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部門提升服務質效為民企發展添動力

本報記者 蔡巖紅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包括民營企業和個體經濟在內的民營經濟納稅人新增減稅9644億元,佔新增減稅總額的64%,受益最大;受減稅降費政策拉動,新設民營企業超過500萬戶,增速近10%。

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做好服務民營經濟發展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稅務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效,優化服務體驗,全力推進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地,為民企發展添動力。

減稅降費禮包接踵而至

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是今年黨中央、國務院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後,稅務總局第一時間在全國範圍組織開展稅收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大調研大走訪活動,問需問計問策,並配合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相關部門,緊鑼密鼓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切實減輕包括民營企業在內市場主體的稅費負擔。

今年1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推出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措施。4月,深化增值稅改革正式實施。5月,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細雨潤物,民企有聲。“減負力度大,民企有信心,發展動力足!”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汪滔如是說。在減稅降費政策密集落地的2019年,無數民營企業如大疆科技一樣,正用自己越發蓬勃的生命力,回應著來自減稅降費的浸潤。

“一年前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我作為唯一一家與會的環保企業被安排發言。如今大家最為期待的進一步減稅降費政策得以落地,國家不但給民營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更是給民營經濟送了一個大禮包。”安徽艾可藍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屹感受頗深地說,公司2019年預計減稅規模達2200多萬元,節省下來的資金將全部投入研發創新。

與劉屹一樣,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同樣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王傳福說,一年來,一個個減稅降費“大禮包”接踵而至,不斷證明著國家讓利於民、讓利於企的決心。在稅收優惠政策的持續加碼下,比亞迪發展迅猛、持續盈利。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營收同比增長5.44%。

美洲稅收管理組織執行秘書長馬西歐·威爾第認為,中國近期實施的減稅降費政策是稅制改革的成功案例,會有效刺激消費,促進企業擴大生產,最終涵養稅源,值得各國學習借鑑。

出臺便民辦稅繳費舉措

“現在我5分鐘就能網上搞定申報,稅額計算和信息校對也能自動完成。和過去相比,辦稅更快捷、更準確、更方便了!”從事財務工作25年的大連龍之鐸服裝有限公司會計劉豔有著切身的感受。

不止是申報,發票領購上的變革也讓廣大民營企業納稅人感受到了便利。“自助辦稅服務廳24小時全天候自助開放,辦稅都不用排隊了!”福建省遠大混凝土有限公司辦稅員高揚登說。

據記者瞭解,在推動減稅降費政策落地過程中,稅務總局與相關部門圍繞民營企業發展所需所盼,不斷細化完善配套措施。去年11月中旬,稅務總局專門出臺《關於實施進一步支持和服務民營經濟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26條具體措施,獲得民營企業廣泛好評。

今年,在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稅務部門針對納稅人、繳費人在辦稅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先後出臺了兩批20條便民辦稅繳費舉措,取消了25項稅務證明事項,修訂出臺了《納稅服務投訴管理辦法》,從申報繳款、便捷辦稅、發票使用、跨部門合作等方面,提升服務質效,優化服務體驗,確保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地落細落到實處,進一步增強納稅人和繳費人的獲得感。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各地稅務局紛紛創新舉措,進一步提升納稅人和繳費人獲得感。

“廣大民營企業是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者,稅務部門通過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等一系列實打實硬碰硬的政策措施,積極釋放政策制度紅利,成為今年我國經濟向內要動力、激活力、促發展的關鍵一招。”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樊勇坦陳。

近日,全國31個省(區、市)200個城市的41275家企業參與、全國工商聯組織調查發佈的《2019年萬家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全國營商環境整體持續向好,廣大企業對減稅降費政策總體效果表示滿意,特別是對雙創服務中的稅務服務最為滿意。

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更足

“沒想到依法誠信納稅可以幫助得到低利息、無任何手續費的信用貸款,大大緩解了公司的流動資金壓力。”提起獲得貸款的情形,經營“Q+life”家居生活超市的雲南宅鮮配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保欣仍記憶猶新。如今該公司已累計貸款200萬元。

讓像“宅鮮配”這樣誠信納稅小微企業受惠的融資產品,來自建設銀行雲南省分行“雲稅貸”。該地稅務部門與建行創新“稅銀互動”合作形式,將企業的納稅信用與融資信用相結合,有效破解了企業融資難。

“銀稅互動”構建了企業、銀行、稅務的良性生態系統,通過共享納稅信用信息來實現稅銀合作,共同幫助小微企業融資,打破了“企業盼著資金以擴大生產,銀行拿著錢不敢冒險”的雙向難題,實現了“三方共贏”。

據瞭解,目前全國已有近900家銀行金融機構與省級稅務機關簽署了合作協議,其中近一半實現了線上“銀稅互動”,貸款產品審批時間由“幾個月”縮至“幾分鐘”。

在浙江,稅務部門對確有特殊困難而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民營企業,依法辦理稅款延期繳納,積極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壓力。

“我們民營企業得到了力度空前的稅收政策支持,讓企業發展的信心更足了。”浙江常山眾卡運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擁軍說,企業近期向稅務局申請延期繳納稅款共計3560萬元,稅務機關2個工作日內就完成了審批,解決了企業燃眉之急。

絕大多數小微企業都是民營企業,為更好地精準服務民營企業,稅務總局專門設立了小微企業服務處,全國稅務機關12366納稅服務熱線均開通了民營企業專線,8000多家辦稅服務廳全部指定專門部門或窗口建立全國統一規範的中小微企業訴求和意見受理快速反應機制,以確保企業涉稅訴求有處提、疑惑有人解、事項有人辦。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直言,中小企業能否在市場競爭中爬坡過坎、健康發展,關鍵在企業內生動力。而稅務部門通過與銀行共享納稅信用評價結果,大力推廣“銀稅互動”、推行發票信息“一站查”等舉措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切實為包括廣大民營企業在內的中小企業成長提供了新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