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上那些高精尖的醫療黑科技

昨天發了文章《 》,沒想到還挺受歡迎。不過呢,也有朋友說,進博會那麼大,你就看到這麼點新產品嗎?

確實,進博會太大,兩天時間只逛了一個局部。於是,我昨天第三次走到進博會,又找出幾個前兩天沒有看到的醫療黑科技。

手術機器人

出發之前,我在朋友圈看到復星集團創始人郭廣昌在進博會的一段視頻,使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試圖完成一個蒙娜麗莎的拼圖,雖然失敗了,但看著很有意思。

於是,我也準備去試試身手。但到了復星展臺,才發現拼圖已經換為一朵鮮花的裁剪,上去試了一把,雖然放大鏡將界面放大10倍,但新手確實不容易掌握,需要高手才能精細化操作。

這個達芬奇手術系統,是美國FDA批准的首個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系統,全球已有超過5000臺,分佈在66個國家,已進行600多萬例手術。具有術中創傷小、術後疼痛輕、恢復更快的優點,因更讓患者受益。

復星展臺上還展出了一款最新的ARTAS植髮手術輔助機器人,已經獲得FDA和NMPA批准,用於微創植髮手術。

進博會上那些高精尖的醫療黑科技

植髮手術取發時需要保持毛囊完整才能保證成活率,人為取發可能造成較大損傷。而這款機器人採用AI輔助定製手術方案,在單次手術中可精確提取數千單位毛囊,植1500根頭髮僅需1小時,移植的頭髮成活率可達95%以上。

據介紹,傳統醫生需要經過3到4年的歷練才能熟練植髮,而這款機器人經過5到6次的訓練就能上崗。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脫髮人群數量已超兩億人,而且,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脫髮。2017年全國植髮行業營業額已達到92億元,2018年可能超過100億。

看了植髮機器人,再看了看上一個的視頻,一個念頭在心中閃過:郭老闆也可以考慮用一下自家展品的服務啊。

便攜式超聲

飛利浦展出了一款便攜式超聲Lumify,通過“探頭即超聲”的簡便應用,只需要一個探頭搭配手機或者iPad就可以進行檢查。在急診科或任何室外場所,都可以得到高質量的超聲成像,不同的超聲探頭可以滿足心臟成像,腹部、婦產科b超和快速檢查、以及穿刺術和線放置等操作,為診斷提供幫助。

進博會上那些高精尖的醫療黑科技

通過網絡還可以把圖像傳輸共享給遠方的醫生,這對於昨天所說的送醫下鄉也很有價值。

進博會上那些高精尖的醫療黑科技

便攜式超聲Lumify 是飛利浦“5G賦能互聯關護”展示區的一部分,這個展示區展現5G技術在遠程監護、精準室內外定位、通信、連接和遠程干預等方面的特性,其他展品還有AED解決方案和獨居老人護理解決方案等等。

自動體外除顫器

心血管病是威脅我們生命的第一大殺手,很多病人在公共場所發生心臟驟停,往往因為搶救不及時而失去了生命。多年來坊間流傳一個統計數據,中國每年死於心臟驟停的人數多達54萬,平均每1分鐘就有1個,而中國心臟驟停的搶救成功率不到1%,而美國的數字是15%。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目擊者現場施救是否得當。

心臟驟停後,有“黃金4分鐘”原則:當病人倒地,如果在4分鐘之內進行搶救,成功率就比較高,超過4分鐘,搶救成功率會大大降低。

進博會上那些高精尖的醫療黑科技

飛利浦展示的這一款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操作便捷,能夠自動感知暈倒的病人心律是不是需要緊急放電除顫,沒有醫學知識的普通人也可以用它救人。

在5G的環境下,基於雲端的AED遠程設備管理服務範圍也將進一步擴大,AED本身也可以配備高清攝像頭,為現場施救者提供遠程指導,以提高施救的成功率,並將收集到的患者數據同步傳輸至急救中心,為後續診療提供數據支持。

獨居老人護理解決方案

老齡化日趨嚴重,老人照料,特別是獨居老人的護理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飛利浦推出“獨居老人護理解決方案”,包括內置傳感器的可穿戴設備和遠程關護服務。

