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深处」人偶同台500年 世界最独特的木偶戏后继无人面临失传


2010年7月上旬,海南北部的一个小村,一台木偶戏正在上演。海南木偶戏当地称为“公仔戏”,据说已经有500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非常独特的表演方式。与普通木偶戏不一样的是,海南木偶戏表演者出现在舞台上,人偶同演,互为一体,合扮同一角色,人偶交叉表演,自成一派。

海南木偶戏的表演中,表演者的身形很讲究。整体看来,很像是一种带着木偶上台的歌舞剧,被称为“世界罕见,中国一绝”的戏曲品种。“公仔戏”在海南流传四、五百年而不衰,它溶文学、美术、音乐、戏曲为一体,是传统艺术的瑰宝,具有较高的审美、娱乐和社会等价值,堪称世界最特别最优美的木偶表演之一。

演出开始前,工作人员会将木偶拿出来整理摆放好。这些木偶分为,偶像有生、旦、净、末、丑、佛祖、女娲、海龙王、圣母、雷公、雷婆、老虎、仙女等数十种。


演出开始前工作人员将木偶排放好。演出开始后,每名演员要操作很多个木偶,演员转场时要迅速准确的找到木偶。

木偶的表演程式有手势摆动、拱手作揖、跺脚、拂袖、跪马、射箭、玩扇花,罢牛耳、打虎架、滚翻,眼睛转动,嘴巴张合、双手抓拿等10多种,根据剧情的需要灵活运用。

公仔戏的公仔就是木偶的头部,都是用木头雕刻而成的。早些时候,公仔头部都比较小,大约30厘米左右,上半身则是用藤条竹篾编织成肩膀,双手也是用木刻而成的,穿上宽大的戏袍遮掩住下半身,然后用靴、鞋代脚,木偶身上插的木棍或藤条放在靴、鞋后面,直插入头部藏于体内,以便操纵者掌握,靴、鞋也可以遮住操纵者的手。到了后来公仔头部和身体内还设有机关,让眼睛能随之转动,嘴巴能够闭合,舌头能够伸缩自如。


演出开始前,所有登台演员都要认真化妆。演出中,演员一般会有大段唱白,这些演员除了会操纵木偶外,还要求是戏曲演唱行家。

由于“人偶同演”的奇特风格,每一个表演者都需要认真的戏妆。海南木偶戏内容可大概分为三类:武戏、文戏和现代戏。

演出开始前,工作人员将木偶排好候场。演出开始后,前台演员会依次取木偶登场,所以木偶排的次序很讲究。

演出开始前,几个村里的小朋友,摸到后台来,对木偶充满好奇。海南公仔戏“木偶戏”、也称为傀儡戏或手托木头戏,据说起源于元代,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品种之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2010年7月上旬,海南北部某村里要上演木偶戏,村里的老人将庙里的塑像也请了出来。意为让神灵也品味,这幸福的热闹。

2010年7月上旬,海南北部某村木偶戏还没有开场,周边村庄赶来的观众,将现场挤得满满的。在当地,举行这种演出的明目很多,节假日、生日、结婚、搬新家、考上大学、等喜庆活动,戏班根据不同的喜庆活动演出不同的剧。

赶来看戏的时尚青年,但年轻人来看的是热闹。据说这些年,有着悠久历史的海南木偶戏青年观众流失严重,而表演者从业者也出现青黄不接,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一行业。

演出结束,谢场。海南木偶戏独特之处,演员一人一偶,按照剧情登台表演,时而以偶为主,耍尽偶味,情趣盎然;时而人偶合作,协调和谐,变化多姿:时而由人替演,弥补木偶的不足,保证动作的连续情和完整性。

本组图片拍摄于2010年7月,当时就有担忧,这种数百年孕育出来的独特艺术形式,在现代娱乐产业的冲击下,还能坚持多久?感谢您耐心阅读原创栏目【硬盘深处】,本期作者郭铁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