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他們是深圳學生;現在,他們是深圳教師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一首《長大後我就成了你》,讓人感慨。聽著聽著,學生時期不懂老師的心,現在好像全理解了。

深圳教育找到曾為師生、多年後又同校同站三尺講臺的老中青三代老師,看看他們這段“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故事。他們有的來自民辦學校,有的來自公辦高中,有的來自職業學校,有的來自特殊教育學校。

雖然來自不同的學校,

但他們都有著兩個共同的身份:

過去,他們是深圳學生;

現在,他們是深圳教師。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他是“別人家孩子”,

也是在教“別人家孩子”

過去,他們是深圳學生;現在,他們是深圳教師

深圳中學——師徒二人

人物檔案

過去,他們是深圳學生;現在,他們是深圳教師

黃昕晨

  • 2003年-2009年就讀於深圳中學
  • 2009年保送至北京大學元培學院
  • 現為深圳中學化學教師

“中學的時候我就想過了未來的職業,在進行了一系列的排除後,我就決定了在科研和教育之間進行選擇。在慎重考慮之後,教育成為了我的最終選擇。”

夏日的午間,在深圳中學的“鑰匙妹”旁,黃昕晨和他的老師饒曉星如約而來。一開始見面,他們就互相調侃,讓人感受到了他們之間的感情。這位從深中學子的身份轉換為深中教師的大男孩,到深圳中學任教剛好滿一年。

2003年-2009年,黃昕晨在深中度過了他的中學時代。2009年,黃昕晨獲得第41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金牌,保送至北京大學元培學院。2015年,黃昕晨研究生畢業,進入深圳的某一教育機構工作,在恩師饒曉星老師的機緣巧合幫助下,2018年8月,他重回深圳中學,成為深圳中學的化學競賽主教練。

“黃昕晨是我來深中帶的第一屆學生。他學習非常認真、勤奮,成績也很優秀,數理化尤為突出,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談起自己的得意門生,教了黃昕晨初中三年數學的饒曉星老師很是驕傲。

“饒老師很有責任心。當時,除了日常的競賽訓練,他還很用心地找難度更高的題目給我們做,也會把好的書複印下來給我們進行專項訓練。”談起走競賽的道路,黃昕晨表示饒曉星老師給了他很大的影響。如今,作為深圳中學高一化學競賽的主教練,黃昕晨也延續了饒老師身上珍貴的品質,盡心盡責地完成教學工作。

“像黃昕晨這樣優秀的深中畢業生,回到母校任教,這也是對深圳中學‘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理念的一種回應。”對於曾經的學生變成現在同事,饒曉星老師感慨,越來越多的名校畢業生加入到中學教師的隊伍行列,他們的知識儲備是超過了自己,但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學生到老師,黃昕晨也很快地適應了身份的轉換,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崗位上。“就像饒老師說的,老師應該具備愛心和責任感。因此,跟當學生不一樣的是,作為老師,我不僅要傳授學科知識,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未來發展。”

從中考失利到高層次人才,

他們在中職開啟了勵志人生

過去,他們是深圳學生;現在,他們是深圳教師

過去,他們是深圳學生;現在,他們是深圳教師

深圳寶安職業技術學校——師徒三人

人物檔案

過去,他們是深圳學生;現在,他們是深圳教師

陳子強

  • 2007級寶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
  • 現為寶安職業技術學校數控專業教師
  • 2018年被評為“寶安區高層次人才”

從小在深圳長大的陳子強,本以為自己會沿著父母設定的軌跡,考上重點高中,進入重點大學。然而,中考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中考失利讓陳子強無緣進入重點高中,那個夏天,是被煩悶充斥著的,父母的誤解、周遭的冷眼,讓陳子強心灰意冷。痛定思痛後,父母和陳子強開始重新規劃未來之路,“與其進入普通高中,不如去學一門技術,有一技傍身,將來不愁找不到工作。”

經過一番考量,2007年秋,陳子強來到了寶安職業技術學校數控專業就讀。帶著滿腔失意,陳子強當時的想法是,做一個普通的學生,不被老師和同學注意,平平淡淡地過完三年。

