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机史上磁带的谢幕:从裕兴万用游戏卡到裕兴超级学习卡

由于中国的八位机硬件发展和国外大概存在十年的差距,所以除了八十年代末中华学习机的那批用户以外,国人对于磁带存储技术的接触并不多。然而,在中国主机史上几乎被“象征性歼灭(symbolic annihilation)”的磁带,也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通过国内厂商开发的黑科技有过惊鸿一瞥的垂死挣扎。除了一大批消失的声像磁带和CBASIC磁带辅助教学软件以外,还有一些存在磁带里的游戏软件,通过DIY烧录的方式,来到玩家的身边。

1990年,北京四达技术开发中心、四达智能设备厂研制出了普里奇声像教学系统的同时,北京裕兴机械电子研究所研制出了“万用电子游戏卡(CN90205281)”以及“带有软驱接口卡插槽的万用电子游戏卡(CN90217951)”并为这两款技术申请的专利。由于年代久远,笔者只能找到一张万用游戏卡的图片:

中国主机史上磁带的谢幕:从裕兴万用游戏卡到裕兴超级学习卡

那是一个随便一张FC游戏卡都要卖一两百块钱的年代(199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10元),用今天的物价水平衡量,当年一张FC游戏卡大概得花掉现在的1413-2827元。买得起游戏机,未必能够买得起游戏卡,当然多数家庭还是连游戏机都买不起。裕兴顺势推出“万用电子游戏卡”。根据资料,这款万用电子游戏卡的售价为198元,相当于一张普通FC游戏卡的售价,但是由于用户可以把专用游戏磁带上的程序灌入万用卡中,使得更换游戏卡的成本从一两百元降低至了几元钱,所以还是受到了市场的极大关注。万用电子游戏卡的外观和一般的FC游戏卡差不多,特点是一般的FC游戏卡采用的是ROM芯片,而万用电子游戏卡采用的是可读写的RAM芯片构成的游戏程序存储器、预留程序存储器和字符、图形存储器。通过3.5mm的数据线和普通录音机相连接,将录在磁带上的各种游戏程序写入万用电子游戏卡的RAM芯片中,使得该卡可长期保存已被录入的游戏节目,后期带软驱接口卡插槽的可以转录与中华学习机软驱兼容的软盘游戏程序,具体连接见下图(孙立军,1992):

中国主机史上磁带的谢幕:从裕兴万用游戏卡到裕兴超级学习卡

万用电子游戏卡的“万用”还体现在它对普里奇声像卡的兼容性上,只需要在游戏录入状态,将游戏机复位键按住,同时把万用卡的转换开关拨到上方“游戏状态”就可以了。裕兴对于这款万用电子游戏卡际遇的厚望是清晰可见的,当时价格因素是制约国内游戏机市场发展的主要羁绊,将游戏机/卡的生产成本降低下来是最直接的活跃国内市场的手段,所以业界的主要功夫都花在拆卡、改卡、制卡之上,而磁带相较于软盘和硬盘来说,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计算机外部存储设备。所以在其他学习机厂商开始思考抛弃磁带技术的时候,裕兴还是让磁带发光发热了一阵子,以至于后来裕兴在推出一体式学习机的时候,还将万用电子游戏卡的功能整合进了新一代的“超级学习卡”之中。

中国主机史上磁带的谢幕:从裕兴万用游戏卡到裕兴超级学习卡

“超级学习卡”是一张32K容量的学习卡,融合了裕兴的游戏开发系统、万用电子游戏卡、声像卡和BS中西文程序卡。该卡最大特点是有两个扩展插座,一个是程序扩展插座,一个是内存RAM扩展插座。前者最大可支持256K的ROM,后者最大可支持32K的RAM。

中国主机史上磁带的谢幕:从裕兴万用游戏卡到裕兴超级学习卡

中国主机史上磁带的谢幕:从裕兴万用游戏卡到裕兴超级学习卡

至此,80年代末配套中华学习机生产的磁带软件、为普里奇声像卡生产的配套声像磁带、以及部分厂商生产的CBASIC磁带辅助教学软件,也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在中国的主机史中划下句点。时至今日,这些磁带除了在一些机器的外包装的印刷说明或者系统里的蛛丝马迹以外,几乎遍寻不着。比如金字塔学习机外包装的声像磁带和CBASIC磁带辅助教学软件目录:

中国主机史上磁带的谢幕:从裕兴万用游戏卡到裕兴超级学习卡

中国主机史上磁带的谢幕:从裕兴万用游戏卡到裕兴超级学习卡

还有和声电脑学习机系统里的“磁带辅助教学软件”操作说明:

中国主机史上磁带的谢幕:从裕兴万用游戏卡到裕兴超级学习卡

【参考文献】

1. 孙立军(1992)。《裕兴万用游戏卡的原理及使用》。《家用电器》,第五期,20-21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