益中有85%來自內購微交易,主機市場的收益中也有48%來自於此。

玩家們在購買遊戲之外簡直成為了"廠商的奶牛",必須要為廠家額外的經營項目掏出"贖罪券"錢。但這樣的情況顯然不可能一直持久下去——根據著名調研機構SuperData的調查顯示,微交易帶來的收益只有移動端在過去的一年裡增長了,PC端和主機端則完全進入了停滯甚至倒退。

「戲裡戲外」根據調研 3A遊戲玩家們越來越不喜歡在遊戲裡微交易

著名兩款內購遊戲《命運2》以及《FIFA 20》中,氪金的玩家們只佔全部玩家的49%。但其中真正願意花費真金白銀提升實力的玩家們只有2%左右,剩下47%的玩家們雖然有氪金但並不是那麼的情願——手遊玩家們應該理解,很多氪金獎勵便宜且誘人,有些甚至能讓人朝思暮想到睡不著覺。

如今主機PC端玩家們越來越不願意氪金的情況顯然也會影響很多公司的決策,而這也代表著玩家們組成的轉變。越來越多、越來越低門檻的遊戲充斥整個市場,手機遊戲的盛行絕對可以將玩家們用於遊戲的資金佔走一大部分。

「戲裡戲外」根據調研 3A遊戲玩家們越來越不喜歡在遊戲裡微交易

市面上很多需要氪金的3A遊戲,例如《使命召喚》、《FIFA》等等都是年貨性作品,在這些遊戲中氪金買來的東西有些時候使用的週期可能真的不如某些手機遊戲長。育碧單機遊戲中的氪金更是隻會讓玩家們感到花了冤枉錢。

玩家們以前可能還會被高額的回報吸引到,但現在玩家們有太多的遊戲選擇,你非要氪金才能變強的話我寧願選擇一些其他的遊戲。育碧的《幽靈行動:斷點》的慘敗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如此:遊戲中那麼多為難玩家的地方都需要氪金解決的話,那我就不玩這款遊戲了。

「戲裡戲外」根據調研 3A遊戲玩家們越來越不喜歡在遊戲裡微交易

更何況很多遊戲中氪金項目,尤其是很多手機遊戲中的648一單,要好幾單才能得到想要東西的項目,這些錢能夠買多少個《死亡擱淺》、《荒野大鏢客》或者買多少個主機呢?當然了,蘿蔔白菜各有所愛,自己的錢愛怎麼花怎麼花,只不過高中政治就告訴過我們"理性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