入學後,卓良福老師帶著新生了解專業崗位。先進的機床、精密的儀器、實操訓練讓初入數控專業的陳子強新奇不已。而後,卓良福老師又現身說法,講述了自己從中專生到“國務院領軍人才”的故事。“中職生原來也可以這麼精彩!”在卓良福老師這種不斷進取的人生哲學的鼓勵下,陳子強也開啟了自己的勵志模式。

從此,陳子強以卓良福老師為榜樣,努力學習,不斷奮進。從市賽、省賽到國賽,陳子強一路過關斬將。2010年,他奪得全國數控專業技能競賽中職組三等獎,成為同學眼中的明星、父母心中的驕傲。

2010年,陳子強從寶安職業技術學校畢業,進入工廠,成為一名一線操作工,積累數控實戰經驗。一年後,寶安職業技術學校開始建設新校區,急需踏實肯幹的人才。卓良福老師想到了自己的學生——不怕吃苦、任勞任怨又責任心強的陳子強。

於是,畢業一年後的陳子強,帶著感恩,又回到寶安職業技術學校。由於學歷不高,他從一名倉庫管理員幹起,逐漸升為車間管理、實習指導老師。期間,他聽從卓良福老師的建議,一邊跟隨老教師,學習教學和培訓經驗,一邊看書深造,提升學歷。在持續培訓和不斷學習下,陳子強成為一名集授課教師、班主任和大賽教練角色於一身的綜合人才。

在平時的教學中,陳子強也會向當年卓良福老師一樣,不斷鼓勵自己的學生努力創造自己的精彩。2018年,他指導學生獲得全國賽一等獎第三名。現在,他是寶安職業技術學校實訓中心數控專業的負責人,也是寶安區職業高層次人才。

人物檔案

過去,他們是深圳學生;現在,他們是深圳教師

周榮輝

  • 2011級寶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
  • 現為寶安職業技術學校數控專業教師
  • 深圳市後備級高層次人才

2011年,帶著“壞孩子”的標籤,周榮輝進入寶安職業技術學校。入學後不久,周榮輝就因為打架差點被學校開除。當時,他跑到卓良福老師的辦公室,做了不再調皮搗蛋的保證,請求卓老師再給他一次機會。於是,本著教育為主的原則,卓良福老師給了他留校查看,以觀後效的處分。

周榮輝很珍惜這次機會,尤其是加入競賽集訓隊後,受到周圍老師和同學的感染,他開始了努力改變自己。經過三個月的刻苦訓練,周榮輝開始嶄露頭角,老師和同學逐漸對他改觀。

2013年,周榮輝作為一名高二的學生,代表學校參加模具比賽,一舉奪得全國第四名。第二年,他代表學校參加數控比賽,又奪得全國冠軍。從此,他從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變成一個具有高水準競賽技能的人才。

每個中職生都有點亮人生的機會,而周榮輝把自己的機會定位在參加技能競賽。曾經,周榮輝也以為進入職校後,自己的出路非常窄,但是卓良福老師告訴他,技能可以點亮人生。從卓良福老師身上,周榮輝不僅學到了真本領,更學會了做人做事的方法。從此,周榮輝的心裡埋下了教書育人的種子。

從寶安職業技術學校畢業後,周榮輝直升進入深職院。卓良福老師告訴周榮輝,光有大專文憑是不夠的,一定要有實戰經驗,練就紮實過硬的本領。於是,大學畢業後,周榮輝進入企業實習,跟隨一線老師傅學習,積累實戰經驗。

半年後,周榮輝接到了卓良福老師的電話。一句“寶安職校需要你”,讓周榮輝義無反顧地回到母校,成為一名數控專業教師。而今,周榮輝是深圳市後備級高層次人才。現在,遇到叛逆的學生,周榮輝也像卓良福老師當年對待自己一樣,採取鼓勵的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用技能點亮人生。

“我希望幫助更多像我一樣的聽障生”

過去,他們是深圳學生;現在,他們是深圳教師

過去,他們是深圳學生;現在,他們是深圳教師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師徒二人

人物檔案

過去,他們是深圳學生;現在,他們是深圳教師

羅千紅

  •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2002屆畢業生
  • 2002年考上長春大學特教學院繪畫專業
  • 現為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美術教師

