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會用錢的人比較長壽

劉墉:會用錢的人比較長壽

劉墉

常聽人說“有錢的人比較長壽”。如果放在以前生活艱苦的年代,窮人常吃不飽,這句話或許正確。放在今天可就不見得了。君不見多少富人“錢在銀行、人在天堂”。反而一般人,如果懂得用錢,能夠長壽。

所以前面那句話應該改為“會用錢的人比較長壽”。首先讓我們想想,什麼是錢?錢其實是時間和勞力,是我們花時間、力氣賺來的。錢也是個數字,你把錢存在銀行,會生利息,如果你一輩子都不用,雖然愈積愈多,卻跟你沒有差不多。

會用錢的人既然在年輕的時候,花時間勞力賺了錢,就應該懂得到老來,把錢再換成時間和勞力。也就是把錢分給別人,請別人幫忙,以節省你自己的時間和勞力。譬如你年輕的時候油漆房間,都是自己動手,親自去買油漆、買刷子、調顏色,站在梯子上一點點漆,之後再打掃,既省錢,又有成就感。

今天你老了,還自己這麼做嗎?我剛到美國的時候,一位曾任高官的鄰居,六七十歲了,居然親自登高梯漆外牆,一個不小心摔下來,頭著地,當場就死了。

值得嗎?他老了!沒力氣了!腳步都不穩了,又不是沒錢,還捨不得請人幫忙,當然可能傷到自己。

我年輕時很節儉,也是一點點學、一點點悟,才瞭解這個道理。

記得十幾年前,有一天我在路邊攤看上個黃楊木刻的小東西,是位年輕人在賣,他喊出價錢,我要他“打個折吧”!年輕人苦笑一下:“我是個學生,擺攤為了賺點兒學費,您就別還價了吧!”

我當場一愣,不再還價。回家一直想:可不是嗎?那東西才幾個錢,我還價又能還多少?而那孩子才能賺多少?就算他賣貴了些,只要不過分,何必跟他計較?

我認識一位畫家,隨便畫幾筆就值不少錢。可是當學生親戚向他買畫的時候,他斤斤計較。

他還常對學生朋友說,改天這個送你,那個送你。他非常高壽,但還是沒能兌現他的一堆支票。結果活的時候雖然高朋滿座,人一死,卻親朋故舊全不見了。

我私下觀察,老先生並不小氣,當公益團體主動開口募款,他能一擲千金。只是除非別人開口,如果要他主動大方是很難的。

我認識一位老太太,麻將打到九十多歲,依然牌搭子不斷。過世之後,喪禮上除了老朋友,還有不少年輕人擦眼淚。

老太太當年說得好:“有人問我,這麼老,都糊塗了,打牌老輸錢,為什麼還打?要知道,我這是花錢交朋友啊!這些年輕人來陪我玩,陪我吃飯,年年給我過壽,讓我有個不寂寞的晚年,多好啊!”

錢是死的,要花,要用,才能變成活的。會用錢的老人能長壽,會用錢的老人不孤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