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競爭 禾望謀局光伏平價時刻

歷經2018年“531”巨震,控節奏、控規模成為光伏產業新一輪週期的核心主旋律,由此頂層設計引導產業發展向競、平價轉移,開啟平價時刻倒計時。

在全新產業模式下,無論是技術革新,亦或成本因素,均考驗著產業鏈上各環節企業。就光伏核心設備逆變器而言,集中、組串,圍繞市場主流技術路線,企業競爭日益激烈。

打破僵局,2007年成立馳騁風電行業十餘年的變流器巨頭禾望電氣,於2015年橫跨光伏逆變器市場,後發趕超,其選擇從差異化落筆。

獨闢蹊徑

時間進入2019年11月,業內翹首期盼的裝機旺季遲遲未啟動,受需求疲軟影響,企業業績堪憂。

然而,面對行業低谷,禾望的逆變器業績卻迎來一個小豐收。

在集中、組串的主流技術路線外,禾望開闢出第三條路線,併成為企業業績突破的一大利器。禾望科技銷售總監趙總介紹,禾望集散式逆變器經過三代的優化,集組串式和集中式逆變器優勢於一身,實現了高強的兼容性,並且佈局結構簡單,做到了系統最優化,以“高可靠性、高發電量”獲得客戶的青睞。

差異化競爭 禾望謀局光伏平價時刻

禾望科技銷售總監 趙品

技術領跑也讓禾望集散式逆變器成為第三批技術領跑者基地設備招標的一大贏家。在長治黎城250MW、銅川500MW光伏技術領跑基地項目中,禾望提供了全球最領先、雙面組件專用的2MW集散式逆變系統解決方案,最大轉換效率達到99%以上,綜合降低成本近2分/Wp,為300MW的項目共節省了約600萬元。

“目前,光伏逆變器價格已經觸底,平價時代進一步倒逼企業降本增效則將主要依賴於技術創新。”趙總直言。

而作為系統端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當下1500V系統逐漸成為業內的關注焦點。1500V系統將單串組件數量從22塊擴充至32塊,減少了子串數量,逆變器、匯流箱以及直流側線纜的用量。由於設備減少,後期運維成本也可以得到降低。在趙總看來,近兩年將是1500V逆變器的快速迭代期,“禾望逆變器產品也在快速向1500V過渡。”

此外,針對智能光伏,禾望積極探索跨區域電站集中管理。趙總介紹:“近年來行業內一直在強調大數據,但其有效價值遠未被挖掘。下一步,禾望將從提升大數據挖掘技術著手,真正實現數據驅動,進行光伏智能運維繫統升級,減少運維人員,降低運維成本。”

“禾望主攻風電變流器市場十餘年,而變流器技術相比逆變器要複雜得多,過硬的技術沉澱均將形成禾望的後發優勢。”趙總強調。

市場新篇章

產品創新持續推進,但企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即萎靡不振的市場實況。來自國家能源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底,光伏發電新增裝機15.99GW,三季度僅新增4.6GW,創四年內新低。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在“2019光伏新時代論壇”上透露,目前業內企業預測今年裝機普遍在30~35GW之間。而香港諮詢機構AECEA預測則更低,20~24 GW。

面對國內市場下滑,掉頭國際市場成為企業的不二選擇。調查顯示,2019年我國光伏海外出口額增幅陡升,眾多企業海外市場佔比均已超過60%,部分甚至高達90%。

“禾望在今年的光伏領域收入中,海外地區收入佔比較大,目前我們正在加快進軍海外的步伐,爭取明年在海外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趙總稱。

全球化佈局的基礎上,禾望繼續加大細分市場的開拓。其中,戶用和工商分佈式光伏是禾望看好的潛力市場之一。

“截至9月底,戶用光伏裝機已超過4GW,預計全年有望達到4.5~5GW,遠超原本規劃的3.5GW,可謂今年市場的一大亮點。”趙總表示,“就戶用和分佈式光伏而言,明年補貼大概率將繼續實施,因此仍將是熱點市場。禾望已經建立好專業團隊,準備迎接明年又一波的搶裝熱潮。”

此外,另一潛力市場即老逆變器換新,時下逐漸成為業內討論的熱點話題。據Wood Mackenzie最新數據,2019年底壽命到期的光伏逆變器將達21GW。而從2019到2023年,全球市場上替換舊逆變器產品的需求可能在86GW左右。對此,趙總分析:“2011年~2015年市場上的逆變器品牌雜多,改造成本較大,換新或是更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據他透露,目前在禾望的逆變器訂單中,老逆變器換新的需求也在逐漸提高。

從西伯利亞寒冷地區、雲貴高原高海拔,再到高溫、高溼、海上、水面等惡劣環境,禾望逆變器產品都經受住了考驗,至今運行良好。從差異化入局,以技術引領,禾望將繼續攻堅平價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