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宫怨的一首千古妙品,20字无一“怨”字,却“尽得风流”

西汉时期,班婕妤因为失宠而居住在长信宫中,曾作《自悼赋》,其中有句云“

华殿尘兮玉阶苔”,到了南朝齐时,谢朓取此句此意而为《玉阶怨》诗。而从郭茂倩所编著的《乐府诗集》来看,《玉阶怨》与《婕妤怨》、《长信怨》等曲子,都是专门写“宫怨”的。

李白下面这首《玉阶怨》,即为拟谢朓诗而作,但是创作的年代已经不详。

李白写宫怨的一首千古妙品,20字无一“怨”字,却“尽得风流”

李白的这首小诗,写一位佳人孤寂惆怅的心情,虽然曲名中有“怨”字,但是诗中却全无该字,而妙在读完却能够感到深深的惆怅之情,诗虽短,但是艺术水平却极高,深远幽邃,可谓是古诗中的上上精品佳作。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首二句“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写佳人无言地站在台阶上,以至于冰凉的露水将罗袜都浸湿了。其实此处便见“怨”情之深,因为夜色渐浓,佳人却在外伫立,所等待的是谁呢?而以“罗袜”写佳人,是化用了曹植的“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句,由此也可见佳人之身份地位。此二句一出,虽不见人,却将幽怨之情全部倾诉了出来。

李白写宫怨的一首千古妙品,20字无一“怨”字,却“尽得风流”

而后,佳人终于知道所等之人不会来了。所以她由帘外而回到帘内,“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可是落下帘幕之后,她又忍不住望着天上的明月。是人怜月的孤单,还是月怜人之孤单呢?或许是相互可怜吧。明月孤独,人也孤独,人的孤独,只有月知道,月的孤独,人也能深深地体味到,所以她一直望月。由此,不见“怨”而所“怨”者极深矣。

李白写宫怨的一首千古妙品,20字无一“怨”字,却“尽得风流”

后二句极妙者,乃是“却下”二字,一个转折,好像要一笔荡开,将“怨”也荡开,可是在读者看来,此处的下帘,更显凄苦之情,如此难眠的长夜,怎么去消磨呢?她怎么样也睡不着,所以才一直看月。李清照的词句曾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处之意,不就是一样的遭遇吗?

李白写宫怨的一首千古妙品,20字无一“怨”字,却“尽得风流”

此诗的另一个妙处,是全篇不见人物的面容和心理,而只以人物的行动入诗,短短四句,却能将读者引入到幽深微妙的境界中,并将所要传达的感情,以一种感觉表现了出来,留下无限想象之情,无限幽深之深意,婉转凄恻,余韵非常。诗评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李白这首诗,可谓是极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