1994年9月,因為家裡父親工作調整,羅千紅從廣州轉學到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就讀。那時,元平建校也僅僅是2年時間。從某種角度來看,羅千紅也是和元平共同成長的。

在元平就讀的9年間,羅千紅受到許多元平人的影響與感染,而其中,要論影響最深的,莫過於擔任她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的曹豔。

“在我的印象中,羅千紅是一位用許許多多美好的詞彙來形容都不夠的學生。”善良、關愛他人、勤奮好學……這些都是曹豔心目中對羅千紅的印象。除此之外,羅千紅身上的敏感特質也讓曹豔印象深刻。

有一次,曹豔帶著學生前往敬老院,見到一位聾人婆婆,學生興奮地打著手語和她交談,可是老婆婆卻瞪著渾濁的雙眼,毫無反應。回到教室後,羅千紅坐著發呆,曹豔走到她的身邊,她突然抱著曹老師哇哇大哭,含混不清地說:“羅千紅活到五十歲、一百歲也聽不到聲音,不會說話,像老婆婆一樣,活著有什麼用呢?我不要活!不要活!”

聽到這席話的曹豔很心痛,安慰羅千紅說:“現在你有這麼好的學校,可以學知識、學文化,等你長大了可以和普通人一樣為社會作貢獻。”羅千紅抬起頭打著手語問:“真的嗎?”曹豔用力地點點頭。

2002年,羅千紅從元平完成高中學業,憑藉美術特長,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長春大學特教學院繪畫專業。2006年大學畢業,羅千紅二話不說回到元平任教,她說:“我喜歡教師這份職業,我希望能夠像曹老師一樣,幫助更多像我一樣的聽障學生。”

因為心中有愛,教師這份職業讓她收穫更多。從六歲開始愛上畫畫的羅千紅,如今已經是元平的優秀美術教師,常常帶領學生征戰省市內外各項美術比賽,屢屢獲獎。另一方面,她同為聽障人士的這層身份,也為她的從教添了不少優勢。許多聽障學生都願意與羅千紅傾訴煩惱,視她為知心姐姐。

羅千紅說,她最大的樂趣就是每天給學生上課、和學生聊天,“我的願望是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有耐心、有愛心的好老師。”在羅千紅的鼓勵和幫助下,一批又一批的元平學子也努力學習職業技能,順利走上工作崗位。

“相比於大明星,

我更喜歡和學生打交道”

過去,他們是深圳學生;現在,他們是深圳教師

過去,他們是深圳學生;現在,他們是深圳教師

深圳萬科梅沙書院——師徒四人

人物檔案

過去,他們是深圳學生;現在,他們是深圳教師

陳瀟

  • 2008屆深圳中學畢業生
  • 本碩畢業於英國杜倫大學和倫敦政經學院
  • 現為萬科梅沙書院教師

誰也沒有想到,曾經在電影投資圈與明星打交道的陳瀟,有一天會去做了一名普通教師。但對她來說,這一切是多麼熟悉。如今的她,和當年的老師、如今的梅沙書院王赫院長,還有其他幾位當年的同學,成為了同事。

陳瀟是深圳中學2008屆畢業生。高中三年,陳瀟一直是“別人家孩子”,在文科班成績名列前茅。由於她聰敏好學又善於溝通,以致有時候同學開玩笑說,你很適合當老師。不過陳瀟說:“那時的我就想著將來做一些新鮮的事,沒想過會做一名教師。”

談到自己的老師,陳瀟說有兩位讓她印象深刻。一位是高一時的語文老師王木森,一位是高三班主任兼語文老師王赫。“王老師的語文課太有風格了,我們都很喜歡。當時給我們倒背《赤壁賦》,是真的倒背,我們都被驚呆了。赫赫的課也很有意思,她會經常給我們講一些課本外的知識,其他班的人會在教室外面偷聽,他們很羨慕我們。”

高中畢業後,陳瀟到了英國讀書,先後在杜倫大學和倫敦政經學院取得了本碩學位。後來,她“陰差陽錯”地進入了電影投資的行業。這是一份非常惹人羨慕的工作,工資待遇高,還能經常和大明星“談笑風生”,工作也很順利。不過久而久之,陳瀟覺得“總缺少一些使命感”,她希望能夠實現更大的價值。