在5G物聯網的支持下,如果老人在家中發生意外,可以監測跌倒、實施報警且精準定位跌倒位置,在緊急情況下,系統匹配的救護人員還能夠獲得授權,人臉識別開啟獨居老人的門禁,對患者實施及時救助。

全球體積最小的心臟起搏器

中國心律失常患者人數超過一千多萬,隨著老齡化趨勢的加快,心律失常發病率快速提升。

對於心跳過慢的患者,植入心臟起搏器是唯一有效治療的方法。

進博會上那些高精尖的醫療黑科技

美敦力在進博會上展出了一款“全球體積最小的心臟起搏器”——Micra,體積僅有維生素膠囊大小,比傳統心臟起搏器減小 93%,重量僅約 2 克。

展臺工作人員介紹,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過程歷時約 30 分鐘,患者術後可快速恢復正常活動,預計兩天內即可恢復日常工作生活。

進博會上那些高精尖的醫療黑科技

Micra 無需電極導線就可以進行起搏療法治療,植入心臟後可以附在心臟內壁上,通過發出電脈衝使患者恢復健康心跳頻率,穩定提供生命“源動力”。植入體內後可用12年,之後也無需取出,可再植入新產品。

Micra已獲NMPA批准,預計2019年年底正式進入醫療機構使用。

艾滋病新藥



前兩天看到了腫瘤、罕見病、流感領域的創新藥,昨天在葛蘭素史克(GSK)的展臺,發現艾滋病也即將有新藥了。

過去的20多年,隨著科學的進步,艾滋病已從一種致死性疾病轉變為一種可控的慢性疾病。

目前比較常用的治療方法,是每天一片藥。比如GSK展出的綏美凱,就是每天一片即可控制病情,並長期生存。這一款藥是2017年獲批的。

進博會上那些高精尖的醫療黑科技

展臺工作人員介紹,GSK有一款新藥叫Cabotegravir(CAB),估計明年年初就可以在美國FDA獲批。CAB是一種注射劑,每兩月打一針就可以控制病情,這對於艾滋病治療來說,也是一次革命性的進步,能夠大大降低患者的服藥負擔。

也許,艾滋病能夠完全治癒的那一天,也不會太遠了。

細胞療法CAR-T

復星醫藥和Kite公司合資的復星凱特在進博會展出了CAR-T療法Yescarta。

2017年,諾華和Kite公司(Kite已被吉利德以119億美元收購)的兩款CAR-T療法分別在FDA獲批。在中國,這一療法仍處於臨床試驗中。

進博會上那些高精尖的醫療黑科技

CAR-T療法是腫瘤治療領域最新的創新療法,原理是從患者血液中抽取能夠殺死癌細胞的T細胞,在體外用基因工程技術加入一個能識別腫瘤細胞並且同時激活T細胞的嵌合抗體,並培養、擴增,然後再輸回體內。從而激發自身的免疫細胞去殺死癌細胞。

CAR-T療法價格昂貴,在美國售價40-50萬美元。但是對於血液腫瘤,預期效果好,被認為是未來腫瘤領域最有前景的療法之一。

2012年,六歲的美國女孩艾米麗·懷特海德(Emily Whitehead)身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幾輪化療都無效,在生命垂危之際,成為全球第一位接受試驗性CAR-T療法的兒童患者,奇蹟般獲得新生,體內的癌細胞完全消失了,至今沒有復發。

進博會上那些高精尖的醫療黑科技

△艾米麗·懷特海德,資料圖。

結語

昨天的清單以大設備為主,而今天這幾個產品,很多是往“小”發展,有時候,越“小”越高級。

但有一點跟昨天說的一樣,它們要麼是往高精尖發展,提供更好的診斷和質量,要麼是試圖為中國醫療資源分配不平衡提供一個解決方案。

無論是現代醫療,還是未來醫療,最終的目標,都應該是要增加患者的獲益。

王吉陸|撰稿

八點健聞微信訂閱號:HealthInsigh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