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核心習慣 之一:將課本讀活的習慣

學習的核心習慣 之一:將課本讀活的習慣

課本,課本,一課之本。

說課本是學生的一課之本,相信大家都不會反對。的確,我們上一堂課,預習、聽課、複習、作業,哪一個環節少得了它。現在的考試雖然越來越強調能力和技能,但這些能力和技能仍然來自課本,只作少許變化。為了適應這個變化,我們就不能死記硬背課本,而應把課本讀活。怎樣才能把課本讀活呢?

一、要帶著目的讀課本

在學習新知識時要五讀課本:一讀:大致瀏覽。目的是為了對課文內容有整體的瞭解。二讀:精讀課本。目的是進一步弄清比較陌生或難理解的地方。三讀:縱覽全局。目的是理清綱要,把各部分聯繫起來。四讀:全面回顧。消化課堂內容,把握課文重點,理清難點。五讀:重點選讀。為了查看某一細節或某個特定問題,以求解決作業中遇到的困難。

一讀、二讀放在預習完成,三讀放在上課完成,四度、五讀放在複習完成。

二、不同課本不同讀法

(1)敘述性課文(語文記敘文、歷史)抓住時間、地點、原因(起因、過程、和結果)。

(2)論證性課文(政治、語文議論文)抓住觀點(論點)看論據,把論點和論據對照著讀最有效。

(3)分析性課文(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生物)注意一步步進行分析和推理。在讀理科課本時,先看懂每一個概念、定理、定律,再搞懂它們的由來,然後動筆算書上的例題,和書本上例題,進行比較,思考例題如何體現定理。在初學時要經過一個原始積累階段,在該階段強化記憶,反覆感悟,反覆理解,

(4)描述性課文(語文課中的詩歌、散文、小說)學會感受、細細品味,獲得最佳閱讀效果。

三、重視筆記

(1)預習時的筆記:記下你認為重點的知識,記下你認為比較難的知識點,記下你的疑惑,記下你的收穫.

(2)上課筆記:記下老師講的重點知識,記下老師強調的注意問題,記下老師補充的知識,記下課文的結構脈絡,記下自己的疑惑。

(3)複習筆記:記下新增加的知識點,記下遺忘了和模糊的知識,記下新產生的問題和疑惑,記下複習提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