一個偶然的機會,陳瀟從高中時代的老師、現在的萬科梅沙書院負責人王赫這裡得知,梅沙書院正在創辦,急需一批有海外留學背景的優秀人才來當教師。電話那頭的王赫其實更緊張:“陳瀟太優秀了,那會我就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問問她,不確定她願不願意來,沒想到一拍即合。”

2015年,陳瀟正式加入這所新學校的大家庭,在這裡當過生涯規劃老師、心理輔導老師、社會科學組科組長,現在做升學指導辦公室副主任。她在深圳中學時的幾個同學、師弟、師妹,包括升學諮詢辦公室升學指導嚴健銘老師、教育科技辦公室主任陳俊昇老師、學生健康發展中心心理輔導教師唐芯雅老師等,也都在這裡一起共事,為教育貢獻一己之力。

從師生變成同事,王赫對此覺得很自然。“我們一直都是平等對話,所以大家相處起來都很融洽。反而這些學生,很多時候的表現會讓我們覺得:哇,好厲害。我想,這就是教育,生根、發芽和成長的力量。”

新疆庫爾勒來的“阿孜姐姐”

過去,他們是深圳學生;現在,他們是深圳教師

過去,他們是深圳學生;現在,他們是深圳教師

深圳松崗中學——師徒二人

人物檔案

過去,他們是深圳學生;現在,他們是深圳教師

阿孜古麗·爾曼

  • 2009年-2013年就讀於松崗中學內高班
  • 2013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 現為松崗中學歷史教師

她,6年前是深圳市松崗中學內高班的學生,大學畢業後,她回到了母校松崗中學,擔任內高班歷史教師、混合班班主任。她,就是被學生親切稱為“阿孜姐姐”“阿老師”的維吾爾族姑娘阿孜古麗·爾曼。

2013年的夏天,維吾爾族姑娘阿孜古麗·爾曼坐在深圳市松崗中學教職工宿舍的書桌旁埋頭苦寫,由於臨近高考,阿孜越來越焦慮,學習狀態欠佳。擔任阿孜班主任的鄧克老師看在眼裡,心裡非常著急,於是將自己的宿舍讓出,讓阿孜可以好好休息,鄧老師自己則和夫人在一旁待著。

鄧老師一家對阿孜如女兒一般的關愛讓她備受感動,在給鄧老師的感謝信中,她還提到,希望將來,在松崗中學也擁有一間和鄧老師一樣的宿舍。6年過去,阿孜的願望成真,而她的宿舍恰好就在曾經的恩師——鄧克老師的樓上。

從深圳學生轉變成為深圳教師,阿孜古麗·爾曼表示,當老師的心願,在她在松崗中學學習時就定下了。“我在內高班時,看到這裡的老師對待學生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生活上關心我們,學習上指導我們,老師們知識淵博,更是我的偶像,所以我立志要當一名老師。”阿孜古麗·爾曼說,“高考填報志願時,我全部填報的是師範類的大學,最後被北京師範大學錄取。”

在她的心中,老師是她追夢上的“擺渡人”,特別是當時新疆部主任鄧克老師,在那個“導師制”還沒有流行的年代,鄧老師早已扮演著導師的角色給予學生指導與關懷,孩子們也都喜歡稱他為“鄧爸爸”。

臨大學畢業之際,阿孜古麗·爾曼終於迎來了在松崗中學實習的寶貴機會。2017年大學畢業,阿孜在實習期間的優秀與勤奮給許多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學校看中阿孜古麗·爾曼,就是因為她學習刻苦、懂得感恩、樂觀向上這些優點。”

從師生轉變到同事,但阿孜的內心一直沒變,她笑稱自己剛回學校遇到老師時還是會不由自主地說“老師好”,老師們回應:“阿孜,現在我們是同事了,不用再叫老師了。”但阿孜在私底下依舊以學生的姿態與以前的老師交流學習,在她看來,老師們以前教她如何讀書,現在教她如何教書,松崗中學的老師永遠是自己前進道路上的領路人。

過去,他們是深圳學生;現在,他們是深圳教師

教師節剛剛過去

想對老師們說

我們對您的感恩和祝福

每一天都在

無論這天是不是教師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