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好建材專賣店 要聚焦利潤和人才

進入2019年,家電連鎖品牌和品類都在做深度的整合。原來在衛浴和廚電做雙展位甚至多展位的品牌,都在做整合,儘可能地將一個品牌的產品綜合在一個展廳。廚電區域的品牌由十多個減少到了十個之內。這種整合的背後其實就是因為業績的下滑幅度過大。

建材家居渠道的規模下滑雖然低於家電賣場的降幅,但是所有的品牌都在做門店的調整。品牌運營商要做好聚焦,聚焦利潤和人才團隊的培養。專賣店的利潤,來自於銷售額與費用投入的合理比例。廚電品牌運營建材家居賣場,目前一線品牌在北京核心建材賣場的租金普遍在五六萬元左右。這是個硬成本。一個品牌運營商有十家店面,每月給品牌打款400萬元,以前肯定能帶來600萬或者800萬元的銷售回款。所以營銷總監這個層面只要做好大的佈局,讓每個店達到預計的規模就可以了。

開好建材專賣店 要聚焦利潤和人才

現在,同樣每月給品牌打款400萬元,回款可能只有500萬元,每一筆開銷就必須精打細算了。所有的費用都要嚴格審核,小到業務人員報銷的費用,大到活動費用的投入。例如,某個專賣店做一次活動,需要投入1萬元的費用。以前,店長策劃出一個活動方案,市場部很快就能夠同意,根本無需上升到總監級的審核,專賣店的自主性很大。現在,同樣的活動,不管活動投入的費用是多少,營銷總監都要親自審核,看一下預算和大致的收益預期,怎麼執行,都需要誰來參與才能提高銷售額。換句話說,專賣店的運營正在從粗放走向精細化,從而提高專賣店的利潤率。

開好建材專賣店 要聚焦利潤和人才

提高營銷能力和開源節流的目的是活下去,除了堅持,還要更加努力,才能活下去。因為競爭對手也在堅持。同樣的活動,去年做了,今年還要做,而且今年必須要比去年做的更好,才能比競爭對手有優勢,才有活下去的機會。

除了要提高營銷能力和開源節流以外,提高人的素質也是核心。目前大多數代理商團隊的核心都是80後和70後,90後的幾乎很少。同樣一個導購員,以前在家電賣場裡,只要懂產品,會察言觀色能賣貨就可以。現在,建材專賣店的導購員是一個綜合能力非常強的角色。除了銷售產品的基本素質,導購員還具備表格製作,用PPT撰寫工作報告等文案性的工作。在執行了店長制之後,店長還要具備業務能力,要會做產品報價,能策劃活動。建材專賣店的店長成了公司的核心,一方面要與公司做溝通,上行下效,同時要做好店面的銷售,最後,還要代表公司與賣場的中層管理人員做對接與協調。也就是說,專賣店的人員配置在減少,每個人承擔的職責卻在增加,能力要求也更多,要成為全性能人才。

儘管團隊的質量需要提高,但現實情況是,90後已經把家電零售淘汰了。一方面因為待遇低,品牌和代理商的一線都招不到優秀的人才;另一方面,市場對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想提高團隊能力,不提高工資待遇,代理商將面臨人才枯竭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