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應觀,我國曆史上唯一記述治黃史的廟觀,黃河文化的代表之一


嘉應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我國曆史上唯一記述治黃史的廟觀,也是河南省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清代建築群,文化內涵豐富,是黃河文化的代表之一。

嘉應觀,俗名廟宮,又稱黃河龍王廟,是雍正皇帝為治理黃河水患,御祭龍王,特下詔書建造的行宮、廟觀。始建於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歷時四載。

嘉應觀位於河南焦作武陟縣城東南12公里處,距焦作市區35公里,總面積9.3平方公里。

始建於清雍正元年,是雍正皇帝為祭祀河神、封賞歷代治河功臣,而修建的的座集宮、廟、衙三位一體黃淮諸河龍王廟,建築風格形似故宮,主要包括山門、御碑亭、治河功臣殿、中大殿、禹王閣等,規模宏大。

清朝的建築技術在唐宋元明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和提高,並形成了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最後一個高潮。

清朝的"建設部"(工部)頒佈了營造官書《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制定了系列技術規範。河南的工匠大多不嚴格按《則例》的規範,而是因襲傳統手法,根據自身經驗去幹。

因此河南的絕大多數清代建築都具有鮮明的河南地方特點,如少林寺、風穴寺、白馬寺內的清代木結構建築,以及開封山陝甘會館、洛陽潞澤會館、周口關帝廟等雕刻精美的群體建築,都是如此。

嘉應觀是由朝廷派來的御匠負責施工的,當然嚴格按照《則例》建造,所以是"原汁原味"的清朝官式建築群。除嘉應觀外,河南還有兩處這樣的建築。

登封市中嶽廟、安陽市袁墳(建於民國初年,但忠實保留了清代官式建築特徵)。著名古建築專家祁英濤先生到嘉應觀考察時特別指出,嘉應觀各殿內的清代原始彩繪非常珍貴,在北京已難尋覓。

祁英濤先生說的清代原始彩繪,主要指的是中大殿天花板上的65幅圓形彩繪龍鳳圖。圖中龍騰鳳舞,姿態各異,色澤如新,是典型的前清滿族藝術風格。

更奇特的是這個天花板不見蛛網,不粘灰塵,鳥蟲不進,所以當地老百姓把中大殿叫做"無塵殿"。民間傳說,因為該殿內藏有避塵珠,才有如此效果。但實際上可能是因為天花板是檀香木的緣故。

嘉應觀

嘉應觀

嘉應觀

嘉應觀

嘉應觀

嘉應觀

嘉應觀

嘉應觀

嘉應觀

嘉應觀

嘉應觀

嘉應觀

嘉應觀

嘉應觀

嘉應觀

嘉應觀

嘉應觀

嘉應觀

嘉應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