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城市,炒房者終被套牢

三四線城市,炒房者終被套牢

對於三四線的購房者來講,這樣的購房畫面似乎並不陌生。售樓處人滿為患,一車車的外地購房者瘋狂進入,即使是本地購房者想要買房也是愛答不理。買房不看價格,基本上只要有房就購買,有些購房者在售樓處直接就開始了左手倒右手的買賣。當然,現在的市場這種場景已經沒有了,但是在兩三年前,炒房之風盛行時,這樣的場景並不少見。

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講,在此輪調控週期裡,本身就是去庫存的重點,加之一二線城市的擠壓,越來越多的群體進入三四線購房,一些是由於居住需求,另一些則是瘋狂的投資。而經過了兩年多的調控之後,樓市開始迴歸平穩,對於炒房者的各種政策也越來越嚴格,這些炒房者也難逃被套牢的命運。

首先,從價格角度來講,當下的三四線城市房價基本上已經過萬,也都實現了價格翻倍,但是這輪漲幅最快的時期其實並沒有多長時間,前期的炒房者已經變現離開,後來的購房價格也並不全是低價。一些項目瘋狂漲價的情況下,兩三年的時間幾乎已經沒有了價格的波動。其次,這些炒房者重點選購的項目基本上是三四線價格和價值相對較低的項目,畢竟對於核心區域的房產來講,無論是價格還是購買條件都是相對嚴格的,那些真正能夠炒作的項目,一大部分也是問題項目。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當下市場能夠接盤的群體越來越少,一方面是價格因素,另一方面也是真實的購房需求。

在此輪的購房週期裡,基本上已經透支了五年以上的購房需求,無論是按照正常的價格走勢還是年度購買需求,炒房週期裡都讓本地購房者進入透支的狀態,不然也不會出現所謂的六個錢包買房的言論。而且對於本地購房者來講,他們深刻的瞭解到哪些是炒房的項目哪些是保值的項目,對於這些項目的購買都非常謹慎。

而對於炒房者來講,一方面是政策的限制,房產並不能交易。另一方面是價格的影響,本身寄希望炒房能夠賺一筆,但是各項成本疊加之後,房子想要出售就必須降價,而降價幾乎相當於白炒房,因此大部分也都是長期持有。現在我們看到三四線城市,一些新交房的小區,幾乎沒有人入住,這樣的房子即使是價格再高,那麼對於本地購房者來講,也並不會在考慮範圍之內,畢竟房子是用來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